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的技能競賽備賽實踐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現代學徒制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共同培養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職業技能大賽則是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面向職業院校學生開展的競賽活動。通過現代學徒制教學,借助校企合作的工作室平臺,以服裝設計賽項訓練為例,總結職業技能大賽備賽過程中的經驗,從教師團隊建設、學生選拔、頂崗實操等方面探索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關    鍵   詞]  現代學徒制;職業技能大賽;服裝設計與工藝;備賽訓練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108-02
   現代職業教育在我國開展以來得到了迅猛發展,成為我國推動現代工業社會發展、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之一?;谂囵B“以職業能力為本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高職培養目標,近年來,國家教育部門及行業部門組織各種形式的技能大賽,為師生提高技能水平和職業院校之間的專業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2010年以來,依托校企合作,我校建立了服裝設計工作室,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現代學徒制的改革與實踐。期望通過現代學徒制的實踐不斷加強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校企間的人才對接。自2016年以來,我院參加服裝設計與工藝賽項的學生選拔大都出自現代學徒制培養班。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備賽經驗,我將從新型工作室構建、校企合作運作模式、教師隊伍建設、學生選拔機制等方面對職業技能大賽備賽過程進行分析與探索。
   一、新型工作室的構建
   (一)服裝設計工作室的構建
   我院工作室最早是基于仿真工作環境基礎上建設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學生與企業崗位間的無縫鏈接。隨著校企合作的開展與深入,工作室逐漸成為校企合作的重要平臺,工作室的教學以項目化教學模式和任務驅動為主,實行導師負責制。早期建設的仿真環境工作室,注重工作流程及工作環境的模擬,以教學設計內容為主。校企合作下的服裝設計工作室則從服裝行業現狀出發,引入企業真實案例及研發任務,按照服裝產品研發、生產流程和工作規范要求建設,涵蓋市場調研、流行趨勢分析、產品研發、版型設計、工藝設計等全過程。這一過程也涵蓋了服裝設計技能大賽項目內容及技術要求。由于工作室項目全部來自于企業案例及研發任務,學生的學習、實操圍繞企業真實案例開展,教學評價與企業生產要求一致,這就要求師生在教與學的雙向環節中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積累,又要不斷加強職業意識,提高實踐能力,才能很好地完成項目任務,達到企業標準。教學任務的特殊性決定教師團隊的組成是由校企專兼職教師構成,校內教師主要負責理論及部分實踐課程,企業技師則負責企業標準及實踐環節的指導。新型工作室的構建完善能夠打破現代學徒制試點中的瓶頸,突破企業中培養學徒只注重實踐,缺乏完整知識體系的片面性。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以校企合作為平臺的新型服裝設計工作室下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也得到初步完善。
   (二)參賽學生的選拔機制
   由于工作室的校企聯合模式,學徒制培養的學生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其選拔和培養機制我們參照企業員工的淘汰機制,以促進學生的競爭意識。首先,學生入校以來,通過相關講座了解工作室及學徒制培養機制,按照專業教師推薦意見和學生意愿,通過“雙選”機制,進入學徒選拔環節。通過專業考試,符合要求的學生在第一學年通過選修及業余實踐進入工作室學習鍛煉,并多以設計助理的身份輔助教師和學長開展任務學習。在第二學年,工作室會定期進行專業測試,按照項目完成度、職業修養、團隊配合等評價指標,教師團隊為學生鑒定綜合成績,評價每個時期學生的專業水平。在評價中,按照1∶2的比例擇優錄取專業知識扎實、心理穩定、應變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強的學生進入專業備賽預備隊。備賽預備隊在訓練過程中也按照科學的評價機制,最終按照綜合評分,擇優選拔進入技能大賽的比賽名單。
   除此之外,指導教師也采用競賽機制進行選拔。教學團隊每年組織一次技術比武,按照技能大賽賽程規范進行評定,成績優異者會成為指導教師,分賽項優異者會進入指導教師組,共同指導學生參賽。
   二、科學有效的訓練手段及激勵機制
   (一)科學有效的訓練手段
   服裝設計技能大賽涉及的專業知識面廣、技能點全面,要求學生技術、心理都要過硬。目前,山東省高職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參加技能大賽需要通過省賽、國賽選拔等環節,備賽期最長達兩個學期。服裝設計技能大賽包括三個賽項,分別是創意設計、款式拓展設計、立體裁剪,涵蓋了服裝畫技法、設計軟件應用、創意思維表達、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藝制作等多項技能點。針對比賽的高標準和綜合性要求,指導教師團隊要扎實研究比賽規程,吃透比賽要求,深入理解比賽各個技能點的技術標準,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制訂有效訓練方案。技能大賽每年的題目多達十套,難度大、款式多。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夯實基礎,拓展設計能力。這對正處于學習階段的參賽學生來說是極大的挑戰,要求學生技術全面、心理穩定、綜合能力強。學徒制培養中的項目化教學過程符合技能大賽的流程,大大降低了學生備賽的恐懼感,提高了學生的備賽信心。
