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缺失的原因和提升路徑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對人才的選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專業學習能力、專業基礎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綜合能力的高低成為企業的重要考察因素。當前獨立學院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學生在擇業時缺乏競爭優勢。因此,構建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路徑是獨立學院加強教學改革、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 綜合能力;缺失原因;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 F23;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6-0121-02
獨立學院是我國高校辦學模式的一種創新,經過多年的發展,其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社會輸送了一批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選拔人才時不再單一地將專業知識和技能作為考查的內容,以綜合能力為核心的多元化人才成為目前企業人才需求的主流趨勢。在此背景下,獨立學院在制定教育培養方案時,不僅要注重與未來職業崗位相關的專業技能培養,還要加強學生實踐、創業創新等相關能力的培養。
一、綜合能力包含的主要內容
?。ㄒ唬I學習能力
專業學習能力即專業學習的方法與技巧,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專業知識,并對專業知識加以利用形成執行能力。當前,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促使市場經濟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企業更加強調團隊間的協作能力,這就對人的組織管理能力、溝通與表達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全球化使得企業間的跨國交易往來越來越密切,外語的使用成為一項必備的技能,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僅是“好學”,而且是“會學”,以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ǘI基礎能力
專業基礎能力,是指學生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專業素養和專業分析能力,并能在此基礎上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學院始終以培養掌握多層次知識結構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為此,應夯實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當前,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飛速發展,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接受能力與應用能力,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要拓寬視野,加強綜合知識的學習,以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ㄈI實踐能力
應用型人才培養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更多地參與到社會實踐當中。因此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中應將實踐能力的提高這一目標貫穿始終,“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模式的形成為此找到了突破口。一方面,在課程設置時,要將教學目標的制定、課程過程的設計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另一方面,通過完善相應就業實習實訓基地等措施,提高學生實訓實習課程所占的比重,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接觸到真正的崗位體驗。
?。ㄋ模﹦撔聞摌I能力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促使社會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為人們進行創業、創新提供了一片沃土。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打開了將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改革的新局面。因此,獨立學院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應注重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在進行傳統教育的同時,更要注重在線教學等互聯網技術的使用,以實現信息化教學并進行監測;利用行業或時事熱點問題開展案例教學等,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利用校企、校校之間的合作實現共贏。
二、獨立學院學生綜合能力缺失的表現
(一)學習能力差
隨著社會的變革,對學生專業知識、計算機以及英語水平等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這些知識的儲備不僅僅來自于課堂學習,更多的來自于自身的知識儲備。與其他重點高校的學生相比,獨立學院的學生在知識儲備、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上都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效率比較低,學習經常是事倍功半,難以適應專業人才市場的差異化需求。
?。ǘ┗A能力較弱
目前,“寬口徑、厚基礎”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流趨勢,其主要的思想即“拓寬學科基礎、淡化專業界限”。高校招生采取以大類招生、入校依興趣擇業培養的模式,降低了大學生的入校門檻,但對學生的自我認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入大學后,許多學生面對的是陌生的領域加上各種外在誘惑,缺乏自制力與自我認知的學生很容易隨波逐流、放松對自我的要求,沒有形成扎實的專業基礎,演化成“樣樣通、樣樣松”的尷尬局面。
?。ㄈ嵺`能力較差
當前,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社會需求相脫節。一方面,獨立學院對社會需求認識不足,學生較少參加社會活動,缺乏實踐能力,難以提供更多的優質人才;另一方面,教學模式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及社會人才需求,同時也滿足不了學生對于教育個性化的需求,增加了學生的就業難度,出現了高校人才對接社會的斷層。
?。ㄋ模┤狈撔聞摌I能力
受我國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獨立學院在課程體系的設定上一般按照母體院校的課程體系,教材的選用多采用普通高校常用的精品教材,從根本上未正確界定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任務。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易形成倦怠甚至逆反情緒,進一步阻礙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形成。
