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滿意就是我們的滿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煤炭企業多元化發展的今天,企業所屬社區已經逐漸分離出來成為新的工作領域。于是企業中的出現兩種工作模式:一線礦區和后勤服務。那么,當社區的社會服務職能日益突顯,與主業的發展就更加息息相關、相輔相成。尤其對于企業所屬社區來說,社區的工作關聯著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內在動力,社區工作做得好,不但可以創造優質的生活環境、提升居民群眾的素質,還可以讓職工更加安心地工作為企業發展創造價值。
【關鍵詞】煤炭企業 后勤服務
群眾工作是后勤服務的重要內容,既是關鍵性的也是決定性的。社區作為企業的后勤服務單位,應立足實情,結合實際,始終把群眾工作放在首位,始終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我們工作是否到位的標準,想群眾之難,解群眾之困,凝群眾之心,聚群眾之氣,盡職盡責地搞好各項后勤服務工作,以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我們工作是否到位的標準,樂群眾之樂,憂群眾之憂,著力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數,共創綠色文明和諧家園。
一、聽民聲,想民難,解民困
社區的后勤服務工作搞得好不好,群眾滿意不滿意,關鍵在于是否有真正的為民服務之心,關鍵在于是否了解和清楚群眾心中的所思所想所盼,關鍵在于是否能將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由愿望變為現實。所以在工作中我們必須始終把體察民情放到第一高度,調研成果對民意表達不做粉飾,政策決策將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數擺在重要位置。通經常性的調研,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同時通過會議對調研資料進行匯總,并按照輕重緩急的要求,確定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稍后需要解決的問題,并逐一進行解決,確保社區建設平穩有序推進。
二、轉作風,提效率,樹形象
有為民服務之心而無為民服務之能,一切都將是空談,而能力則體現于實際的工作作風、工作效率中。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沒有好的工作作風,就沒有高效的工作效率,就沒有好的工作質量,就沒有令群眾滿意的服務,就不可能在群眾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首先從自身做起,從每一位員工做起,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加強自身的為民服務意識,同時輔以完善的制度執行監督體系和大的文化氛圍的熏陶,將被動的監督與主動的服務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一支作風硬、態度好、效率高、形象好的后勤服務隊伍,才能保障社區的建設與發展有條不紊地推進。
三、抓焦點,啃難點,促發展
任何問題在沒有落實到具體的實際行動之前都是一紙空文,針對調研發現的一系列問題,我們要善于歸納整理,善于從中發掘群眾最為關心的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善于從普遍性性中找到問題的特殊性。在確定了焦點難點問題以后,我們就要迅速著手進行解決,對在短期內能解決的問題,我們應撲下身子迅速、及時、有效地進行解決,對短期內無法解決的問題,特別要注意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對超出社區能力范圍的問題,我們應想方設法、創造條件進行解決,只有將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完美解決,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才能取得群眾的信任,才能成為他們最為貼心的人。
四、抓安全,除隱患,促和諧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如果把堤壩比作社區,那么蟻穴就是隱患,要想堤壩牢固,就要及時發現和清除蟻穴。這就要求我們在致力于提高群眾生活居住環境,改善社區面貌,促進社區發展的同時,要把安全當做頭等大事來抓,除了通過安全宣傳教育、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大檢查、自查等多種形式外,要側重于安全制度的建設,側重于安全氛圍的營造。一個好的制度主要是約束員工的工作行為,起到一個積極的預防作用,而不僅僅是事故發生后的懲罰標準,這樣就會本末倒置,作為領導干部必須安全管理在現場、在一線,其重要職責是指導、警示、協調和解決問題,及時消除隱患,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事故的發生,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才能避免因事故而導致的家庭痛苦。安全不但是社區和諧的基礎,更是原煤生產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原煤生產的安全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則取決于社區的安全穩定,社區安全穩定、家庭和睦,居住于社區的煤業職工自然就會有一個好的工作狀態,反之就會因各種瑣事影響工作情緒和工作狀態,進而出現安全隱患,導致事故的發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五、興文化,提精神,揚文明
鄧小平曾說:“我們要學會用兩條腿走路”,其中一條是物質文明建設,另一條是精神文明建設,只有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實現齊步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和諧文明。這就要求我們在搞好社區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還好盡力搞好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而要搞好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就要不斷加大社區的文化建設步伐,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通過多種多樣、內容豐富、貼近生活的文化娛樂活動,通過文化的熏陶與引導,培育群眾共同價值觀的形成,進而上升為一種積極的、凝聚的精神,最終以精神為指引,促進實際工作生活中良好文明行為的養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12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