淺談企業財務風險與防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當前的市場競爭下,企業的經營發展環境變得越來越多樣化,與此同時企業的內部控制與管理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所以企業就有很大的可能要面臨風險。財務風險作為企業經營發展進程中一種潛在的不可忽視的風險,一旦出現財務風險,不僅企業經濟狀況會因此而產生不利影響,企業經營生存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現代企業綜合管理體系中,企業應做好對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因此,需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狀況來分析財務風險發生的成因,并找出相應的盡可能的防范措施。本文簡單介紹了有財務風險有關的知識,并對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進行了探討,從財務風險的原因開始,去討論如何有效防范企業的財務風險。
關鍵詞:財務風險;風險原因;風險防范
對于企業來講,財務風險一定是存在的。我們可以把它叫作資產的潛在風險。我國企業風險防范的理念和意識相對比較缺乏,在風險管理與控制上也表現得不盡如人意。企業管理者不會全部消除掉財務風險,但他們會采取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措施,以此將內部管理制度變得更加完善,使企業的財務風險在現有水平上有所下降,讓企業能更好地發展,盡可能地做到讓財務風險不會給企業帶來負面的結果。
一、財務風險的定義和特點
(一)財務風險的定義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發生與財務有關的業務時,由于一些企業人員沒有辦法料到和左右結果的好與壞,從而使得企業在一段時間和范疇內對所取得的收益及企業未來的經營方向發生的偏向造成了經濟損失。財務風險與不能準確預測的風險是不一樣的,財務風險是一種可以度量其發生的概率的風險。
?。ǘ┴攧诊L險的特點
1.客觀性。風險具有客觀性是因為在企業日常的與經濟相關的業務活動過程中一定會發生財務風險。一旦企業發生了與財務有關的活動,財務風險就會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出現。
2.不確定性。某項財務活動可能會產生壞的后果,但這種嚴重后果變成現實的概率有多大,結果會是怎么樣,一切都是未知的,能否使企業出現不良后果是不可能預料到的。
3.損失性。財務風險的出現一定伴隨著損失的出現,不管這種損失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是可以計量還是不可以計量的,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經營活動和經濟效益,嚴重時可能還會威脅企業的發展。
二、財務風險的種類
?。ㄒ唬┗I資風險
財務風險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資本結構的不合理,絕大多數的企業,想要實現企業的壯大發展,只靠公司自有的資金是不可能的,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籌資,籌資風險是由于資金的去向以及當前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從而使籌集的資金會給企業帶來難以確定的成果。
?。ǘ┩顿Y風險
投資風險是指不能準確確定該項目未來的收益,可能會使企業收益減少,甚至可能損失掉大量的現金。它主要是以基金投資和債券投資兩種方式來進行投資。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是企業對外投資的主要表現形式,直接投資是利益相關者擁有25%的公司股份。基金投資是一種有風險大家一起負責,有利益大家一起分享的投資方式;而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是被投資者在一定時期內沒有償債能力。投資風險主要有匯率變化風險、金融工具風險、資金變現風險、失信風險等。投資一定伴隨著風險,不同的風險存在于企業不同的投資項目里,不同階段的投資其風險產生的原因與所帶來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三)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產生的原因是出人預料的,匯率變動導致企業未來的經營性現金流量發生了改變,使市場價值的可能性發生了改變。經營風險是指在企業的經濟活動發展過程中,因為生產、銷售的每個步驟中有著一些說不準的因素從而使公司的經濟活動無法正常運行,給企業帶來了財務風險。商品購進前的風險、經營管理風險、庫存商品儲存風險等是經營風險的主要形式。經營風險存在于企業,如果忽略了經營風險,就會致使企業的未來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減少。
三、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外部市場因素