三、綜合能力培養缺失的原因
?。ㄒ唬﹤鹘y人才培養模式的限制
以課堂教學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單一的人才評價機制,導致學生與企業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相脫離,越來越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為了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突出個性化教學特色及差異化的人才培養,獨立學院應當強化專業特色、應用性以及個性化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ǘ┙逃砟盥浜?,教學目標不明確
目前獨立學院的教學思想仍以理論教學為主導,大多以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匹配、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論證為主,缺乏社會對于專業技能需求的深度挖掘與根本性論證,忽略了職業素質教育與法律規范教育,忽略了學生對于行業及專業的根本性理解與主動性學習及動手能力的塑造。 ?。ㄈ┙滩呐c學校培養目標相違背,定位不準確
綜合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教學的順利開展,而教學的順利開展離不開適合培養目標的教材體系。目前市場上盡管存在一些應用型本科教材,但是質量仍然不高,并沒有針對獨立學院的學生編出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教材。
?。ㄋ模熧Y匱乏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教育工作合格評估方案》規定:獨立學院“師資隊伍數量與結構”的合格標準為生師比18:1,并要求編制在獨立學院的“專職專任教師占全院教師的1/3以上”。目前獨立學院上述指標普遍不達標,存在“兩頭大中間小”的年齡結構問題,即退休兼職教師占比多、中年教師占比少、低學歷與低職稱的年輕人居多的問題,師資建設與教學團隊良性建設存在重要問題,教學師資儲備難度非常大。
四、提升獨立學院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途徑
?。ㄒ唬┬纬商厣瞬排囵B模式
獨立學院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個性化培養,建立模塊化的特色課程方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因材施教,對學生加強引導和鼓勵。建立“雙綱雙線”的教學培養體系,將專業學習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在傳授基礎專業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重視學生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的結合,形成立體化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提升學生在溝通、表達、實踐等方面的綜合能力,適應社會人才需求。
?。ǘ嫿ㄒ月殬I素質為核心,全面素質教育培養的課程理念
以全面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培養突出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結合,在課程設置上分別以通識教育、專業基礎教育、實踐教育、素質拓展與創新教育為基調,將全面教育分解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各階段的主要目標相輔相成卻又有所側重,與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形成一一對應的關系,逐一推進,從而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強化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ㄈ娀c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材建設工作
教材建設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內容體系的設置直接影響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教學的效果。
1.教材的選擇應符合培養目標。教育要以質量為前提,教材作保障。選用教材時,在充分考慮使用者文化基礎和知識結構的同時,更要重視教材的實用性與方向性。教師在選用教材時應以社會需求為準繩,同時又要從教學對象的實際出發,充分體現所選教材的合理性。
2.擬自編教材,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當前市面上已有的教材已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這就迫切地要求教師能夠以培養目標為導向,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體系,從而編寫出適合獨立學院專業人才培養的系列教材。
?。ㄋ模┨岣呓處煹穆殬I能力
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科研能力等職業能力,獨立學院應制定、實施教師職業能力培養計劃。針對新老教師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提高教師的職業勝任能力。
1.進一步推行青年教師“青藍工程”。以加強新教師教學基本功、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培訓為基礎,同時通過角色互換等方式發揮老教師的指導帶頭作用,建立“雙向選擇”的傳幫帶聯系。
2.積極開展各項青年教師教學比賽。為提高教學能力,應積極開展講課比賽、教案交流、板書比賽和多媒體課件比賽等活動,通過教師現場觀摩,讓教師間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3.重視增強教師實踐動手能力和實務經驗。以“雙師型”教師培養為目標,除對新教師崗加強“實驗軟件培訓”外,還應組織新教師參加專業基本技能大賽,鼓勵有條件的教師進企業參加掛職鍛煉,積累實務經驗,從而提高教師的實踐指導能力。
4.注重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蒲心芰Φ母叩陀绊懼處煹慕虒W水平,獨立學院應為教師提供各種進修的機會,同時教師個人也應當追蹤學科發展前沿知識,提升個人科研能力。X
【主要參考文獻】
[1] 王芳.高職教育要注重學生軟技能的培養[J].管理學家,2013,4(3):405-406.
[2] 戴艷.高職院校學生軟技能培養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4(24):108-110.
[3] 李婭玲.大學生軟技能的缺失和培養對策[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08,7(6):133-136.
[4] 徐兵.高職教育需要加強“軟技能訓練”[J].職業教育研究,2009,16(2):38-39.
[5] 宋亞偉.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思考與研究[J].商業會計,2015,(20):113-1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2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