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新政背景下的家庭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素質教育新政的實施,學生在校時間被嚴格控制:放學時間提前了,晚自習取消了,雙休日補課沒有了。家長掌控學生的時間加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擺到了家長面前。家庭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很多家長只能搖搖頭,對家庭教育感到無所適從。
  “孩子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他也不聽我的話,我也看不住他,我只能給他做飯,家中困難,沒有辦法給他找輔導老師”陳鑫偉的奶奶一臉的無奈與愁苦,不停的唉聲嘆氣。
  “現在的功課這么難,我們家長的水平達不到,根本不能輔導孩子。家里沒有多少錢,可為了孩子,我咬咬牙,還是給她報了好幾個輔導班,我們當家長的是盡力了。”說起家庭教育,高峰同學的母親覺得她能做到的就是花錢給孩子找個好老師,讓老師去幫她教育。
  “為了這孩子,我把自己的工作都放棄了,苦口婆心地給他說,好吃好喝地伺候著,想要什么也是盡量滿足??蛇@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我是沒招了。”疲憊不堪的周昊宇的母親想起孩子的教育就頭疼,現在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在家里待著,這讓她更加不知所措,她和兒子的沖突發生得也更加頻繁。
  “還不如原來讓孩子天天在學校上晚自習呢,現在她回到家里,我們電視不敢開,說話也不能大聲,關鍵是家里沒有學習的氛圍,孩子在家里坐不住,遇到學習上的問題,孩子著急我們也著急。”在華婷婷的父親看來,孩子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文化知識,家長在這方面無能為力,現在孩子增多了在家的時間,給家長帶來更大的精神負擔。
  孩子怎么辦?孩子在家的時間怎么辦?這對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如何合理實施家庭教育的問題已成為家長關注的焦點。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在論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說:“學校教育應當領導家庭教育,但決不能少了家庭教育這一重要的環節,這是學校教育的最有益的補充?!奔热患彝ソ逃菍W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和延伸,那么家庭教育就應該與學校教育相配合,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增強學校教育效果;反之,則會起干擾、削弱或抵銷學校教育的效果。
  那么,家庭教育如何與學校教育相配合呢?
  首先,建立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自覺不自覺地擺出家長的架子,孩子稍有不和心意便打罵孩子,本來很容易解決的問題,結果變得復雜了,引起孩子對家長的不滿。這樣做的后果,容易造成家長與孩子的隔閡與對立。所以父母與孩子要從平等的立場出發,少一點家庭司空見慣的呵斥與強制,要通過平等的協商對話,訂立共同認可的“平等條約”,使孩子知道什么應該去辦,什么不該去做,父母不要把子女當作“自我”,主觀地代替孩子安排一切。不難想象,這樣融洽的家庭人際關系,會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這遠比棍棒來得有效。
  其次,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少學生回到家中,精神狀態就顯得松懈、懶散,要么看電視、玩電腦;要么一邊看書,一邊吃東西;一邊做作業,一邊聽音樂。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學生就會養成看書作業不認真不專心的毛病,心始終靜不下來,生性浮躁,作業馬虎。所以,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在教育要求、目標上應保持一致,在方法和內容上也應該相互協調,合力督促學生養成認真作業的習慣,督促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自己作業的習慣。建議如下:先復習一遍所學內容,然后合上書本再做作業;2.堅決反對和同學打電話詢問答案;3.將查找答案和獨立思考作業順序顛倒過來,將作業中有疑問的地方,用紅筆做好標記,有機會再問同學或老師。
  家庭教育能夠保證孩子在家學習的誠信度、真實性、自主性,那就一定能夠提高孩子學習的效率,彌補失去集體授課制嚴格監督的不足。
  第三,家長要教會孩子做人。教育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務,也是貫徹素質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問題。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視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為家長不能重智育輕德育。因為比知識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其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增強其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孩子放學回家早了,可以去收拾收拾屋子,給父母泡杯茶,這可以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孝敬父母的品格;孩子寫完作業,可以讀讀課外書,寫寫畫畫,這可以拓展孩子的素質;如果父母有時間,可以與孩子交流一下校園中發生的事情,引導孩子學會如何與人交往……請不要覺得這些是小事,因為正是這些小事影響著孩子將來的發展,從目前學生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孩子身上都存在著浮躁、自私、不知感恩、沒有良好生活習慣等問題,而這恰恰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缺失,這些應該足以引起我們做家長的警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5443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