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農村兒童家庭教育實現全社會可持續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兒童教育關系著兒童本身的發展,關系著家庭的幸福和國家的未來。農村家庭中,父母同樣很重視兒童的教育,但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卻存在很多問題,給兒童成長帶來不良影響甚至是非常嚴重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家長素質低下,無絲毫教育意識,家長育兒觀念錯誤,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子女教育的責任,家長給幼兒起不良示范作用,家長沒有自我成長。
關鍵詞:留守兒童;農村教育;兒童教育
中圖分類號:D66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2-0103-02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過:“一切事情都是開頭最為重要,特別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階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庇洕穼W家坎寧安也認為:“兒童是一個民族所擁有的最珍貴的財富,這種財富如果沒有被悉心保護,它將導致國家的衰退,并將在與其他國家的競爭中失去權力和地位?!眱和逃P系著兒童本身的發展,關系著家庭的幸福和國家的未來?,F代科學研究表明,人在兒童時期的家庭教育奠定了其一生成長的基石,在人的一生的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年輕人進城打工,促進了城市的快速發展,對其年幼的子女來說卻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已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社會各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幫助農村的留守兒童。這里,我要討論的不是留守兒童的教育,而是那些父母在家的兒童的教育。不可否認,在農村家庭中,父母同樣很重視兒童的教育,但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卻存在很多問題,給兒童成長帶來不良影響甚至是非常嚴重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家長素質低下,無絲毫教育意識
一位幼兒園老師給我講過一個這樣的案例:幼兒在幼兒園與其他小朋友發生了沖突,被抓傷了臉,家長當著全體幼兒的面罵老師,摔東西??梢韵胍?,三四歲的幼兒碰到這種場面是多么恐懼,這種行為給幼兒留下的心理陰影是長期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
二、家長育兒觀念錯誤
筆者曾對一些在農村幼兒園的園長做過調查: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根源是什么?園長們一致認為是家長的需求。如果一個幼兒園不教小學的內容,家長們就會說:哪個哪個幼兒園他們會寫多少字,會做多少數學題,你這里只學些沒用的,要求轉園。還有的家長,兒童在家看電視,玩手機,沒有科學的應對辦法,如果有來客,每次都會說,某某(兒童名字)看電視、玩手機上癮了,喊不動,叫不應。以為這樣就能改變兒童的不良行為,其實不然,家長這樣做只會對兒童的錯誤行為起強化作用。
三、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子女教育的責任
0—3歲是嬰幼兒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階段,這個時期對幼兒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而家長認為這個時期的小孩什么也不懂,不需要教育,任其自然;到了上幼兒園或小學,就完全把教育的責任推給幼兒園或小學。尤其是父親,對于子女教育長期缺位。
四、家長給幼兒起不良示范作用
我國現代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家長應時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觀察你,因此你必須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把你自己當成一個好榜樣,作為禮物送給孩子?!?
五、家長沒有自我成長
我觀察的一些家長,從不閱讀有關兒童教育方面的書籍,也沒有閱讀習慣,心智長期處于不變的狀態,沒有自我成長,因而也不能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缺陷。有的雖然有所覺悟,想要有所改變,但不能堅持。農村家長的現狀,嚴重影響了兒童良好的情感、個性、習慣、能力的形成,使農村兒童越來越失去競爭力,長此以往,必將出現嚴重的社會問題,在此,我呼吁社會各界在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的同時,也一定要關注農村家庭教育的問題。在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1.建立健全科學的家庭教育指導體系?,F階段,我國的家長教育主要通過幼兒園或學校舉辦的家長學校的形式來實施,據我所知,效果并不明顯。