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零陵區林地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林地資源是寶貴的資源,對其實施的保護工作需要落到實處。本文針對零陵區林地資源存在問題特點及解決方案做出了進一步探究,對林地資源特點、林地資源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做出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林地資源;存在問題;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12.017
零陵區處于南嶺山地北緣,屬華南植物區系北界,是第四季冰川期植物避難所之一,植被類型十分豐富。主要植被類型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竹林、灌木林和以油茶為主的經濟林。全區共有喬、灌木樹種84科,230屬,669 種。主要栽培樹種有杉木、馬尾松、濕地松、毛竹、油茶、柑橘等。由于地理條件優越,全區許多地方至今保存著數量較多、分布較廣的古老子遺植物和珍稀樹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4種,二級保護的有26種。
1 林地資源特點
1.1 地貌類型多樣,生物資源豐富
零陵區地勢呈南高、東北低走勢,地貌類型多樣,山、丘、崗、平俱全,地表切割較強。由于地域廣闊,氣候、水熱條件不同以及土壤質地的差異,形成了各種林地類型和豐富的植物種類。全區喬、灌木樹種達84科,230屬,669 種,生物資源十分豐富。
1.2 部分區域立地條件差,林地生產力低
在零陵區接履橋鎮和石巖頭、大慶坪鄉等地分布著大面積由鈣質頁巖發育而成的土壤和巖溶地區。據零陵區土壤普查和2005年石漠化土地監測結果顯示,零陵區鈣質土和巖溶地區總面積達18911.8公頃,占全區國土面積的9.63%,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積4636.2公頃,潛在石漠化土地面積3768.7公頃,這部分土地基巖裸露度高、土層薄、立地條件差,造林成本高、林地生產力低。
2 林地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純林與混交林問題
杉木為我國南方區域種植非常廣泛的樹種,在零陵區栽植相當普遍,但是連續的栽種,導致地力衰退,生產力有所下降。其中,毛竹是非常重要的竹類資源,生長優勢非常明顯,生長速度快、產量較高、材質好以及用途廣泛等,有著很高的經濟性。如果一次造林成功,那么可以永續利用,是普通喬木難以實現的。因為單獨種植杉木或者單獨種植毛竹,會存在很多的缺陷,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之后,對純林和混交林進行了研究,其中杉木混交林獲得的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非常顯著,并且混交林能夠借助林木的生長環境,可將生態效益有效發揮。當前,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的混交林面積比較小,每年省、市下達該區的新造面積為2萬畝,盡管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收益,但純林面積占據的比重還是占很大比例,這便導致了生物多樣性比較差,物種十分單一,以致于生物多樣性的指數有所下降,林分生態功能比較脆弱。此外,一些人工栽種的樹種,因為品種老化,管理方式陳舊以及粗放等因素,造成的“小老樹”面積比較大,還有些樹木因為病蟲害的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出現了枯死的情況[1]。
2.2 石漠化地區生態治理難度大
為了改變全區石漠化地區的生態環境,零陵區政府多年來積極開展石漠化治理工作,但由于資金投入不足,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治理效果十分有限。同時,巖溶地區還是貧困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生產經營方式落后,毀林開墾、放牧、樵采、不適當的經營方式等比較嚴重,部分區域經過長期封育形成的森林植被,受人為因素的干擾而遭到破壞,造林成果難以鞏固,生態治理難度大。
2.3 森林經營管理粗放,森林質量不高
零陵區屬于湘南集體林區,94.65%的森林由集體或個人經營,由于森林所有權主體多樣,資金和技術投入不足,經營管理粗放,林地生產率較低,森林質量不高。樹種結構、林齡結構、徑級結構失衡。
2.4 林分利用效益較低
林分指內部特征大概相同,但與鄰近地段有明顯區別的林子。一個林區的森林,可以結合不同的樹種種類、森林起源、林相、林齡、疏密度等因素,劃分成不同的林分。但針對不同的林分管理,需要采取不同的森林經營措施。當前,最大問題在于林分利用效益比較低,沒有利用相應的林學措施,對低產劣質的林分進行改善,所以林分的組成不理想,林分質量較差,林地的生產力低下。例如,針對密度小、經濟價值低劣或有嚴重病蟲害沒有培育前途的林分,需要進行及時改造,以便保障林分的結構合理,林分密度科學,使林分經濟價值和林地的利用率有所提升[2]。
3 解決方案
3.1 做好防護措施,有效落實項目
首先要做好相關的防護措施,以便對項目進行有效落實,需要依法加強對林地的使用管理。要嚴格執行占用征收林地定額以及供地政策,以便對林地轉為建設用地進行嚴格控制,對重點建設項目,基礎建設項目以及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項目進行優先保障,從而對商業性開發進行控制。如果有工程建筑需要占用林地,需要依法辦理使用林地審核審批手續,集約應用林地。同時,對于林地資源的保護管理,還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關[3]。所以為了保障生態建設以及小康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實現,相關部門要從生態文明發展的角度考慮,對林地保護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進行重新定義,正確對待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明確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堅定不移地將林地保護管理作為關鍵性工作,并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為生態文明建設以及良好的生態條件建設奠定基礎,保障零陵區的可持續發展。 3.2 加大宣傳力度,強化保護措施
對于林地資源的保護,要提升宣傳力度,以便強化保護措施。對于林地管理力度的加強,首先政府以及林業管理部門需要提升林地資源的保護意識,提升宣傳以及教育的力度,其中可利用宣傳標語、廣告、網絡、公眾號等,以便相關主體能夠對林立的重要性有重新的認識。一是政府需要將經濟發展的理念進行轉變,應用科學發展觀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提升可持續經濟發展的理念,對之前應用資源獲取經濟發展的思想道路進行改變;二是利用不同的宣傳教育形式,使群眾以及農村區域的居民能夠有較強的林地保護意識,通過群眾的力量,提升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力度,并且邀請群眾加入到對林業的相關監管工作當中,發動群眾的力量對林地管理的行為進行監管;三是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和合作,制定相應的責任機制,站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以及宏觀發展經濟全局,明確土地,林業等部門之間的權責關系,共同構建區域發展共識。林業部門為林業管理的主要管控機構,需要對年度林業管理的各項規劃工作進行完善,并且對區域林業用地的數量以及具體范圍進行明確,使得林業用地的相關審批工作更加合理及科學。
此外,對于強化保護措施的落實,還要對破壞林地資源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需要對執法檢查進行加強,嚴格處罰違法占用林地以及對林地進行破壞的行為,強化對已經批準使用的項目監督管理工作,對使用的林地面積、方式等進行嚴格監管。堅決抵制侵占林地,毀林開墾等一系列的違法行為,以便對林地資源實現進一步的保護[4]。
4 結語
對于林地資源的保護工作,需要先明確問題,并針對具體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便對林地資源的保護更具針對性,正確對待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明確眼前的利益與長遠的利益之間的關系,堅定不移地將林地保護管理作為關鍵性工作,有益于零陵區的生態保護工作,可有效提高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祁關平,張克棟.洮河林區林地保護利用成效及存在問題[J].中國農業信息,2015(11).
[2]羅家新.征占用林業用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防護林科技,2017(11):71-72.
[3]陳基泗.建寧縣林地資源特點、存在問題及保護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5(06):117-118.
[4]陸榮漢.林地管理中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J].南方農業, 2014(06):31-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6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