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管理層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文獻綜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為股權激勵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股權激勵和企業創新已成為學術界的熱門話題。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梳理,發現對于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之間的關系,學術界尚未形成統一的觀點,但多數學者認為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具有正相關性。本文進一步豐富了委托代理理論和激勵理論,為上市公司制定和實施股權激勵方案提供借鑒。
  關鍵詞:股權激勵;企業創新;文獻綜述
  一、引言
  為了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黨的十九大將科技創新擺在國家戰略發展的全局位置,可見創新在新時代中國發展進入新階段之際的重要性。熊彼特1912年在《經濟發展理論》中首次提出創新的概念,創新已成為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是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對管理層實施股權激勵,將會大大激勵各類人才的積極性。然而,企業研發投入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是一個長期的投入,往往短時間內沒有明顯的作用,使得企業的管理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而影響當期的研發投資決策與行為,產生委托代理問題。那么,如何保證高管采取符合企業長期利益的創新戰略,提高研發投入水平,成為企業創新需要探討的問題。
  股權激勵制度能有效降低管理層和股東的利益不一致,常常會采取一些激勵手段來達到鼓勵管理層進行研發創新。美國于20世紀50年代開始實施股權激勵機制,此后逐漸在世界各國所流行。相較于國外,我國股權激勵機制的發展比較晚。1993年深圳萬科實施股權激勵是我國對股權激勵的首次嘗試。截至2017年底,我國共有1170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股權激勵計劃,占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也在逐年提升。由此可見,近年來股權激勵在我國發展迅速,方興未艾。
  二、管理層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關系文獻綜述
 ?。ㄒ唬?管理者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正相關
  Jensen和 Meckling(1976)認為相比于短期薪酬,股權激勵計劃是將股東與管理層雙方利益連結起來的有效途徑,管理層更重視企業長期利益,使股權激勵具有長期的激勵效應。此后,學者們對股權激勵是否能影響企業創新展開深入的研究。Zahra等(2000)選取美國中等規模239個企業為樣本,研究發現公司管理層的持股比例越高,企業技術創新投入越多,即持股比例與創新投入呈正相關關系。Wu和Tu(2007)從代理理論的角度檢驗了管理層股權激勵與上市公司研發支出的關系,研究結果發現當公司業績較好或盈利較高時,股票期權對研發支出有正向促進作用。Marianna et al.(2006)、Dong和Gou(2010)和Lin(2011)同樣驗證了高管股權激勵與創新行為之間顯著正相關性。
  相比于國外,我國對于企業高管股權激勵的探索起步較晚,對于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的影響也存在巨大的分歧。翟勝寶等(2016)研究發現實施股權激勵能夠促進企業的創新能力,這說明在資本市場中,股權激勵計劃對于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有一定的正向積極作用。進一步將股權激勵類型分成嚴格的激勵型和嚴格的福利型,研究發現激勵型的政策更有助于提升公司創新能力,而嚴格的福利型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則不顯著。鞏娜(2013)以民營企業控股股東以及行業為調節變量,運用雙重差分模型,結果表明激勵計劃的實施效果在民營企業更為顯著,更能提高企業的研發投入。黃園、陳昆玉(2012)實證發現對高管實行股權激勵與企業專利授權量顯著正相關,表明股權激勵能夠促進企業的創新水平。陳華東(2016)同樣發現股權激勵與創新呈正關系,將管理者任期納入分析框架,管理者任期在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之間起到正向調節作用。
  (二) 管理者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負相關或非線性相關
  Bizjak等(1993)發現經營者的持股數量越少,研發支出也就相應的越少,存在負相關關系。Morck(1988)在利益趨同和溝壕效應兩種假設的基礎之上,發現股權激勵機制對公司價值具有區間效應。Fama(1983)指出股權激勵與企業績效沒有關系甚至負相關,會增加委托代理成本,使管理層為了自身利益的考慮而影響企業的經營績效。
  杜劍等(2012)實證結果表明股權激勵的實施非但沒有促進研發投入的增加,反而對研發投入水平產生了負向的影響。沈麗萍(2016)發現研發投入與股權激勵兩者之間呈負相關。當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時,企業會選擇降低股權激勵的比例。徐寧和徐向藝(2012)則認為管理層擁有控制權,而控制權激勵能影響企業創新,研究發現控制權激勵與創新水平之間呈倒U型關系。吳文華、姚麗華(2014)認為對核心技術員工進行股權激勵并不能促進企業創新績效,兩者不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與股票期權相比,限制性股票的股權激勵效果更好。
  三、文獻述評
  通過對相關領域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動態進行歸納梳理,發現目前學術界對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相關的研究較為豐富,但兩者之間的關系并未得出一個統一的定論,因而這一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激勵機制的作用效果往往會受到企業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的影響,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學者們也開始關注外部影響因素對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兩者關系的影響,如將產品市場競爭、環境不確定性等外部因素作為變量來研究激勵機制的作用效果,也可以從某一具體行業入手來探討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的關系。
  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健全,股權激勵機制已經成為上市公司激勵管理層的工具,已有研究將對上市公司制定股權激勵計劃提供借鑒,本文豐富和完善了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間的關系研究,為上市公司制定和實施股權激勵方案提供理論依據和經驗證據,這將有助于深入研究股權激勵對企業創新的影響,豐富委托代理理論和激勵理論研究的內容。
  參考文獻:
  [1] 陳華東.管理者任期、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6(8):112-126.
  [2] 翟勝寶.高管股權激勵與企業創新[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16(1):85-93.
  作者簡介:
  李明霞(1994-),女,河南省安陽市,北京物資學院碩士,研究方向為會計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11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