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企業生產計劃管理的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機械設備增多,產品訂單隨時出現變化,客戶對交貨期要求嚴格,這為企業組織生產帶來嚴峻挑戰,因此,加強企業生產計劃管理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許多企業對生產計劃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計劃制訂缺乏科學依據,影響生產的有效進行。為此,本文對企業生產計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相關改進建議。
[關鍵詞] 企業 生產計劃 計劃管理
中圖分類號:F406.2 文獻標志碼:A
生產計劃管理是對企業日常生產活動的計劃、組織和控制,是和產品制造密切有關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如何做好企業產品的生產,保障產品的順利交付是企業生產計劃管理的重要內容。做好人財物計劃并做好企業生產計劃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企業生產計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生產計劃與生產管理脫節,生產時間無法保證。目前,各企業生產計劃與實際生產管理并不同步,在企業生產管理中有三種管理方式,一是“訂單型”,生產計劃來源于生產訂單,此時,生產計劃與生產管理一致,然而,存在的問題就是組織生產所需的原料物件必須有庫存,零庫存企業要組織生產就必須進行原料物件采購,而采購過程需要時間,這就不能保證生產計劃及時落實,有時會影響工期。二是計劃型,生產依據來自于生產計劃,企業計劃制訂后相應的原料已準備妥當,并開始組織生產,這一結果生產與計劃保持了一致,但導致產品庫存增加,而不一定能夠銷售出去,由此占用了大量的企業資金,并帶來產品積壓風險。三是生產計劃與訂單同步型,企業生產計劃制訂后組織生產,在新增訂單時進行原料補充,因為部分存貨可以實現周轉,因此,不影響生產計劃和訂單交付[1]。
第二,生產計劃管理流程不規范,工序之間不協調,影響生產進度。由于產品需要在不同工序間進行,不同工序所需人力和完成時間不能很好協調,導致生產計劃得不到有效執行,生產進度難以得到保證。一是工序安排不協調,存在問題,導致流程受影響。假若企業有A、B、C、D四道工序,最終產品出廠由D序完成,如果前三步中任何一個工序出現問題沒有完成,則產品無法完成,這種因工序協調不暢導致企業生產效率不高的問題在許多企業不同程度地存在,原因就在于生產計劃管理流程不規范,各工序間不能有效配合,一個工序效率不高影響著整個生產計劃的完成。二是物料使用不靈活,影響生產計劃執行。由于存在物料管理不協調的問題,生產過程中因為某一物料短缺也會造成工序停止。假如庫存物料中E、F、G類,任何一個物料不配套都可能導致某個工序不能正常運行下去,這就會影響整個生產管理流程,在生產計劃中,部分會因對這些物料的重要程度認識不清而導致影響工序,如某些關鍵物料必須當次進行,而某些稍次要物料或者次要物件不影響整個或單個工序時,在這部分原料配件短缺時可以延后進行,不使整個生產受阻,而部分企業因流程管理不規范,沒有做好物料使用管理,在部分物料不足時不能隨機應變,過于機械遵守生產計劃。
第三,生產計劃部門與其他部門信息溝通不暢,導致企業資金成本增加。企業生產計劃應總領企業生產管理,同時,協調銷售、采購、財務、生產及與生產相關的部門,然而,在部分企業中各個部門各自為陣,信息溝通不暢,生產計劃與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沒有做好有效銜接,導致生產計劃難落實,企業人力、物力資源占用嚴重,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效率。
二、加強企業生產計劃管理的對策
