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之我想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今年來我國的保險立法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對我國保險體系的健康運轉起到了不小的推進作用,但是相對來說,我國的保險立法還應當進一步的完善,特別是與相關的其它法律之間的銜接與協調方面,應當予以重視。
【關鍵詞】保險業 保險監管
經過多年的保險業建設,可以說我國初步的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保險監管體系,但是較之于國外的發達國家,我國的保險體系還存在著很多缺陷,主要體現在:第一,保險監管的內部關系還不夠清楚。我國的保險監管體系基本上是實行分業監管,雖然成立了保險監會,但是他與保險機構的職能關系不夠明確,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監管體系。第二,保險業監管工具單一。這是我國保險監管手段不健全所導致的。目前我國主要的保險監管是外部監管,雖然也有自我內部監管,但由于缺乏自我管理于約束的機制,內部監管只是形式。第三,保險監管的法律體系不健全。今年來我國的保險立法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對我國保險體系的健康運轉起到了不小的推進作用,但是相對來說,我國的保險立法還應當進一步的完善,特別是與相關的其它法律之間的銜接與協調方面,應當予以重視。
從基本面情況看,勞動市場持續改善、物價水平溫和上升、國際貿易量價齊升,但直接投資,尤其是保險金融行業仍然低迷、泡沫實際上并非只有破裂一條路可以選,目前大家的恐慌主要還是來源于對未來自身狀況的不確定,或者說不自信。
第1章
1.1保險市場規模發展狀況
一直以來,對于保險公司代理人的那套類似成功學的理念以及把每個他周邊的人都當作潛在的客戶的這種做法,會讓我很排斥,久而久之,我對保險這個行業是持偏見態度。直到后來我開始對這個行業做一些調研之后,才發覺自己那時的看法是狹隘的。
我認為,保險行業的后十年將會是過去房地產的黃金十年。
下面我想從險企盈利能力,互聯網金融,養老金并軌,償二代制度推行這幾個方面來闡述我的觀點:
保險企業盈利能力。大家有沒想過,保險公司拿著投保人的保費,是怎么分配資金,從而賺錢的。保險公司在從投保人手里收取到保費,保費會被分成兩部分:(1)保險責任準備金,我們可以把它看做是銀行存款準備金,保險責任準備金用于賠付支出;(2)剩下的全部拿來投資于銀行存款,證券,不動產一般銀行的存款只能拿來放貸,理財產品用來做貨幣基金,很多是不能投入證券的,而這點上保險是不受限制的。大型保險公司保費就多達上萬億,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就是是美國一家世界著名的保險和多元化投資集團,保險公司從保費中收到源源不斷的資金,巴菲特再拿這些錢進行投資。除了保費錢多,另一個好處是它不同于現在的開放式基金會出現投資者贖回風險。
1.2保險市場主體發展狀況
養老金并軌:1月1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據統計,我國在職公務員數量約700多萬,各類事業單位126萬個約3000萬人,公務員、企業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意味著這3700萬人將轉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中在并軌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享受的退休金,要遠遠高于普通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并軌改革不僅牽涉到3700萬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更因為寄托普通民眾關于社會公平的期待而廣受關注。
第2章
2.1保險供給主體存在的問題
一個小型企業,產品單一,有”巨大“的利潤,依靠的要么是完爆競爭對手的技術(參考一下德國那些只做個小東西甚至是零件的小企業),要么完爆市場的關系(參考園林局親戚們承包的綠化工程),要么做的是灰色甚至是黑色的行業。
任何一個有巨大利潤空間的的行業都會有千軍萬馬想進入,這是常識。所以要么你描述的這家企業不存在,要么你回避它是依靠某官老爺或之類的特殊關系,千軍萬馬也進不來的事實。
第3章
3.1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強化執行落實一、規章制度的制定主體
在界定保險風險的定義前,需要厘清市場風險與財政危機的區別。因此,財政風險不同于財政危機,是介于財政健康運行和財政危機之間的。危機是確定性的事件,而財政風險是不確定性的事件,只是一種可能性。財政風險可以無時不在,是導致財政危機的誘因,但財政危機只是在財政風險爆發后才出現的,財政危機往往意味著時任政府的下臺。
因此,可以這樣定義財政風險的內涵。所謂“財政風險”,是指政府擁有的公共資源不足以履行其應承擔的支出責任和義務,以至于經濟、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受到損害的一種可能性。
同時對規章制度制定主體中存在著“單位職工共決制”和“共議單決說”,前者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章制度由單位和職工共同參與制定,后者依據是《公司法》第十八條第三款,這兩點的矛盾目前存在爭議,有待于立法的明確。但一些地方性規定中對此作出了明確,建議企業制定規章制度時須參考本地地方性規定。
3.2規章制度的生效
規章制度要用于實務管理,還必須履行一定的生效程序,即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公示程序是指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必須告知職工,滿足員工對規章制度的知情權。但法律并未規定公示的方式,實務中單位可以采用告知確認書、規章制度培訓、員工手冊簽收等方式履行告知義務,但一定要注意保留告知相關證據,防止因告知舉證不能造成不必要損失。
?。?)受迫性的財政和信貸緊縮。政府需要考慮其赤字率和債務可持續性,無法對保險業直接救助。這一悲觀預期導致市場內的風險溢價上升。
?。?)(摘自瑞銀的報告)私營部門高杠桿率以及對日漸萎縮的房地產市場過高的風險敞口都使市場更為擔心西班牙保險業的資產質量——西班牙銀行貸款為GDP的約1.7倍,銀行對建筑業的風險敞口為GDP的35%。融資市場面臨的更大挑戰也使西班牙更加依賴于從歐洲央行融入的3160億歐元(占融資資產的11%)。不過流動性并不能取代私人資本。西班牙需要進行銀行資本重組,而西班牙和國際媒體正在討論政府實施“壞賬銀行”來支持金融系統重組的可能性(這個中國以前也搞過)。
?。?)失業率過高,實體經濟萎靡不振,預期差。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27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