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自主式閱讀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中山
摘要:本文依據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明確自主閱讀教學的內涵,提出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教學的新理念和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有助于澄清自主閱讀教學的相關理論,減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的迷茫和困惑。
關鍵詞:小學語文 自主閱讀 自主創新
引言
自主創新性學習,是指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大膽進行語文實踐,主動地、扎實地掌握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善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互動交流,不墨守成規,敢于挑戰權威,積極提出自己對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使自身的個性得到發展與張揚的學習活動。
1、語文閱讀的主要目標
1.1在自主閱讀中理解語言
新大綱指出:“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語文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和句子。”要求達到:“一是對語言內容的理解,達到讀懂課文意思的目的。二是對語言的品味,提高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墩蔡煊印烽_頭一句:“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边@句話涵蓋全文,初讀時,讓學生讀書思考:為什么說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的工程師?學生細讀后,可回顧課文內容,有條理地回答問題。如詹天佑在“勘測線路”、“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線路”等專業方面,表現了出眾的才能并取得了非凡的工作成就,所以他是杰出的工程師。詹天佑也是“愛國”的工程師,是因為他不怕困難,不怕帝國主義的要挾、嘲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那些外國人會譏笑我們……”這些表現了詹天佑有祟高的愛國主義思想。對那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要引導學生真正理解。
1.2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學生表現在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新與活。新,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有獨立的見解;在表達中,不說套話、假話、大話、空話,有自己的觀察,有自己的想象,有自己的語言和真情實感。總之,在與眾不同中透出新意?;睿诶斫獗磉_時,在思考問題時,思路要寬,不局限于某一點某一方面。思維不應是直線性的,而是發散的,放射性的,做到在廣闊的背景下,沿著多條路徑思考??傊诶斫馀c表達中,體現靈活與機智。新大綱指出:“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
2、小學語文自主式閱讀的教學步驟和要求
2.1確定學習目標
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學生的首要任務是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知道自己需要學什么,學習應達到什么標準。而且這些學習目標的設定應遵循“最近發展區”理論,依據統一的目標,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各自的學習目標。
2.2激發閱讀動機
在具體的閱讀活動中,可以采用閱讀興趣激發、問題情境誘導、反饋評價鼓勵、設置積極課堂環境等手段。當然,培養正確閱讀動機是一個長期的、細致的過程,往往不是憑講大道理所能奏效的,積極的起主導作用的應該是引導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科本身的價值而產生學習需要。
2.3學生閱讀學習材料
在明確了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后,就讓學生根據目標和任務進行閱讀,但是自主閱讀并不是讓學生簡單地看看書,而是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情況下,系統閱讀文本,獨立獲取知識。在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習任務的難度和數量,合理安排自主閱讀時間,課內和課外相結合,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教師要適當的給以輔導,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知識后,讓學生自主閱讀。
3、小學語文自主式閱讀有效性保證策略
3.1在課堂上開展小組討論
教師積極發揮組織和引導的作用,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然后請每個小組派代表進行總結性的發言。老師在精彩的細節處,給予點撥,給學生以啟迪的作用,這樣能夠很好地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從而更好地開動腦筋全面地理解課文。
3.2在班級建立圖書角
以自愿為原則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愛的優秀讀物放在班級的圖書角,這樣大家可以充分地利用圖書資源,教師鼓勵學生寫讀后感,并多組織學生暢談讀書體會,珍視體悟的個體性、差異性、創造性,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并在圖書角展示優秀的讀后感,這樣不僅循序漸進地培養大家的閱讀習慣,而且也極大限度地提高了同學們的寫作水平,從而使閱讀和寫作成為班級里的風尚。
3.3培養習慣
好習慣養成了,終身受益。而好習慣的養成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如果學生養成了樂于閱讀、勤于思考和勇于質疑的習慣,那么組織自主式閱讀教學就輕而易舉了。自主式閱讀教學要確保有效,任務驅動是基礎,小組討論是手段,老師對全班的調控是保障,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則是教學的最終目標-因為學習將伴隨人的一生。
3.4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
現代的新課程教學觀主張要讓學生主動地去獲得而不是被動,而自主的閱讀正可以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地去獲取。自主閱讀的感受同樣也是教育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對主體來說有較明確的要求或指向,要求主體去探索、去體驗。不同年齡階段的閱讀活動中都應以學生為主體,同時充分考慮主體的個體差異,從學生以個人實踐為參照的經驗為起點,千方百計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得他們成為閱讀實踐的主人。閱讀教學的開放性除了呈現在學校課堂上,還可指向自然開放、社會的開放和生活的開放,以最終構建大語文教學觀。在閱讀教學中,教者的首要任務是:教師營造開放的教學課堂,給予學生充分思維和情感體驗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提問、討論和交流,在相互合作中來學習,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方法及流程。閱讀教學同樣也強調讀悟寫行四環節的結合,其中讀寫結合要創新,悟行結合也要創新,由讀寫到悟行也要創新,這創新就是教者在閱讀教學活動上的創新。在注重培養學生能力時,也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個體實際出發,注意知識經驗、方法能力的遷移性,逐步發展,培養主體的創新意識。
4、結語
面對新的課程標準,面對全新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語文教師必須從傳統的以教師講解分析為主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轉換課堂主體角色,使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以閱讀和討論作為組織課堂活動的主線,努力構建學生自主式閱讀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高克強.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的能力[J].文科教學探索.2006.(4).
[2]李光.如何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3.(17).
[3]郭芳輝,羅玉紅.語文自主閱讀課教學實踐探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39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