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理論在高教管理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高校一直擔負著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的重任,在整個教育體系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對于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核心環節,也是需要更多教育者重點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針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落實,心理學理論起著不容小覷的指導作用,而教育工作者們需要做的就是將其切實應用到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關鍵詞]心理學理論 高校管理 教育教學
現如今,全世界的科學技術的發展都是突飛猛進,國力競爭也是日益激烈。高校培養出的人才的質量與數量對于我國國力的強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對我國培養和造就一代新型大學生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針對高等教育的建設,教育者必須不斷探索,通過心理學理論來拓展教學過程中的新思路與新方法并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高校的管理是一個非常系統的工程,其包含了很多子系統。
文章就心理學中的幾個重要理論在高校管理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一、心理學理論與于高校管理的關系
從心理學領域來看高校的教育與管理不難發現,對于高校的管理與教育其本質上實際就是熟練運用激勵系統,并使其作用發揮到最大。心理學理論是一門十分系統的學問,將其運用到高校的管理與教育中不僅可以改善教師與學生雙方的心理,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前高校教育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學生群體的心理也大部分處于亞健康狀態,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對于學生的心理可以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認識正確的態度與價值觀,不僅如此還可以使教學管理變得更加有適用性、創造性和專業性??偠灾睦韺W理論對于高校的教育和管理起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個性特征理論”在高校管理中的應用
總的來說,在心理學中其個性特征理論指的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的相對穩定且帶有一定傾向性的,能夠明顯區別于其他人的個體心理特征的總和,其主要包括個性心理特征與個體傾向特征兩部分內容。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一直倡導的“因材施教”即是有效應用了該理論。個性特征理論可以很大程度并且有針對性的提高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有效提高整個教育過程的效率以及效果。國家也反復在強調: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務必把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首要目標,做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實事求是。因此,由個性特征理論的相關內容來看,需要做到從實際出發,切實的落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避免教學的一般化。只有做到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覺悟、性格等方面的差異而針對性的實施不同方式的教育,才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需要理論”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
實際中在日常生活中,人的需要是多方位多層次的,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把人的需要分成多種多樣不同的需要。比如運用二分法就可以將人的需要分為社會需要與生理需要兩種,而如果以重要性程度來區劃分,就可以將其分為生理需要、歸屬于愛的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這幾種。但是無論如何劃分,不變的是人的需要始終都是從最低級開始逐漸向發展成高層次的,如果將需要理論運用到高校教育的教學工作中去,則揭示了一下幾點:
?。ㄒ唬┲匾晫W生的需要
在落實高校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實中,需根據不同學生所表現的不同需要來開展,在滿足學生所需的不同需要之后,學生學習的積極與熱情才能夠有明顯的提高。舉例來說,對于特困學生就可以通過獎學金、助學金等方式來滿足這部分學生最基本的物質需要。只有針對性的滿足了學生的合理需要后,才能夠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
?。ǘ┏浞忠庾R到學生不同的需要
由于學生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在落實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需要充分意識到這一問題,在切實滿足學生的基本物質需要外,還需針對性的滿足不同學生的精神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解決了學生的基本物質需要外,還需要通過精神方面的激勵來激發學生更加熱情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比如可以在優秀的學生中發展一些作為黨員并表彰先進,同時還可以舉辦優評優先的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有能夠施展自身才華的平臺。這些辦法都可以滿足學生們的成就感,對整個教育教學工作都有著非常高校的促進作用。
四、“氣質理論”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
氣質理論中所提到的“氣質”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脾氣”、“性情”,這些是一個人所特有的較為典型且穩定的心理特征。不同性格的人有著不同的氣質,但氣質并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有所不同而已。教育教學過程中需了解不同學生所具備的不同氣質,并根據其不同的氣質分別針對性的展開教育,這樣才可以做到揚長避短。比如針對性格熱情坦率、脾氣急躁容易沖動的學生來說,可以通過耐心的對其進行啟發誘導的方式進行教育教學,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
五、加強心理學理論對高校的管理和教育
現如今,對于高校的管理工作與教學工作之間存在著非常普遍的脫節與錯位的現象。這種現在對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有著非常嚴重的影響,不僅如此還大大降低了高校對于相關工作進行管理的效率。通過對心理學理論的掌握與運用,可以有效掌握學生們的心理,從而平衡教學與管理之間的關系,實現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在高校的日常管理過程中,行政后勤人員可以定期對學生的生活狀態進行了解,在必要時予以適當的改善,指導員可以定期與學生進行交流談話,了解不同時期學生思想所處的狀態,如發現存在某些心理障礙則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心理疏導。
結語:
心理學理論對于整個高校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需要教育教學工作者充分結合心理學中的不同理論對教學工作進行展開。在實際的工作落實過程中,如果想取得更高的效果實現其價值的最大化,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對于心理學理論進行深入的了解與研究,并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只有做到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將教育方法進行總結、更新與交流,才可以真正的提高心理學理論應用在實際教學中的有效性,在大學生進行整治思想教育中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1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