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即將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背景下,文章深入分析了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針對資產管理不到位、賬實不符、效率低下等問題,提出中小學要增強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提高資產管理員專業素養,實行條碼化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化工具,并制定合理的評價機制等的對策建議,使中小學固定資產資產管理規范化、制度化,以期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益,保障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關鍵詞]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對策
  十九大報告提出,優先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國家不斷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特別是“校舍安全工程”以及“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投影儀、電子白板、一體機、平板電腦等教具進入了中小學校園,塑膠跑道、足球場、籃球場逐漸普及。因此,固定資產種類和數量增多,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日益突顯,亟待解決。
  1 中小學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
  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摸清資產存量,是履行公共財政職能,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和國有資產監管職能的客觀要求,也是降低行政事業單位運行成本,推進厲行節約的具體體現。中小學全面強化和改進國有資產管理,對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防止國有資產閑置、流失和浪費,做到物盡其用,提高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益,具有深遠意義。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可使主管部門及單位隨時快速的了解本校的全部資產狀況,準確掌握閑置資產及使用效率低下的資產狀況,針對性的進行處置,避免重復購置,減少浪費。有助于快速而準確的核實資產底數和折舊情況,為上級單位進行資產配置等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從而使得中小學構建產權明晰、配置合理、處理規范、管理有序、能讓資產充分發揮效能的國有資產管理模式,更好的保障中小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2 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學校領導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視不夠
  學校的固定資產不需要進行成本核算,資產管理的成效尚未納入學??己朔秶瑢е掠行┬nI導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只注重學校的教學質量、改善老師的教學方法及提高教學成績等方面,而忽視了對學校各項資產的管理,普遍存在重錢輕物的思想。
  2.2 資產管理人員流動頻繁專業性較差
  受學校規模及編制影響,絕大多數中小學不能配備專業專職資產管理員,資產管理工作大都由教師轉崗或兼職而為,隨著人員進一步向教學一線集中,這些非專業的資產管理人員,又同時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資產核查中去,導致部分資產不明原因的流失。另外,學校資產管理員還存在任職期短、流動頻繁的問題。這既增加了資產管理人員的學習周期,又使得資產管理工作缺乏連貫性,更容易導致賬實不符。
  2.3 固定資產賬實不符管理混亂
  資產清查每年對學校實物資產逐一進行盤點,登記造冊,再與固定資產系統內的資產數據進行核對,對盤虧及失去使用價值的資產進行報廢。但資產報廢程序繁瑣,資產管理員身兼數職,期末教學任務更重,無法仔細核實資產,造成部分需要報廢的資產仍掛在賬上,實物堆積在倉庫里,卻未辦理報廢手續。有些學校在資產處置中,隨意變賣、丟棄、以舊換新,致使財務賬面上僅增不減,造成賬實不符。有些學校在接受捐贈或上級統一配備的資產時,隨資產而來的只有一份資產捐贈清單或資產明細單,沒有嚴格的驗收手續,甚至未錄入資產系統。
  2.4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些教育主管部門未對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及相關規定進行及時檢查,導致很多中小學校沒有形成規范的固定資產購置、日常管理、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致使學校管理者無章可循。
  2.5 績效評價機制不完善
  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晉升主要依據教師專業技術職稱,而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成效,不能與職稱的評聘掛鉤,導致資產管理員的工作熱情較低、積極性不高。同時,學校有“前勤”與“后勤”的區分,在評優獎勵時后勤崗位機會較少,也會影響資產管理人員的積極性。此外,中小學資產管理的成效也缺乏相關的評價機制,導致資產管理水平難以提高。。
  3 加強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建議
  3.1 提高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意識
  推進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細化模式轉變,必須轉變管理觀念,打破思想束縛,從被動填報數據向主動資產管理轉變,從突擊處理向動態管理轉變,提高全員固定資產管理意識,主動做好相關工作。
