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長三角一體化走出新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首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近日在蕪湖舉行,長三角地區滬蘇浙皖黨政主要領導齊聚論壇,共商合作大計,共謀高質量發展。
  這次高規格論壇的舉行,是長三角多層次、各領域互動合作的一個縮影。此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強調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而以此為號角,長三角一體化進入全面提速新的階段。
  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體現出高超的全局視野以及對發展規律的深刻領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準確定位,絕不僅止于三省一市范圍內的發展,而是要通過其率先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集群,進而更充分地發揮其區域帶動和示范作用。
  歷史賦予了長三角探路的重任。這種選擇的必然性,從中國發展整體層面來看,主要在于現代經濟發展的本質要求是開放、分工與合作,而中國是一個大國,理當相比一般國家,更為充分地利用自身規模經濟和配套性強的比較優勢,加快形成統一、協作、競爭、有序的國內大市場。
  但是受制于種種發展中的矛盾,中國尚未能充分發揮自身最重要的比較優勢,各地區之間無序開發與惡性競爭的現象客觀存在,市場分割與產業同構等問題,在某些地方、某些時候甚至表現得相當突出。因此,中國亟須建立更加科學、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使地理位置、要素稟賦和產業結構不同的行政區,承擔不同但又協調的定位功能,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單個行政區無法達到的規模經濟和集聚效應。
  再從長三角區域發展層面來看,長三角是我國發展程度最高的地區,這種狀況的一體兩面是:一方面,它很可能會先于全國其他地區,遭遇到舊有發展模式與體制機制的不適用問題,因此,也就更具有突破桎梏轉型發展的迫切性;另一方面,長三角地區的率先發展,不僅僅來自較優的資源稟賦或外源性的政策傾斜,在長期的良性循環過程中,這一地區的市場活力、開放程度、創新能力等軟要素,同樣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得到了更充分的培育,因此,也就更有利于其破舊立新,走出高質量協同發展的新路。
  歷史選擇了長三角,而長三角一體化全面提速,勢將在更好發展本地區的基礎上,一則通過區域與區域間遞次起飛的“雁陣模式”,推動全國范圍內更充分的要素自由流動與產業配套,實現最優產出水平;二則更重要的是,通過其大膽試、大膽闖形成的創新經驗與成果外擴,將在更高層次、更廣泛領域加速形成“創新—復制—競爭—再次創新”的動態正反饋機制,使包括長三角在內的中國各區域最終聯結成以創新為紐帶的協同發展集群,共同投入到對全球資源的集聚利用以及國際合作與競爭中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280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