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研究與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出現一些新的挑戰,本文通過分析這些挑戰從而對學生管理工作進行研究探索。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高職院校 學生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010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傳統的高職教育畢業生已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的用工需求。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創新技術技能人才的新型人才模式——現代學徒制在探索中產生。2014年教育部印發《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2015年開始試點?,F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企業深度合作,教師、師傅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共同主導人才培養,設立規范化的企業課程標準、考核方案等,有利于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是第二批學徒制試點單位。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學生身份的雙重性,培養模式的創新性,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挑戰,同時也帶來新探索。
一、現代學徒制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挑戰
1.學生身份的轉變。傳統高職教育中學生身份非常單一,但現代學徒制下學生身份發生了改變,擁有學生和學徒雙身份。學生向學徒的轉變是一種挑戰,畢竟學校環境相對單純活潑,而企業環境更要求員工的執行力。學生適應不好就會發生畏難情緒等,出現曠工、請假等現象,給管理帶來困難。
2.教育方式的轉變。傳統高職教育中學生主要以接受理論為主,現代學徒制則以工作為導向,接受更多工作技能和專業技術培訓,需要學生調整學習方式,親自動手實踐而不只是理論記憶,學生在調整過程中也產生一些問題,需要管理人員予以重視。
3.教學地點及時間的轉變。傳統高職教育學生在校上課,按照學校作息時間,現代學徒制下學生和企業結合更加緊密,完全接觸企業環境,按照企業工作時間進行,還會進行輪崗,時間和精力都發生巨大變化,學生一時之間難免適應不了,可能會因為壓力過大導致厭學,給管理工作帶來挑戰。
4.教育主體的轉變。傳統高職教育學生接受任課老師和輔導員的教育管理,現代學徒制要求校企融合,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承擔教學任務,輔導員和企業人員共同承擔管理工作,學生管理不再只是學校的事,更需要企業的支持和配合,需要校企共同溝通協調,做出努力,否則就容易出現管理盲區。
二、現代學徒制下學生管理工作的探索
1.建立健全管理模式,構建科學的管理體系?,F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的重要特征就是校企雙主體育人,學校和企業共同承擔教育培養和管理學生/學徒的職責。需要建立健全學生管理模式,構建科學的管理體系。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在學徒制實施過程中,建立管理制度,選拔專業能力好的教師擔任班主任,明確輔導員和班主任工作職責;做好學生實習動員,進行安全教育,培養學生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和企業、學生共同簽訂三方實習協議,明確規定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的安全責任,所享受的實習待遇及應遵守的實習紀律;在實習期間,企業要監督管理學生,保障學生實習安全和實習質量,學校定期檢查學生實習進程,了解實習效果,學生按照師傅要求完成實習任務,遵守相關紀律要求,填寫實習日記,每周做好總結,每月填好報表,結束后由企業師傅和學校指導老師共同填寫實習鑒定意見。同時建立由企業人事負責人、企業師傅、學校專業負責人、專業教師和輔導員班主任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搭建好校企雙方合作交流,溝通聯系的平臺,明確彼此學生管理職責,對學生實習期間管理工作進行全面實施和監控。
2.利用網絡等新媒體技術,創建學生管理新路徑。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輔導員、班主任與學生見面機會驟減,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況無法及時掌握。要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進行學生管理,通過QQ、微信等建立“交流群”,時刻關注學生狀態,與學生溝通交流并針對性指導教育,企業師傅也加入交流群,進行答疑解惑。學校和企業還建立學徒制專欄,設置學徒簡報、師傅在線等模塊,及時了解學生情況,積極引導,對學徒進行全方位指導。
3.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完善學生自我約束和激勵機制?,F代學徒制模式下,學生進入企業,與校內相比會較為松散,相應增加了管理難度,而學生的事務存在于學生之中,學生自我管理會更便捷。因而要加強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機制。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及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引領他們參與學生管理工作,讓他們充分做好學生與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將學生狀況及需求及時反饋。同時在學生中開展互評互比,爭當先進的活動,強化學生的自我激勵意識。
4.加強企業文化熏陶,提升學徒綜合素養。企業文化是企業所特有的,對學生認識企業、信賴企業有極其重要作用。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大力加強企業文化熏陶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新生入學專業教育就邀請合作企業代表到校宣講行業發展及企業文化。從第一學期就開始邀請企業技術總監、管理總監等行業著名人士不定期到校為學生做報告。在學徒制班中開設企業文化課程,注入企業文化因素。組織學生不定期到企業進行參觀調研,感受企業精神。組織學生參加校園招聘會,了解企業文化。校企共建學徒制班進行企業冠名,并在教室內進行相關企業文化設計。學生到企業實習期間,企業會選擇工作敬業教導有方的企業師傅充當帶教師傅,這種熱情、責任心以及團隊互助精神都深深感染了學生。通過企業文化熏陶,也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端正職業態度,做好職業規劃,提升綜合素養。
現代學徒制模式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實施過程中確實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新的困惑,但我們高職教育者要敢于面對挑戰,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積極探索,確?,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目標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吳芳.現代學徒制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探究[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61-63.
[2]王琪.基于工學結合模式的高職學生管理問題研究[J].職教論壇,2016(14):85-88.
[3]朱愛文,趙旭庭等.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探索[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19):119-1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