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與自閉癥兒童語言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自閉癥兒童語言障礙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即言語障礙、句法障礙、交際功能障礙,家庭教育中增強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訓練自閉癥兒童對語言的注意力
自閉癥兒童存在嚴重的注意障礙,他們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很難把注意力放到一樣事物上。首先應訓練他們的目光對視能力。如果想要自閉癥兒童說話或聽話,兒童與家長之間就需要有目光對視。這樣可以使兒童知道家長在注意他,等待他的回應或回答。由于自閉癥兒童與家長的身高差異較大,要做到與兒童的目光對視,家長必須調整自己的位置或姿勢,或者把自閉癥兒童放在一個較高的位置上,通常的指令是:“看著我!”開始時,孩子沒有對視的反應,家長可以用雙手擋住孩子眼睛的兩側,讓他只能看到家長。對視的時間可由短至長,如果孩子的目光移開,要及時提醒。此外在與自閉癥兒童交流時,必須把握好距離,在一般情況下最好能與他們近距離、面對面、強制性的接觸,當他出現不耐煩的時候,就用一些他平時喜歡的東西吸引他,然后再面對面交流。
訓練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
語言理解障礙是自閉癥兒童很少說話、甚至完全不說話的原因之一。在家庭教育中,提高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可以先從簡單的動作能力訓練開始。身體各方面協調能力的發展是語言訓練的前提。一般來說,沒有動作模仿就不容易出現模仿發音,家長可以先從簡單的、比較容易掌握的動作教起。動作模仿可以采取一對一的方式,如,家長發出指令:“摸摸你的頭?!薄岸宥迥愕哪_?!钡?,讓自閉癥兒童模仿家長的動作。通過與自閉癥兒童的接觸、講話訓練自閉癥兒童的模仿能力,可以讓他們建立聲音到動作的聯系,提高對語言的理解能力,這是自閉癥兒童語言訓練的關鍵的一步。此外,家長應該在家庭生活中,抓住一切機會,盡可能多的對孩子說話,多渠道提高自閉癥兒童的認知能力。在使用某一東西時,可以跟他們說:“這是什么東西?” “這個東西有什么用處?”“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我們正在做什么”等等;還可以通過讀卡片,看各類書籍來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
訓練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自閉癥兒童能夠比較穩定地表現出動作模仿能力以及識別物體的能力后,家長就可以把語言表達作為訓練的重點,
首先要進行口型模仿訓練的時候,要選擇孩子精神最好、心情最佳的時間,每次教的時間不要太長,內容不要太多;家長必須與自閉癥兒童面對面,保證他能清楚地觀察家長的動作;動作要慢要夸張,這樣兒童才能看得清,記得?。画h境要安靜,減少干擾;每次所教的單詞要盡量簡單。在訓練口型的基礎上要給他們灌輸大最的詞匯。此外還可以通過認字的手段訓練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他們要做的事寫成一個句子讓他們念,將文字與行動相結合。
誘發自閉癥兒童的主動性語言
首先從熟悉和接近生活的內容人手,創造機會誘發自閉癥兒童的主動性語言。在家長與自閉癥兒童共同的生活中學說話是最有效的方法。如,訓練他們說“爸爸、媽媽”這些常用的稱呼,教他們說“好、有、吃、要”這些常說常用的單字,并訓練他們理解這些字詞的意思和可以使用的環境。
其次創設情境,把握時機,對自閉癥兒童進行太量的語言刺激,誘發主動性。家長可以讓自閉癥兒童參與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勞動,在家務中誘發他們的主動語言,如,讓自閉癥兒童幫忙洗碗,家長故意把洗碗布收藏起來,誘發自閉癥兒童去找,去問:“媽媽,洗碗布在哪兒呢?”等等。創設情境,可以教會孩子如何在不同的場臺應用已獲得的技巧,
用語言表達出來。
第三指導自閉癥兒童進行大量的朗讀。朗讀不僅可以提高自閉癥兒童的認識能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主動表達的能力。識字的自閉癥兒童可要求自己朗讀,不識字的可以跟家長朗讀。
家庭教育中要注意的問題
家長的語言要說得簡潔明了,發出的指令要準確、扼要。先易后難,句子越簡單越好,根據孩子的語言能力,把握恰當提高的原則;任務要單一,目標明確、避免不必要刺激,觀察孩子反應,給予必要輔導,注意不斷提醒,不斷復雜化。
因為自閉癥兒童很難理解一些含義微妙的語言,直接指令的語言更容易讓自閉癥兒童接受,所以給他們提出具體的要求,少用否定句式,如不說:“你別推桌子!”而要說:“你把桌子擺好!”也盡量不要使用“幽默語”、“雙關語”,如,孩子把圖書丟到了地上,家長不要用“你再丟一次看看!”來威脅他,這樣他可能會再重復一次丟東西的動作,引起家長的憤怒,家長應該說:
“把書撿起來!”;要循序漸進,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多鼓勵和表揚,切不要打罵;對于某些因發音器官的功能導致發音問題的自閉癥兒童,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通過吹氣球、吹口哨、吃些質地稍硬的東西及訓練孩子在吃、喝、吞咽、咀嚼等口的動作來改善孩子在發音某方面的缺陷。
(作者單位:廣西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77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