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現代學徒制”是適應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一項重要的創新改革策略,是以校企合作為基礎,工學結合為核心,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根本目的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文章探討了當前形勢下高職會計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的必要性,以及“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的設計思路及崗位能力分析,并提出開展“現代學徒制”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  高職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崗位能力;探索
  【中圖分類號】  F23;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7-0117-03
  2006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要求,要在完善現代職業學校教育的同時,嘗試建立中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度。2011年,在中國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國家試點推進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反復強調,“學徒制肯定是產業升級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發展現代產業的人才培養模式”。2012年,在《國務院關于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決定》中繼續提出“開展學徒制試點”,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2—2020)》中則提出“推進學徒制試點”,并提出了具體思路。由此可見,研究“現代學徒制”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對于解決當前存在的就業結構性矛盾,推進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的必要性
  會計人才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來說不可或缺,是維護市場秩序、推動企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財政部發布的《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會計人才資源總量穩步增長,增長40%;人才素質大幅提高,結構進一步優化,力爭使各類別高、中、初級會計人才比例達到10∶40∶50,人才規模效益顯著提高。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尤其是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的會計人才培養,不僅關系到提高會計行業核心競爭力、確保會計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職能作用的有效發揮,而且關系到貫徹落實國家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會計人才強國的大局。
  進入21世紀后,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企業業態、業務流程、生產工藝、管理方式、財務核算方式和管理模式,相應地也改變了高校的教學運行方式,包括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教學形式、內容呈現形式、考核方式、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等方面。云技術的出現,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計算機代替了人工作業,商業智能下的數據分析促進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等全新財務模式的產生,財務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已大大改變。會計傳統的記賬、算賬可以由財務機器人代為完成,已不再是主要工作,會計工作轉變為以財務管理、財務分析、財務決策、公司治理、會計信息化等為主,管理會計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此背景下,社會對會計人才的素質要求也有所提高,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良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稅務管理能力,包括計算、申報、籌劃等;企業綜合管理能力,包括成本、內控、預算等;溝通協調與創新發展能力。但是,目前我國會計人才的總體水平和結構狀況與“互聯網+”的背景不吻合,還有相當多的會計人員不具備綜合業務處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計算機水平較差,缺乏管理意識。
  現階段,高職院校還面臨著諸如缺乏“雙師型”教師、缺少真實的企業氛圍和真實案例等問題,導致人才培養質量與“互聯網+”背景下的社會需求不符。要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會計人才,需要解決就業領域、就業崗位、工作任務、能力素養等問題,根據人才培養模式,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系統構建,可以按照以下邏輯進行:以教育理念為指引、課程體系為工具、師資隊伍為主體、實施條件為基礎、運行機制為保障?!艾F代學徒制”是校企的深度融合,校企共同教學,能夠將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高度融合,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較高職業素養、具備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有利于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構建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高職會計專業推行“現代學徒制”是時代的要求,具有必然性和很強的現實意義。
  二、高職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的設計思路及崗位能力分析
  (一)高職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建設目標
