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方案設計及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文章以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家化”)為分析對象,對其2012年和2015年股權激勵方案的具體內容和財務績效進行了分析,發現上海家化在股權激勵方面存在激勵比例分配偏低、行權指標固化、業績指標不合理等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 上海家化;股權激勵;考核指標
【中圖分類號】 F27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7-0097-03
一、上海家化概況
上海家化是我國日化行業歷史悠久的民族企業之一,前身是于1898年成立的香港廣生行。2001年,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315)。上海家化是以個人護理、家具護理、美容護膚為主要業務,經營方針為“研發先行、品牌驅動、渠道創新、供應保障”。公司從事護膚類、洗護類、家居護理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高夫、美加凈、啟初、六神、家安、玉澤、雙妹、佰草集等為主要經營品牌,公司以差異化的品牌定位覆蓋不同年齡和消費層次的消費需求,采用實體店與網站商城相結合的銷售模式,以及持續不斷地研發新產品,成為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公司。
上海家化2008年公布了首次股權激勵方案,并于2012年成功實施第二期,自2012—2015年期間,上海家化公司整體呈上升趨勢,企業發展良好。
二、上海家化發展現狀
上海家化2008年公布了首次股權激勵方案,并于2012年成功實施第二期,自2012—2015年期間,上海家化公司整體呈上升趨勢,企業發展良好。上海家化2012年至2015年,每年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都有所增長,2012年上海家化營業收入為45.04億元,利潤總額為7.2億元。2012年至2015年,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均有所上漲,2015年的營業收入為58.46億元,利潤總額為26億元,較2012年相比,營業利潤增長率為23%,利潤總額增長率為75%。而2016年利潤總額僅為2.9億元,增長率為-88.8%。
2016年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和日本花王簽訂的代理業務進入合同解約階段。二是第四季度為彌補花王代理權終止問題,在宣傳、促銷和參加雙十一天貓晚會等方面,銷售費用遞增。公司2016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33億元,比2015年減少1.95億元,下降15.88%;其中:2016年第四季度花王代理業務的收入為1.17億元,比2015年減少2.73 億元,下降69.95%,2016年第四季度花王代理業務凈利潤為308萬元,比2015年減少0.17億元,下降85.19%;導致公司2016年第四季度的凈利潤下降。
三、上海家化股權激勵方案分析及效果分析
(一)股權激勵方案歷程
上海家化曾先后于2006年9月、2007年3月推出股權激勵方案,但都被叫停。2008年上海家化終于成功推出第一套股權激勵,授予的股票數量不超過560萬股,涉及175名員工。2012年6月上海家化又推出第二套股權激勵方案,限制性股票激勵的激勵涵蓋面積比第一套更廣,激勵程度也加強了許多。上海家化于2015年6月再次發布股權激勵方案,包括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方案和員工持股方案兩部分。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方案的激勵對象涵蓋333名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核心人才等人員,而員工持股方案則覆蓋其他經董事會確定的、與上海家化簽訂勞動合同的正式全職員工。
?。ǘ┥虾<一?012年和2015年股權激勵方案分析
1.上海家化2012年6月股權激勵方案。該方案涉及395人,授予的股票數量為2 535萬股,授予價格為16.41元/股,授予價格為均價的50%,禁售期為1年,解鎖期分3年,詳見表1。
以上海家化2011年度凈利潤4.28萬元為基數,2012年度公司母公司的凈利潤為6.1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5.52億元,增長59.64%,增長率超過25%;2012年度公司ROE為27.77%,超過18%,予以解鎖。2013年度公司凈利潤為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7.82億元,與2011年相比上升137%,增長率超過56%;2013年度公司ROE為24.89%,超過18%,予以解鎖。2014年度公司凈利潤為8.9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8.74億元,與2011年相比上升165%,增長率超過95%;2014年度公司ROE為26.53%,超過18%,予以解鎖。此次激勵毫無疑問是成功的,業績指標設計合理,均達到解鎖條件,且企業發展良好,得益于此次激勵方案的范圍廣,股票數量多,特別是對于中高層管理及技術人員的激勵效果明顯。
2.上海家化2015年6月發布股權激勵方案。該方案涉及股票期權58人,50.50萬股,行權價格為41.43元/股;限制性股票333人,179.82萬股,授予價格為19元/股。詳見表2。
3.激勵對象名單及授予情況。(1)本次股票期權共計58人。(2)本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共計333人,分配情況具體見表3、表4。
?。ㄈ┥虾<一蓹嗉罘桨感Ч膶Ρ?
