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前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能夠按照內控的有關要求建立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并能編制內部控制工作手冊,能夠按照內控的評價打分標準,完善單位內部控制。同時加強對內控的監督檢查力度,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將內控工作納入單位的績效考評體系,從外部促進單位內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但縱觀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工作情況仍存在諸多問題。下面筆者根據多年工作實踐,對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工作做做一下探析。
【關鍵詞】風險 環節 行政事業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工作存在問題
(一)管理制度與內控手冊關系不夠明晰
內部控制是通過制度、流程和表單體現出來的。因此,我們在內控建設中,包括日常管理中要有“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手冊系統化”的邏輯,單位在日常管理中都會有一套制度,考核也好、管理也好,也會有表單和流程,甚至會形成工作手冊。但如果從內控的角度出發,是否系統化,是否立足管理現狀,全面梳理各項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從管理體制、機制以及落實各級權利責任、風險分析等方面,將內部控制的要求融入各項管理體系中,形成內部控制的長效機制,使內部控制真正為經營管理服務,即融入管理制度、流程和表單中去。內部控制建設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對原有的管理體系進行優化并使之滿足內部控制規范的要求。因此,內部控制手冊與內部控制建設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ǘ﹥瓤亟ㄔO流于形式,沒有實現流程再造
內控建設就要將風險、制度、流程結合起來,將內部控制方法嵌入流程設計過程,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局面。在實踐過程中,大多數單位只關心財務內控,往往忽略業務和業務流程,在資產管理、收入支出、合同管理等六大經濟業務中,只關心付款的控制,而不注重其他環節的控制,不注意崗位的牽制、不相容崗位以及歸口管理,使流程再造不能深入到各個環節,不能貫穿于各個業務活動領域,成為財務部門閉門造車,導致內控成為形式和空話,內控組織體系成為虛設,導致有內控無執行的尷尬局面。
?。ㄈ﹥瓤厥謨詢H是制度梳理,缺乏具體工作流程和流程圖
單位的業務流程一般分為兩類,一是管控類,比如收支業務的審批,決策、審批、授權、簽字等,很多單位認為單位的審批簽字業務即是業務流程與流程圖;二是業務類活動,專項業務需要根據內控的需求,按照決策、執行和監督相對分離、相互制約的原則,采取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歸口管理等內控措施,對業務工作進行梳理,明確風險,設計關鍵節點,結合職責分工,授權管理等方面,建立相關流程和流程圖。
二、做好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措施
?。ㄒ唬┟魑鷨挝粌炔靠刂平ㄔO內容及工作步驟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建設路徑已日趨明晰,在系統學習內部控制相關文件的基礎上,總結各單位建設內部控制的經驗,具體工作步驟如下:
?。ǘ┩茝V內控建設單位的成功經驗
行政主管部門應將各單位內控建設的總體情況、具體建設過程、取得的成效、有關經驗總結等應系統總結提煉,形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典型案例,為其他行政事業單位提供可推廣、可復制的內部控制建設經驗進行參考,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案例庫,供廣大行政事業單位學習交流。同時也可以推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公開制度,不僅可以進行學習交流,也可以促進各個行政事業單位按照《內控規范》要求,建立起各個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ㄈ┓中袠I建立內部控制模板或內控手冊目錄
雖然各個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活動千差萬別,但從同行業而言,比如教育、衛生、司法等等部門會有很多相同的業務,作為行業的主管部門,上至國家及省市層面,可以以行業為單位,每個行業推廣成功的案例,供行業部門單位參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11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