  高職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建設目標是:經過建設,使學校的會計專業在校企一體化辦學機制、教學改革和社會影響力等方面有較大提高,特別是將職業道德教育、素質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真正實現工學結合、成才育人同步發展。具體內容包括:(1)校企共建“會計云共享服務中心”,“企業進學校,師傅帶徒弟”,在創新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的同時,承接學校周邊的代賬和財稅服務業務,助力當地經濟發展。(2)校企聯合制定招生方案,明確學生、學徒的雙重身份,給予學生(學徒)準員工待遇,招生招工一體化運行。(3)校企共同研究新環境下的會計人才職業能力框架,以職業能力和素養提升為核心,建立全新的人才培養標準和規范。(4)創新理實一體化課程建設,引入專家級資源,共建教學資源庫;開發教學及學生管理平臺,促進教學的全面信息化。(5)建立校企師傅或導師選拔、培養、考核、激勵制度,建立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機制,建設校企互聘共用的師資隊伍。(6)校企共建學工團隊,共同進行學生(學徒)管理,創新文化育人模式,打造學生全新的精神面貌。(7)建立分層次人才培養機制,選拔部分學生,加強對其管理意識和信息化能力的培養,實現高層次目標的二次就業。(8)制定學分制管理辦法和彈性學制管理辦法,創新學習評價和職級考評辦法,按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工作勝任能力進行職級認定,頒發經企業和學校共同認證的職級證書,完善體現“現代學徒制”特點的教學評價體系。  ?。ǘ┱n程體系設計思路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與合作企業按照以下思路進行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設計:首先確定會計崗位,包括:出納崗位、會計核算崗位、會計管理崗位、稅務管理崗位、財務管理崗位、財務總監崗位,再根據崗位設置相應的課程,包括:基礎會計、會計信息化、出納業務操作、企業財務會計、成本計算與分析、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納稅實務、管理會計、創新基礎等。其中有些課程在企業完成,充分運用企業的會計云服務中心,由企業指派員工指導完成。具體哪些課程在企業完成,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商定。在設計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對學生人文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ㄈ徫荒芰Ψ治?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會計專業崗位能力見上頁表。
  三、推動和保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條件
  雖然“現代學徒制”對于培養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在實踐過程中經常出現“學校熱”“企業冷”的情況,推行效果不甚理想。通過對國內外開展“現代學徒制”的成功經驗進行總結,為了推動和保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正常運行,需要政府、企業、高職院校三方共同努力。
 ?。ㄒ唬┱块T應出臺相關政策,為“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提供政策支持
  在我國,雖然在一些政策和規劃中已經明確提出要實施“現代學徒制”,出臺了《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等文件,但缺乏具體的實施辦法和制度,沒有明確政府、學校和企業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中的關系。企業的目的是盈利,政府部門應從政策上對參與的企業從經費或其他方面給予明確的支持和保障,使企業積極參與其中。同時,可以在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下,選擇合適的企業和學校開展試點工作,由地方政府出面協調各部門關系,為校企深入合作開展“現代學徒制”保駕護航,提供指導,確保試點工作的實施順利。最后,教育部門應認識到職業教育的特殊性,改革傳統的招生模式、教學模式,將學校招工和企業招工結合起來,完善學分制、彈性學制等。
 ?。ǘ└呗氃盒訌娊ㄔO,積極推動“現代學徒制”的實施
  高職院校是參與“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主體,需要積極主動地推動“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梢詮囊韵聨追矫嫱七M:一是在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和法規的保障下,制定符合合作企業、學校特點的具體實施方案,完善“現代學徒制”的教學要求、管理制度、考核標準等。二是加大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建立配套的激勵和考核體系,鼓勵教師去企業實踐,提高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動手能力,提高“雙師型”人才的比例。三是積極主動聯系企業,與企業進行充分的研討、論證,按照“現代學徒制”的要求進行人才培養。四是組建由行業、企業人員參與的招生招工委員會,開展社會調研,明確用人單位標準、用人崗位、用人數量等,形成調研報告。學??膳c合作企業共同制定“現代學徒制”招生方案,根據企業特點,共同開展招生工作。學校、企業和學生可以簽訂三方協議,明確各自的權利、責任和義務。五是在學生中大力宣傳,使學生明白“現代學徒制”的培養優勢。同時,高職院校要有意識地樹立品牌形象,形成良性循環。
 ?。ㄈ┢髽I積極參與,保障“現代學徒制”的順利實施
  目前,我國大力支持“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企業在獲得政府相關政策的扶持后,應積極參與到“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來,主動與學校進行研討,共同研究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共同制定招生計劃、招生方案、管理制度、教學制度和考核制度,共同選拔聘任導師。為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和保證質量,企業和院校還應制定激勵措施,層層落實建設內容,評選并獎勵先進實習單位、先進試點班、優秀實習指導教師、師傅和優秀學徒。對于執行情況不好的,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包括更換項目負責人、更換培養對象等,實現對項目的動態管理。
  總之,要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政府、學校、企業共同努力,需要學生認可并積極參與,各方明確責權利,才能促進“現代學徒制”的良性發展。S
  【主要參考文獻】
  [ 1 ] 賀勝軍.“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商業會計,2018,(24).
  [ 2 ] 高葵芬.現代學徒制在我國高職院校試點的基礎分析[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12,(04).
  [ 3 ] 劉曉.我國學徒制發展的歷史考略[J].職業技術教育,2011,(09).
  [ 4 ] 秀錦.“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9,11(3).
  【作者簡介】
  賀勝軍,女,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財務管理、會計、統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21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