2012年股權激勵上述指標整體呈上升趨勢,原因為涉及人數較多,并且股權數量也多,這樣每人得到的利益就多,員工整體的凝聚力上升,積極性加大,企業業績自然會朝好的方向發展。2015年是股權激勵施行的第一年,凈利潤增長率為143.51%,凈資產收益率更是突破新高,達46.50%,基于2013年營業收入,2015年的營業收入增長率為30.8%,2016年的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9.06%,2017的營業收入增長率為45.17%,均未達到解鎖條件規定的營業收入增長率2015年≥37%,2016年≥64%,2017年≥102%。 2015年與2012年的股權激勵方案對比結論如下:
1.激勵比例分配偏低。2015年的股權激勵方案涉及人數過多,而且授予股權數量過少,總而言之就是激勵不足。上海家化2012年的股票激勵方案向激勵對象授予2 315萬股,占總股本的6.01%,2015年的股票激勵方案向激勵對象授予260.62萬股,占股本的0.39%,綜合看來,兩次激勵方案占比均沒有達到相關法律規定的10%,激勵分配比例較低,對內部員工可能存在激勵不足問題,特別是2015年。
2.行權指標固化,沒有考慮到公司的內外部環境。僅從單一的財務指標來考核公司整體業績情況未免有些不合理,設計股權激勵方案時沒有考慮到2016年第四季度存在花王代理權終止問題。從已經公布股權激勵方案來看,公司以凈資產收益率和營業收入增長率作為可行權的前提條件,這些行權條件,方便執行,但是沒有將行權條件與公司內外環境結合起來,有可能導致行權條件要求過高,使股權激勵無法行權,失去應有的激勵效果。建議通過設定綜合指數,將內外部環境因素進行融合,盡量避免行權條件太過固定化,使激勵方案發揮更好的激勵約束作用。
3.業績指標不合理。業績指標值設置過高,致使員工壓力過大,容易產生消極心理,使激勵效果大大折扣。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是為了推動公司的長遠發展,提高公司業績,在推動股權激勵實施的過程中,設置合理的業績指標標準則至關重要。2015年股權激勵方案相對于2012年方案來說,涉及人數過多,致使股權激勵效果因當事人持股數量減少而減弱,也就是說在股權激勵數量一定的情況下,股權激勵授予的對象越多,其激勵效果越差。另外2012年的股權激勵方案只是對凈利潤增長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做要求,并且凈利潤收益率在無重大事件情況下均可以達到要求,而2015年股權激勵方案對業績考核方面所設的要求過高,是以營業收入增長率作為考核標準,單從指標方面看是降低了難度,但在增幅上卻大大增加難度,并且沒有考慮到花王代理權的終止這一重大影響因素。
四、建議
(一)提高激勵比例
從上海家化2012年發布的股權激勵方案來看,此次涉及人數為395人,股票總數為2 535萬股,占公司股權總數的6.01%,其中董事、高管的限制性股票數量為220萬股,占比8.68%,其他激勵對象的限制性股票數量為2 315萬股,占比91.32%,單從所占比例與2015年激勵方案相比,2015年向激勵對象授予的股票總數為260.62萬股,僅占公司股票總數的0.38%,激勵嚴重不足。應適當提高激勵比例,使得股權激勵方案有真實意義,而并非一個空噱頭。
?。ǘ┙Y合內外部環境,降低指標設定值
2012—2015年上海家化每年代理花王業務的營業收入占該公司全部營業收入的比重為8%—25%,呈逐年提高趨勢。上海家化在2016年的年度報告中披露的凈利潤大幅下降,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因為花王的代理權到期。在制定激勵方案時應充分考慮到這一狀況,使企業在股權激勵方案中所列示的業績考核標準波動不要過大,從而有利于實現激勵的目的。2016年利潤下滑的原因還有一點是公司決定參加雙十一天貓盛宴,宣傳費用大大增加,縱使這種方法可以為公司帶來后續的利潤,但也應考慮到當年的業績,雙重損失下,利潤會下滑嚴重,失去激勵的正面效應。
公司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管理層和中級技術骨干把目標放在企業未來發展上。由前述分析可知,上海家化股權激勵方案中的指標設計不合理,單一的指標很容易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以及市場變動,也容易被高管操縱,并且指標設置過高,會起到相反作用,員工不看好企業的未來發展,壓力過大,反而失去積極性,由2015年的財務數據得知,基于2013年的營業收入增長率為30.8%,而指標設定2015年的增長率為37%,發布當年就未達到指標,員工很容易喪失信心。建議企業在制定激勵方案時,一定要充分考慮企業內外部環境,根據企業的財務狀況制定合理的財務指標,既不能輕松就可實現,也不能無論如何努力也達不到,從而實現真正的激勵。
?。ㄈ┚C合考核業績
根據上海家化股權激勵方案,需分三期解鎖,公司業績考核指標2015年是以2013年為基準,采用營業收入增長率和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標準,上海家化2015年的營業收入并未達到考核標準。一般來講,衡量一個企業的業績,應綜合考慮市場占有度、技術創新成果、客戶滿意度等一系列非財務指標,但上海家化在此次激勵方案中并未考慮這些,也沒有充分論證指標的合理性,僅僅是設置了營業收入和凈資產收益率作為業績考核標準,這些單一的財務標準雖然能較為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獲利能力,但也容易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特別是稅收方面,僅用這兩個指標有些不全面,建議企業全面考慮業績狀況,采用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綜合制定激勵方案。Z
【主要參考文獻】
[ 1 ] 夏蕓.管理者權利、股權激勵與研發投資——基于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4,(04).
[ 2 ] 何瑛,舒文瓊.“天子”與“庶民”的狂歡——中興通訊股權激勵案例評析[J].財務與會計,2015,(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2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