家長們形成了一種定式思維:開家長會,請專家來講座,就是要出錢買書了,于是心中就有抵制意識,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1)從國家層面制訂家庭教育工作指南,把各個年齡階段的操作性強的教育建議,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傳遞給家長?,F代兒童教育觀認為,兒童發展主要通過感覺和肌肉運動,他們是最適宜進行自然教育的。所以尤其要指導農村家長因地制宜,利用農村豐富的自然材料對幼兒進行適宜的教育,讓兒童在實踐中動手、動腦、動口,與人溝通交往,身心得到全面發展。1934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制訂的《淮安新安小學第六年計劃大綱》中,有如下內容:“要認識環境中最易見的動植物各十種以上,并觀察各一種以上的生長過程及與人類的關系”;“要認識社會生活,并擇一種構成社會生活之基本的工人生活,詳細觀察”;“養雞五對狗兩只”;“捕滅蚊蟲、并懂得蚊蟲何以為人類大敵”;等等。以這樣的生活教育、自然教育的理念,相信能收到好的效果。另外,還可以指導家長充分挖掘傳統游戲的教育價值。(2)培養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者,建立家庭幼兒園。農村兒童家長,有的無教育意識,有的有意識無方法,有的有想法無行動,有的有行動難堅持,這些都需要以外部的力量進行督促。就會出現一定的示范效應,情況就會越來越好。另外在一些教育發達的國家,設立家庭幼兒園,分布在居民區內,政府規定一個幼兒園不超過五名幼兒,看護者必須接受相關培訓或是保育員、教師。這種方法我們也可以借鑒,特別是對于0—3歲沒有上幼兒園的嬰幼兒??梢赃x擇環境比較好的家庭開辦家庭幼兒園,家長可以就近照顧,同時還可學習先進的育兒理念和方法。
2.大力實行農村環境整治,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其實在廣大農村,幼兒教育資源非常豐富,但很多地方存在臟亂差的狀況。希望各級政府牽頭整治,實現環境凈化美化?,F在有的地方進行美麗鄉村建設,農民可以領種子自己種植,都是很好的舉措,深得民心。我希望這樣的措施能夠惠及每個角落。硬環境好了,軟環境也能慢慢往好的方面發展。 3.加快健康娛樂設施建設,豐富農村家長的業余生活。有了健康娛樂設施,并定期組織各種有趣的活動,家長們有了健康的娛樂活動、興趣愛好,就不會一心鉆進有害的娛樂活動中,對兒童也能起到好的熏陶和榜樣作用。
4.建立農村書屋,開展全民讀書活動。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說:“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著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這條路最窮的人也能走,不必為通行稅傷神,這是何等節儉的車,承載著人的靈魂?!睂嶒炞C明閱讀是個體自我改善的強大動力。1999年,國外的一項關于閱讀的問卷調查顯示有60%的被調查者有因閱讀而改變自我的經歷。閱讀可以有效促進個體的自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完善,進而促進個體的不斷發展。農村兒童家長通過閱讀專家學者精心選擇的適合他們的書籍,促進他們不斷提升發展。而他們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又對兒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而形成良性循環。
以上建議,敬請各級部門充分重視,精心組織策劃安排。所需資金方面的問題,筆者有如下想法:(1)國家政府對農村兒童實施普惠式福利。普惠式兒童福利是由國家或社會為立法范圍內的所有兒童普遍提供的、旨在保證其正常生活和盡可能全面健康發展的資金與服務的社會政策和社會事業。它反映出一個國家對無自我爭取權利的群體重視的社會正義和社會進步。在一些發達國家,兒童普惠性福利制度已經非常完善。如丹麥兒童福利制度規定,0—2周歲的兒童每人每年得到補助12500丹麥克朗,3—6周歲的兒童每人每年得到11300丹麥克朗,7—17周歲的孩子每人每年得到8900丹麥克朗,由于孩子增加導致其居住環境的改變或房屋的改建,德國兒童可申請兒童建屋津貼,等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先后制定了四個與兒童社會福利相關的規劃綱要,為兒童社會福利從補缺式逐步過渡到適度普惠式奠定了制度基礎。我認為作為世界經濟強國的我國完全有能力為農村兒童提供其正常生活和全面健康發展的資金與服務。(2)號召企業家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在中國現階段,兒童、農村,代表每個人時間和空間的來處,因而也就具有了特殊的感染力量。如果能夠成立多個專門的項目,如農村家庭教育指導師項目、農村環境治理項目、農村健康娛樂設施建設項目、農村書屋建設項目等,我相信中國有許多企業家能心系農村,心系農村兒童,樂善好施,成就農村兒童教育這一具有偉大意義的事業。
參考文獻:
[1]馬飛.城鎮化背景下鄉村教育變遷研究的回溯、反思與展望[J].繼續教育研究,2018,(07):34-41.
[2]湯艷梅.農村留守兒童犯罪問題的內隱態度研究[J].江蘇教育,2018,(32):14-16.
[3]池桂欽.委托監護視角下的農村留守兒童權益保障[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2):106-1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6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