企業的外部市場因素是指國家機構和行為組織為表率工作人員的行為及企業問的相互發展關系來規定的規范條例。包括企業會計準則、財務通則等。外部市場因素通常來說是無法控制的。企業所處的市場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一直在發生著變化的,在這種條件下,企業的管理人員應該對經營計劃、經營決策、經營規劃、企業控制等做出與之相符的調動,這樣才可以使用當下一直在發生變化的經濟狀況。如果未能及時地適應,這些就可能會使企業的規劃風險和經濟上的風險大大增加。
(二)內部管理因素
企業內部管理因素是企業管理層為使內部管理人員的行為起到表率作用、處理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經濟關系所制定的條例。對財務風險的控制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因此應該制定出一整套適合其經營發展的制度,并且為保證它可以順利實施應該有一套符合現市場行情的執行措施。
1.管理人員沒有正確對待風險管理。需要從長遠眼光看問題,并且要對未來不可預測風險的控制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在管理上,才能成為一個好的企業管理決策者。但是在現如今,一些管理者往往覺得預期的風險并沒有什么危害,只重點看企業的當下的狀況,而且將目光放在企業現有的風險及已經出現過的漏洞上,同時還將重心放在怎樣管理眼下的弊端,因此企業管理人員的疏忽必然會使企業的經營者造成一定的忽略,從而將企業的財務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
2.企業沒有具備完善的監察系統。大多數企業的管理部門以會計核算為主要經營方向,比如企業員工薪酬的結算、公司收益的分配等。由此看來,他們并沒有過多注重對企業的管理;只是過多參與事后的監察過程,而很少參與業務發生前和正在發生時的監察過程。大多數企業沒有制定出相對完善的內部監察和審核機制。這會使企業的財務風險大大增加了。
?。ㄈ┙洕蛩?
1.經濟發展的狀況。國民經濟的發展情況尤其是宏觀經濟的周期以及與企業有關產業的生命周期。2.市場的狀況。企業的財務活動主要受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環境影響。3.物價的變動。較高的原材料價格在通貨膨脹時期將會使相關成本升高,會給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4.相關的經濟政策規定。企業的財務活動受產業規定、稅收規定、經濟體制改革等的影響。5.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隨著市場不斷地變化,企業與企業問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這需要企業在籌資和投資時一定要十分慎重。
四、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說到對風險的防范,首先要了解財務風險是一定會出現在經營活動中的,要想做到在發展中沒有財務風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有采取盡可能的防范措施,才能將其影響降到最低,具體而言,主要有幾個方面的措施:
?。ㄒ唬┩晟破髽I內部控制
只有明確企業問各部門的職責與權利,做到權責分明,才能完善好企業內部控制。怎樣明確企業人員問的職責和權力呢?應該讓每個人員都做好自己應負責的工作,這樣才可以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這樣才可以使企業問的經濟活動正常進行,使企業財務風險得到最好的防范與控制。
(二)建立財務風險的全過程控制
經濟活動前的控制、經濟活動中的控制以及經濟活動后的控制為財務風險的全過程控制。企業為了保證在風險發生前就可以及時得采取措施來應對,就應該對財務風險進行客觀的分析,結合企業當前的經營狀況,來設置合理的組織機構,加強員工的責任意識,并能夠針對風險提前制定好有效的措施。
(三)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
要有效做好企業風險防范,不但要提升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還需要增強內部人員對風險的認識。財政管理職員一定要了解到風險是一定存在于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的。企業的風險會隨著經濟活動的發生而發生,因此,財政管理人員應該在風險管理方面有更強烈的責任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在進行相關工作時要認真細心,不僅要規范自身的工作,還要對風險意識加大宣傳力度,讓相關的財政管理職員認識到風險防備的必要性。
(四)加強對營運資金的管理
企業的生產策劃活動離不開財務資金,經濟活動中所需營運資金數額如果很大,經營風險就會變,但是利潤也會隨之下降。企業要想把營運資金的持有范圍控制好,不但要防止當資金增加時會影響到資本成本的增加,還要防止當資金不足時影響企業的生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226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