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經濟收入統計分析及預測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過對醫院經濟收入構成及改變情況的把握,可以實現醫院現有資源的科學分配,引導醫院綜合水平的提升,實現醫院經濟效益的增加。在對醫院經濟收入進行統計分析的過程中,需要采用綜合指數分析及回歸直線算法等方式,對醫院經濟收入加以預測,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對應的優化對策,在提升醫院經濟水平的同時,引導醫院事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醫院;經濟收入;統計分析;統計預測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0-0129-01
引言
從醫院自身角度來說,給其經濟效益帶來影響的因素有兩點,即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中包含了市場發展、經濟發展及人口情況等,而內部因素則涉及了醫院規模、醫院投放、醫院服務水平等。醫院經濟效益作為醫院規模、醫院服務及醫療情況主要展現形式,隨著醫療行業之間競爭的不斷加劇,病患對醫療服務需求逐漸提升,加強醫院經濟收入管理和統計,將可以直接引導醫院事業健康發展。通過對醫院經濟收入的統計和分析,能夠有效地找出醫院運營環節中存在的不足,并減少醫療成本投放,極大限度地促進醫院資源應用效率的提升,為醫院創造理想的經濟效益。
一、加強醫院經濟收入統計的意義
從經濟收入理念角度來說,在經濟學中占據主要位置。所謂的經濟收入,主要指在確保期末和起初經濟效益相同狀況下,實現消費最大化,其中涉及了已經獲取的經濟效益及沒有獲取的金幣效益。經濟收入中包含了運營成本,也涉及了要彌補其資本成本。醫院經濟收入主要是展現醫院實際運營過程獲取經濟效益及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其不但展現出了醫療工作人員、行政管理人員級后勤管理人員一同勞作的經濟成果,同時也反映出醫院在當前醫療市場中的地位。通過對醫院經濟收入情況的統一和分析,明確當前醫院運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優勢和不足,并結合醫院的實際運營情況,制定一系列優化對策,促進醫院管理水平提高,實現醫院效益最優化,引導醫院健康發展。
二、醫院經濟收入統計分析
以某醫院為例,在對該醫院經濟收入進行探究的過程中,通過應用綜合分析方法分析醫院實際獲取的經濟效益,在對醫院經濟收入有所了解的同時,也會對醫院運營業務有所了解,明確兩者之間關系,掌握醫院醫療服務范疇,給醫院創造更好的效益。應用直線回歸分析法,能夠便于對醫院經濟收入的統計和預測。
1.綜合指數分析。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對門診及住院數量情況進行探究,其直接影響醫院經濟收入獲取,通過將病患人數把控在一定范疇內,引導醫院運營目標的快速實現,在提升醫院整體效益的基礎上,實現醫院經濟收入的穩定增長。
由此可見,隨著病患數量的增多,醫院經濟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醫院出院病患人均費用的提高帶動了醫院經濟收入的提高,這兩種因素使得醫院經濟收入大幅度增加。
2.直線回歸法。在對醫院住院收入及門診收入統計預測的過程中,把住院數量看作成自變量x,住院收入看作成因變量y,門診數量是自變量x,門診收入是因變量y,采用回歸方程的方式。對醫院2017年經濟收入情況進行核算,設定回歸方程為y=a+bx。通過核算得知相關系數r=0.991,應用最小平均方式核算出計算系數a和b數值,其中a=-825.2,b=2 348.8。
通過調查得知,醫院要想實現經濟效益的提高,可以采用多種方式來實現。第一,醫院可以通過重新裝飾門診環境,優化門診就診條件,極大限度地滿足病患實際需求,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第二,醫院可以全面執行門診掛號及收費雙向合一,適當地添加服務窗口,保證門診就診流程規劃的規范性,便于病患就醫,提高病患就診數量,從而為醫院創造理想的效益。第三,醫院通過建設信息化系統,對醫院現有的網絡系統及硬件設施進行轉型升級,實現醫院醫療服務的智能化。第四,適當增添門診診室數量以及出診專家數量,構建完善的病患出院回訪體系,做好與病患之間的交流工作,擴充病源渠道,增加服務范疇。第五,做好醫院(下轉133頁)(上接129頁)內外宣傳工作,擴充影響力,全面實施中醫膏方門診,提高醫院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病患前來就醫。在諸多對策的配合下,引導醫院門診就診頻率和數量的提高。當門診數量提高時,醫院門診收入也會隨之增加,從而讓醫院的整體經濟效益提高。
3.人次和住院日分析。首先,住院人次的提高也是提升醫院住院業務收益的根本因素,并且還能促進出院人員人均費用的提高。在大部分醫院中,出院人員人均費用的提高主要來源于醫療藥品費用,使得住院業務收益在住院整體收益中占比比較大。要想全面提升住院收益,需要從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角度入手,提高疑難雜癥處理水平,秉持合理用藥的標準,減少人均治療費用,緩解病患住院經濟壓力。其次,出院病患平均住院日作為展現醫院醫療服務的主要指標之一,同時也是醫院醫療服務綜合能力的展現形式。通過減少平均住院日,能夠有效地提高醫院自身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應該結合病患實際病情,把提升質量當作前提依據,從可行渠道方向降低平均住院日。
要想促進醫院經濟水平的提高,就要從醫療服務方面入手,始終秉持“把病患當作主體,把質量當作核心”的醫療標準,在全面提升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同時,根據病患自身要求和服務標準,通過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減少人次費用,提升醫療效率,真正實現治療時間短、治療費用低。著眼于病患自身利益,切實降低病患經濟壓力,吸引更多的病患前來就醫,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實現醫院事業的健康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對醫院經濟效益的統計分析,明確了與醫院經濟收入有著直接關聯的因素在于門診人數及病患人均費用。門診因為醫院投放資源數量比較少,病患流量相對偏高,收入較為理想,但是工作量依舊是決定醫院經濟收入的核心要素。醫院床位和衛生技術人員較為固定的情況下,病床應用頻率的升高,預示著住院人員數量偏多,人均門診量越多,門診量也會偏高,效益越理想。而門診量及住院人員數量,往往與醫院醫療質量有著直接關聯。所以,各醫院吸引病患數量主要與醫院規模相關之外,更為重要的在于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由此可見,通過全面提升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加大科研投放,能夠有效促進醫院經濟收入的增長。
參考文獻:
[1] 單曉燕.某醫院業務收入增長因素分析[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7,(2):108-110.
[2] 秦舒能.運用綜合指數法統計分析和評價醫院綜合效益[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1):53-5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26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