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容,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文章的大致信息,從而從整體的高度理解文章知識,進一步加強教學的有效性。特別是對于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高學生來說,閱讀教學還是學生獲取信息和解讀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段語文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閱讀出發點,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不斷加強和優化小學高段閱讀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篇文章主要針對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進行相應的探究,通過教學方式的制訂和優化,不斷提高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教學;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200-01
  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以及掌握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就要加強學生對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能力。而閱讀教學就可以很好地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對于學生來說,通過閱讀能夠站在學習對象的制高點,把握文章的大體內容,通過逐步分析和探究,深入理解學習內容的含義。對于閱讀教學,學生閱讀能力越強,獲取信息的能力也就越強,只要學生獲取了一定信息,加以正確的引導,就能實現教學的優化。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加強對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小學生閱讀興趣不足。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我國很多小學開始陸續開展閱讀教學,國家專門為小學生編制了課外閱讀教材,并且發放到了每個小學生手中,老師也督促小學生在課后要仔細閱讀。但是由于大多數的小學生從小并沒有在家長的引導下形成閱讀興趣,進入小學學習之后,大多數時間也只是在學習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很少閱讀課外讀物,只有少數對課外書感興趣的同學才會主動閱讀,大多數小學生對課外讀物依然沒有興趣,課外大多數時間都用來玩了。由于大多數小學生對閱讀沒有興趣,使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受到了影響。
  2.小學生閱讀習慣沒有形成。
  小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因素。很多學校小學語文教師不但要求小學生要熟練背誦和默寫教材中的重要課文,還要求小學生要適當閱讀課外讀物,并且向小學生及家長推薦了一些課外讀物,幾乎每周都會要求小學生熟練閱讀幾篇文章,由于不作為考試內容,很多小學生并沒有按照語文教師要求每周閱讀幾篇課外讀物文章;迫于生活壓力,家長工作繁忙,也沒有太多時間督促孩子閱讀,這兩個方面的原因使得小學生很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教師對小學生的閱讀引導較少。
  新課改之后,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壓力很大,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因此很多教師在精心研究教學方法,以便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成績。研究教學方法的時間占用了教師其他時間,教師在指導小學生閱讀方面,主要是向小學生推薦課外讀物,很少有教師能夠在課堂上抽出時間帶領小學生共同閱讀課外讀物,小學生自己,沒有側重點,不知道怎么樣去閱讀,不懂得自己感悟作者的思想精神,往往讀了一篇文章覺得沒有意思,就不會繼續閱讀下去。
  二、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是小學生最基本的學習動機,因此,只有在教學中讓學生感興趣,才能夠更有效地開展教學。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著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欲望,從而加強閱讀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入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時,教師提問:地球是唯一的家園,同學們都了解地球嗎?這時就可以找一些能夠讓學生了解地球的文章,激發學生對地球探索的興趣,隨機就可以自主地閱讀類似的文章,如《沙漠中的綠洲》《魅力的小興安嶺》等等,出于對地球了解的欲望,學生就會對這些文章進行閱讀,從而激發學生對《只有一個地球》的閱讀興趣。
  2.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我覺得習慣也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作為一個小學生,他們的一切行為習慣還沒有得到良好的培養,所以學習沒有目標,容易在學習中迷失方向,缺少耐心和專注。為了改變小學生的這種學習態度,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我們要在教學中制定一些能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方法,如,設置有時間段的閱讀、早讀、互換讀物、交流閱讀、興趣閱讀等等。只要學生能在語文學習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讓他們在有計劃、有節奏的閱讀中不斷積累更加豐富的語文基礎知識,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同時,通過閱讀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眼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使學生深知每一篇優秀的課文的寫作背景,讓學習更有效。當然,任何一種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堅持,讓他們在學習中、在閱讀中養成認真、專注、耐心、細心的習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更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記錄、摘抄的好習慣。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很快地了解學習內容的重點,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書寫能力、寫作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能力百利無害。
  3.重視引導學生思維。
  語文新課標指出:要強化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要引領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發展智力、形成能力。教師可以適當依托網絡環境,循序漸進引領學生,多放手讓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教師應在課堂上多抽出時間帶領小學生共同閱讀課內外讀物,幫助學生抓住學習重點,感悟作者的思想精神,提高閱讀能力,在充分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的同時,也要注意適當控制,不能脫離文章主旨。
  三、結語
  總的來說,對于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要始終立足于學生以及最終的教學目標,針對學生的狀況制訂有效的閱讀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方式,在閱讀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重視引導學生思維,從而進一步優化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方法,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鄧雯.妙筆生花———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隨文練筆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47:268-269.
  [2]賴小珍.小學中高段語文閱讀拓展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華夏教師,2015,12:74-7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2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