第一,強化企業生產計劃管理,提升生產計劃的有效性。企業的一切活動都要以生產計劃為導向開展,強調生產計劃的嚴肅性。無論企業生產計劃采用何種方式,一經確定,就要有效執行。一是做好生產訂單的管理。根據企業發展年度計劃,企業的采購部門應在生產計劃落實后,根據企業采購庫存適時組織物料采購,并與有關方面溝通,生產計劃部門要隨時掌握各方進度,以便于能隨時組織生產所需的人力與物力。在接到訂單后在組織生產的同時要重新確認生產計劃,按照工期要求做好后勤保障,推進生產計劃完成。必須定期開展生產進度檢查,確認生產進度,確保生產過程如果出現問題時及時做好調整,加強對生產管理的控制,使企業資源得到最佳配置,提升生產計劃的管理效率。二是生產計劃管理部門要與采購部門協調好,要按照生產計劃及時進行原料采購活動,將采購進展情況與生產計劃部門溝通,確保物料按期到位,不影響生產進行。對于周期較長的產品生產,要根據工程進度設計生產計劃管理方案,以便有時間進行協調與處理。三是生產計劃管理部門要與原料管理部門溝通,掌握原料狀況,必須根據生產計劃協調物料庫存。采購部與生產部門核對物料到位率,確保物料及時到位,能夠保證生產不因物料原因受到影響。外協、外購件采購部門要隨時掌握進度,確認到廠時間,不因采購延期影響到生產計劃落實。采購物資必須滿足生產前的需要,并有足夠的時間核對采購物品的質量。四是要確保產品質量。生產計劃管理部門隨時掌握生產進度,了解產品完成情況,與訂單交付情況對接,與生產部門共同將生產計劃落到實處。要求生產部門做好成本管理,嚴格生產計劃成本控制,在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用料,管理好物料,降低產品返工率,提高產品合格率[2]。
第二,優化生產計劃管理流程,提高內部生產效率。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是企業前進的動力,企業需要不斷加強生產計劃管理觀念的創新,尋求創新思路和創新辦法,優化生產計劃管理流程,從而提升生產管理效率。一是要設計合適的生產管理流程,使各個環節協調一致。將企業的生產計劃長安排、短落實,加強現場管理和日常監督管理。協調好各部門各工序間的關系,使企業生產管理有序進行。二是加強生產計劃管理。要收集、整理和核實生產計劃管理運行模式,對各協作部門和各工序之間的配比進行綜合計算,制訂生產優化方案,全面掌握各個部門和工序的各種基礎數據和信息,加強日常監督,掌握各個部門的基礎管理情況,調查生產進度,做好配套銜接工作,根據一定時間的運行情況,完善各部門、各工序的配套指標,使之科學化,并在具體生產實踐中注意整合交接。三是提供現場指導,調查物料使用情況,要求各車間班組根據產品總體運營規則,在生產過程中采用靈活的生產工藝,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情況下,對內部工藝進行整合,提升內部配比效率,避免資源閑置或者浪費,在企業實踐中推動企業生產管理效能的提高[3]。
第三,加強信息溝通,提高生產計劃管理水平。企業生產計劃管理需要各部門充分配合才能完成,為此,企業要建立內部信息溝通機制,確保內部信息溝通順利,不至于影響生產計劃管理執行。首先,銷售部門要及時將訂單情況傳遞給生產部門,調整生產計劃,以便于生產計劃管理部門與物料管理和采購部門協調,落實物料來源,申報采購計劃,組織物料采購,從而組織對訂單的生產。其次,生產計劃管理部門要調查生產情況,安排組織生產,要與各部門、各責任單位及各車間班組了解情況,進行生產計劃的合適分配調整,使生產管理不至于因訂單增加使生產計劃調整受到影響,也不影響訂單實施完成。為此,企業生產計劃管理要明確具體、便于執行。在制訂、修改、增加生產計劃時,要與各部門做好溝通協調,使各項生產井然有序。生產計劃管理要深入車間班組了解實際生產能力,合理分配資源,使各方保持平衡,不至于因計劃調整打亂各個配套環節,甚至引發基層間的不平衡。執行生產計劃要明確具體,督促各部門分解落實到車間班組責任人,按日程、抓好日進度,促進日計劃完成。
三、結語
生產計劃管理根據企業實際對接市場需求,做好生產計劃管理與訂單管理的有效銜接。企業要做好生產計劃管理的編制落實工作,做好企業內部各部門間信息溝通、協調配合,將生產計劃管理落實到車間班級個人,長計劃、短落實,抓好日歷進度,促進日計劃完成,將生產計劃管理落實到位,促進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濱.試論制造企業生產計劃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 2018,15(11):170- 171.
[2]寧征,王飛.生產經營計劃的制定與執行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J].納稅,2018,12(26):225.
[3]許仙江.新環境下對企業生產計劃管理的認識[J].經營與管理,2018(10):45- 4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13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