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質量與企業創新:文獻綜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對審計質量與投資效率的影響及影響機制進行文獻回顧,發現高質量審計可通過影響融資成本、管理層職業顧慮、信息透明度等對投資效率和投資力度產生作用,但不同的文獻,其作用結果不一致。對文獻的梳理有利于以后對提高企業創新能力進行更深入系統的研究。
【關鍵詞】審計質量;企業創新;投資效率
一、審計質量與投資效率
大部分學者從會計信息的角度來研究會計信息質量對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比如李青原(2009)通過實證發現高質量會計信息可以改善我國上市公司投資不足和過度投資行為。審計質量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密切,王艷艷和陳漢文(2006)研究了審計質量差異對會計信息透明度的影響,結果表明擁有高質量審計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透明度顯著高于低質量審計的上市公司。審計質量能改善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約束經理人自利行為,提高企業投資效率。
然而大部分文獻對投資效率的衡量是固定資產投資、長期投資和無形資產投資三項的綜合指標。企業創新投資具有保密性、長期性、不確定性等特點,企業更容易對固定資產投資過度,而對研發項目投資不足(Holmstrom,1989)。從投入角度來看,研發會受到外部融資、內部管理層投資傾向的影響(Hall,2002);從產出角度來看,審計質量越高意味著會計信息透明度越高,提高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則有可能導致泄密,有損企業研發成果價值(Bhatta,chary,1983)。
二、審計質量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機制
企業研發的投資不足主要源于外部融資約束(Brown,2013)以及內部管理層的投資動機不足(Holmstrom,1989)。融資約束對中國本土企業研發活動存在抑制效應,企業外部融資成本越大,融資約束越強,企業研發激勵越?。抵居拢?013)。鑒于研發的無形性和高風險性,有研究表明創新型企業更傾向于采用資本成本較高的股權融資方式(Brown,2013)。由N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企業更傾向于采用股權融資方式,因為高質量審計可以提高會計信息透明度,降低資本成本(封雨,2014)。其次,風險規避型管理者傾向于回避研發投資。對于研發投資的結果會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只要研發投資失敗,管理層就不得不承擔職業后果,因此管理層不愿意對研發項目進行投資(Kaplan,2012)。通過管理層與企業簽訂的合同來界定責任或者通過股價波動來評價管理層決策都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甚至可能會加劇管理層的短視行為(毛劍鋒、李志雄,2016)。管理層投資了高風險的研發項目之后具有更高的盈余管理動機,試圖掩蓋投資之后業績下滑的情況,因此,企業聘請了高質量審計的事務所之后,管理層會因為盈余操縱難度加大而放棄研發投資項目(肖露璐,2017)。但是Holmstrom(1979)的信息理論認為任何關于代理人行為的額外信息,哪怕并不全面,都可以用于改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薪酬或福利,因此管理層處于會計信息較透明的環境中,他們會由于職業風險降低而不會回避研發項目。
研發項目決策難度較大,審計質量可以影響管理層對投資機會的識別。審計質量較高的企業可以使股價對信息的反應更快速、更準確,有助于管理層解讀股價,識別投資機會。其次,代理理論認為管理者具有投資擴張的傾向,一旦獲得了企業的控制權,便會進行盡可能多的投資,以擴大其所控制的資源或減少被替換的可能性(白俊、連立帥,2014)。審計作為公司治理的外部監督和保證機制,具有制約公司管理層機會主義行為的功能。另外,高質量的審計通過降低企業內部與外部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監督經理人的自利行為,從而提高創新投資效率。
三、結論
已有文獻通過分析審計的作用、審計對信息透明度的影響進而得出審計質量有利于提高投資效率這一結論,但無形資產投資具有特殊性,鮮有學者將這一投資剝離進行單獨分析。目前審計質量對研發投資效率、研發投資力度的作用機制研究主要集中于審計質量對融資成本、管理層投資傾向、信息透明度等的影響。創新對企業的生存能力尤為重要,考慮審計質量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將對企業研發能力產生積極作用,并能改善信息環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22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