  3.2 加強資產管理員業務素質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深入推進,學校每年都有大量固定資產增加及報廢處置,資產管理員除了做好日常增減及資產信息變更等管理工作外,還要協助領導在資產運用或配置方面提出建設性管理意見,資產管理人員的素質影響著財政撥款能否發揮最大效益。因此,教育主管部門或財政部門可定期舉行相關的培訓,提高資產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及思想素質,發放從業資格證,讓資產管理人員持證上崗,穩定隊伍,增強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性,推動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
  3.3 推進固定資產條碼化管理
  固定資產條碼化管理主要是通過條碼設備與中小學財務資產信息系統相連接,將資產管理軟件打印出資產條碼,資產與條碼一一對應。每年進行盤點后,將結果導回到資產管理系統,對資產實物發生情況進行實時記錄。超過使用年限的資產逐一核實,確需報廢且符合相關規定的,進行匯總核銷,對固定資產進行實時管理,大幅提高盤點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對于接受捐贈或上級統一配備資產,要建立驗收入庫手續,進行條碼化管理及時入賬,做到賬實相符,防止資產流失。
  3.4 推進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與會計核算管理軟件自動集成
  改造升級財務核算系統,與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進行對接,使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成為財務軟件系統的輔助模塊,實現固定資產信息與財務信息的集成。將未提折舊的資產通過財務軟件設置折舊系統模塊,根據資產管理系統模塊中資產明細信息的情況,使用“折舊入賬”功能,補計提折舊,直接生成折舊憑證,依靠信息化系統減少人為操作導致的問題和紕漏。例如:當學校新增固定資產時,資產管理員將新購置資產填入驗收單提交系統,報賬員報賬時,財務人員使用“資產入賬”功能,就能審核資產管理員提交的驗收單,若發現信息不正確,可予以退回。待資產管理員修改后,再進行財務處理,同時增加固定資產。資產管理員不提交驗收單,就無法報銷,有效避免了先下支出,增加固定資產,再補錄資產管理系統的違規做法,真正實現賬賬相符。此外,在日常使用中,資產管理員也可實時共享數據信息幫助學校準確掌握資產數據,提高財務處理效率。   3.5 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落實到位
  中小學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資產管理實施細則,保證制度能夠覆蓋從購置到報廢的各個環節和流程,為固定資產管理提供可靠保障。在制度執行時,要明確資產管理責任,遵循誰使用誰負責,把責任細化,具體到部門到人,詳細到物。例如:在購置環節,學校應根據每一職能部門、每一班級上年末的報廢資產情況及需求,制定固定資產購置計劃,通過校委會確定最終購置詳單,由采購部門統一采購。在報廢環節,每年末,由校領導牽頭、組織資產管理員成立資產核查小組,對學校資產進行全面核查。對于毀損資產及達到報廢標準的資產,進行詳細登記、匯總,由資產核查小組確認明細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廢審批單及申請報廢報告,經上級部門審批后予以核銷報廢資產。
  3.6 完善績效評價機制
  固定資產管理的成效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能否正常開展,教育主管部門或上級財政部門應設置考核評比指標,定期監督和評價學校在實物管理、購置資產、報廢處置等方面的管理情況,相關流程、規章規定是否落實,并將考核評估結果與單位績效掛鉤。學校層面,應建立獎懲機制,對資產使用、保管好的科室或個人給與獎勵,對管理不善、工作失誤造成資產損失的人員,應給與處罰。把資產管理工作成效與職稱評價、工資待遇結合起來,提高資產管理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
  4 結 論
  隨著新會計制度的推進,中小學校應通過增強資產管理意識,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統,使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走上專業化、信息化之路,努力為學校開展教學、科研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為合理利用教學設施,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供科學參考。
  參考文獻:
  [1] 田曉明.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條碼化管理的思考[J].財務與會計,2018(8):59.
  [2] 鐘京志.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實現方式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5):10-11.
  [3] 黃榮格.信息化環境下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 2018(24):190-192.
  [4] 周蓀.關于強化中小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 2018,9(27): 151-152.
  [5] 徐麗琴.小學資產管理問題與對策探析[J].時代金融, 2017(10):260-261.
  [6] 張偉蓮.新形勢下中小學資產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J].財經界,2016(5):97-98.
  [7] 李秀芳.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8,6(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055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