   過硬的能力來自于艱苦的訓練。因此,制訂科學有效的訓練計劃至關重要,我們在技能訓練中科學利用時間,按照技能點的難度不同和學生知識現狀,為每位學生量身訂制訓練計劃,訓練計劃是靈活的,可以根據學生的訓練進度靈活進行調整,以適應學生的訓練進程。相對于有的院校在訓練中只關注技能訓練不同,訓練過程中也注重心理疏導與人文關懷,注重打造學生的“工匠”精神,培養學生的職業情商。    (二)注重強調學生在備賽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在備賽指導過程中,不再片面強調指導教師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思想因素(訓練動機、學習興趣、情緒變化等),注重心理引導,健康的心理建設會促進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的效率,只有學生自己主動認識到競賽訓練對未來職業規劃的積極作用,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枯燥艱苦的訓練中。由于備賽學生是按照3∶1的比例進行選拔的,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也會讓訓練效果更加有效。雖然學生之間存在競爭,但是在團隊訓練中,我們同樣注重培養團隊協作與配合精神,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的綜合評價機制。在備賽的不同關鍵點,師生以總結評價的形式,對階段性的訓練成果進行總結、評價,對訓練出現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方案,達到“自主思考、自主學習、主動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院系為了提高師生的參賽積極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獎勵政策
   根據成績的等級給予師生不同的物質獎勵,給予工作室一定的資金扶持,還在評優樹先上優先考慮獲獎師生。這些獎勵政策既有對個人的獎勵,又有對團隊的獎勵,極大地鼓舞了師生的積極性。自2016年來,我院陸續在省、國家技能大賽中多次取得二等獎、三等獎。同時,參與競賽的學生也成為企業招聘的“香餑餑”,作為教師團隊中的企業技師也參與學生的競賽指導,高效率的訓練讓學生成長迅速,成為企業人才的首選。這種備賽促進了師生之間“教學相長”,形成了教與學的良性循環,大大提高了工作室質量的軟實力。
   三、教師團隊建設
   專業技能大賽指導教師雖然只能填報一位教師,但在訓練過程中需要整個工作室教師團隊的共同努力。工作室有嚴格的教師培養目標和團隊建設要求,專職教師與企業兼職教師的比例為3∶1,以職稱分配合理、年齡層次合理、專業知識互補為原則。這樣既能夠滿足正常教學項目,又能夠完成技能比賽指導任務。團隊注重老帶新,注重理論結合實踐,注重行業新技術的引入,讓團隊始終保持良好的戰斗力,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在教學和訓練過程中,現代學徒制要求構建新型的師生(師徒)關系,教師團隊中有來自學院的專職教師,也有來自企業一線的專業技師。教師和學生之間既是傳統的師生關系,又是親密的師徒關系。這種新型的師生(師徒)關系,極大促進了良好的教學關系,讓學生在緊張乏味的訓練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地挑戰難題,不斷提升自己的實訓水平,也更加激發教師的責任心,手把手督促學生的學習與訓練。
   在寒暑假期間,工作室會選送教師參加不同類型的專業培訓,或者企業頂崗,幫助教師業務能力的提高。團隊要求教師每年都要深入企業頂崗,加強教師實操能力,熟悉企業業務流程,了解企業新設備、新技術應用。同時,教師要為企業提供員工培訓、專業講座等社會服務,通過企業頂崗的形式加強校企合作,建立更加緊密的人員聯系,為工作室的學徒制培養提供良好的條件。
   四、思考與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探索有效的教學手段
   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迅速,教學手段趨于多樣化。云課堂、翻轉課堂都成為現代學徒制培養的重要教學手段。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設的基礎上,為學徒制培養制定了專門的人才培養方案,突出技能應用性、實踐性的原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目前,工作室對應核心技能環節,開始陸續建設精品資源庫,將難點、重點以PPT課件、視頻等形式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開放,幫助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有效幫助學生夯實技能基礎,幫助學生持續性發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進一步加強企業的參與度
   技能大賽的內容本身就是依據企業行業技術標準進行評判,技能考核主要是為了體現學生的實操水平。企業的緊密參與對未來學生參賽水平的提高起到保障和促進作用,這部分參賽學生也會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不但能夠促進教學改革,也為企業人才做了良好的儲備。這也符合學?,F代學徒制培養的目標。目前,由于工作室平臺的條件限制和校企合作的力度還遠遠不夠。未來,我們計劃突破學校平臺限制,不但要繼續邀請企業“走進來”的同時,師生還要“走出去”,結合企業崗位需求,無縫對接技術崗位。
   (三)通過大賽指導,建設素質過硬的教師團隊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是比賽的目的。比賽不僅是培養學生,也是培養教師骨干的重要途徑。通過有效合理的訓練計劃,負責人應該按照重視優化教師個性,培養團隊的創新意識和協作精神,讓整個教師隊伍的戰斗力不斷增強。
   (四)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通過在工作室中的學徒制訓練、高強度的技能訓練,這部分學生成為專業中的佼佼者,對專業的了解和熱愛,增強他們的就業信心。在學習中,教學團隊應當適當融入就業培訓、創新意識和創業指導,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樹立就業信心。
   參考文獻:
   [1]胡秀錦.“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9(3).
   [2]蔣道霞,李建,傅偉.基于工作室的現代學徒制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職教通訊,2017(32).
   [3]劉向梅.高職教師頂崗鍛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3(14).
  編輯 馮永霞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39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