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脅迫對金葉接骨木脯氨酸含量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以引種的金葉接骨木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枝條低溫脅迫處理,研究脯氨酸含量的變化。結果表明:在脅迫-25℃時,金葉接骨木的Pro含量呈現下降的趨勢,植物組織細胞部分死亡,細胞質膜的透性增加致使細胞液外滲,造成其含量降低,此時溫度即為抗寒溫度臨界點。
關鍵詞:金葉接骨木;脯氨酸;低溫脅迫
基金項目:河北省科技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6227528)
中圖分類號: S685.99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02.021
觀賞植物的抗寒性是觀賞植物抗逆性研究的主要指標之一,生長環境溫度過低是影響植物引種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生態因子,抗寒性研究對指導金葉接骨木的引種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金葉接骨木 (Sambucus racemosa `Plumosa aurea'),又名“公道老”,忍冬科,接骨木屬多年生落葉灌木,新葉金黃色,聚傘花序頂生,花白色和乳白色,花開初夏,秋季結紅色果實;金葉接骨木花、葉、果兼美,是一種很好的色葉觀賞植物,具有很高的推廣與開發價值。
基于此,對金葉接骨木在低溫脅迫過程中的丙二醛含量變化進行了測定,旨在為其抗寒性機理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植物材料來源于承德林業局引種的金葉接骨木,定植在承德縣紅旗苗圃,在11月份溫度降到-10℃時,選擇外圍生長良好、無病蟲害,整齊均勻一致的枝條,截取長度10cm的枝條,將其用蒸餾水清洗干凈,并用濾紙吸干備用,每個處理設3個重復。
1.2試驗方法
將采集的枝條置于超低溫冰箱中進行人工低溫脅迫,采用五個不同的低溫梯度(-15℃、-20℃、-25℃、-30℃、-35℃),室溫處理作為對照,每個溫度處理分別是3h、6h、9h,將處理過的材料置于5℃冰箱里平衡12h后,用液氮保存,采用茚三酮法對葉片脯氨酸含量進行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植物體內的各種滲透物質在受到低溫脅迫時會大量積累,使得細胞液濃度升高以增強保水力降低低溫對植物體的傷害,脯氨酸作為重要的滲透物質,在逆境脅迫下,植物體內Pro的含量顯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抗逆性的強弱,低溫處理對金葉接骨木脯氨酸含量的測定結果,見圖1。
由圖1可知,低溫處理對金葉接骨木的Pro含量影響較大,總的趨勢是先增加,后減小,處理3h材料在-25℃時脯氨酸含量達到最高值98.91μg /g,也是整個實驗的最高值,在-30℃時脯氨酸含量達到最低值35.64μg /g,處理6h和9h的材料在-20℃時脯氨酸含量達到最高值,分別是92.56μg /g和84.31μg /g,在-25℃時脯氨酸含量達到最低值,分別為35.89μg /g和43.33μg /g。這表明處理初期,隨著溫度的降低,Pro大量積累,溫度繼續降低,Pro含量開始下降,不同低溫處理時間,金葉接骨木的Pro含量增加和下降的幅度有差異,這與植物為了抵御低溫而消耗脯氨酸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金葉接骨木的材料隨著處理時間越長,抵御低溫的能力越弱。
游離脯氨酸在細胞內的含量與溫度變化有很大關聯,在低溫條件下,植物組織中脯氨酸增加,可提高細胞的抗逆能力。若低溫脅迫繼續加劇,植物內的脯氨酸含量便呈下降趨勢,說明此時的外界低溫環境,使細胞膜破裂,電解質外滲,脯氨酸的調節保護機制遭到一定的破壞。脯氨酸含量峰值所對應的溫度便是此品種所能承受的最低溫度,低于這個溫度,植物便會遭到低溫冷害。
3 結論
在低溫脅迫達到-25℃以前時,金葉接骨木的Pro含量均呈現上升的趨勢,說明金葉接骨木能夠適應此時的低溫脅迫溫度,植物能夠增強對外界逆環境的適應能力。但是在脅迫達到-25℃時,金葉接骨木的Pro含量呈現下降的趨勢,植物組織細胞部分死亡,細胞質膜的透性增加,致使細胞液外滲,造成其含量降低,此時溫度即為抗寒溫度臨界點。
參考文獻
[1]蘇程遠.金葉接骨木離體快繁技術及其抗寒性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3.
[2]劉文華.三種園林植物抗寒性及扦插繁殖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0.
作者簡介:王志彥,正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果技術研究與推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