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園盜竊案件的情境犯罪預防設計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這些年校園盜竊等犯罪行為時有發生,校園的財產安全受到極大影響,因此要做好校園財產安全的情景預防設計,為校園的教師與學生提供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就目前來看,我國對校園財產安全的情景預防設計認識還不夠,在設計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這就要求設計人員針對犯罪分子不同的作案形式,設計行之有效的預防方案,比如通過人防、物防等方法對校園盜竊等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有效預防,為校園財產安全提供保障。
關鍵詞:人防;財產安全;外部盜竊;犯罪預防;預防設計
中國分類號:D91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6-0112-02
這些年我國校園犯罪事件有上升趨勢,校園盜竊案件已經成為影響校園安全的重要因素,也在各類犯罪比例中占有很大比例。校園財產是保證學生安全、放心學習的重要基礎,也是維護校園安全的重要內容,因此學校要認識到校園財產型犯罪帶來的危害,并加強對該問題的解決。
1 我國校園財產安全的情景預防設計基礎理論分析
1.1 情境犯罪預防理論
情境犯罪預防策略強調通過合理的建筑設計和優良的環境來提高犯罪難度和增加犯罪成本,該理論是由羅納得·克拉克首先提出的,通過對犯罪情節進行長期的改造,提高犯罪分子犯罪的難度、提高犯罪成本、降低犯罪分子犯罪的機會,進而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1]。該理論并非僅強調靜態的物理環境設計,比如合理的建筑設計、優良的環境、目標物的強化等,也強調通過動態的社區犯罪預防策略來提高預防的結果。該理論強調犯罪受情境因素的影響,例如犯罪的時空、機會和條件等因素都可以影響犯罪人理性抉擇和犯罪決策。如建筑、環境、設備等機型的優化改良,提高校園整體預防犯罪能力。
1.2 校園財產安全情景預防設計的必要性
在校園安全管理中,財產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因此學校為維護校園安全穩定,保障學生與教師利益不受侵害,要加強校園財產安全的保護,這樣才能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一個安全有序的校園環境,保證師生能夠放心在學校教書與學習。在校園財產安全保護中,情景預防設計是十分重要的內容,也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情景預防設計,能夠對校園財產型犯罪進行提前預防,進而提高師生的財產安全意識,保證自身財產不受侵害,維護校園安全穩定,促進和諧校園的實現,并積極推進和諧社會。
2 校園盜竊類犯罪的特點與預防設計方案
2.1 校園盜竊類犯罪的特點
在我國很多校園基本以半封閉的形式為主,只有為數不多的學校實行開放式管理,但也正是由于我國半封閉式的校園管理模式,導致校園犯罪的數量在不斷增加,校園財產型犯罪中盜竊是主要犯罪形式。該類犯罪主要集中在學生宿舍、圖書館等人員流動較大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是教師與學生聚集的地方,也是財務聚集的地方。而由于教師與學生財產防范意識淡薄,學校的財產安全管理力度不夠等,極易給犯罪分子提供作案的機會。因此學校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并在校園盜竊類犯罪的特點上進行科學合理的情景預防設計。
2.2 不同國家的預防設計方案
不同的國家由于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很多差異,導致校園財產型犯罪的特點也各不相同[2]。但就目前來看,國外對預防校園盜竊的設計案例較少,但在預防盜竊類犯罪的案件卻較多。如國外的一些校園為防止財產被盜,會在咖啡館等地方的座椅進行創新設計,減少背后被盜的概率。
目前,我國對校園財產安全保證的設計與之對應的方案還不夠成熟與合理,在實際的應用中效果不夠理想。但我國還是做了一些努力,在進行預防時,重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在校園辦公區附近修建停車場,在停車場內有設計好的固定雨棚,這樣能夠對停車場的車輛進行一定的監督,但就目前來看校園在設計中,停車場的數量遠遠不夠,使得電動車的停放不夠規范,進而導致對電動車的監管很不到位,造成電動車被盜案件時有發生;第二,校園內視頻監控的廣泛使用,在對校園財產安全進行監管時,雖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視頻監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監控無法安裝在學生與教師宿舍或者一些較為隱私的地方,而這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一個行竊的機會;第三,為預防宿舍內的財物被盜,很多學校會在宿舍樓進口或者大堂安裝門禁,學生通過一卡通才能進入宿舍,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障宿舍財物安全,但很多學校的門禁破損嚴重,使得門禁的作用無法有效發揮,為犯罪分子進入宿舍提供可乘之機。
3 校園不同案件的情景預防設計策略
3.1 針對不同盜竊案件的情景預防設計策略
就我國這些年的校園盜竊案來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第一,內部盜竊。內部盜竊的犯罪分子多數為校園內的學生以及一些管理人員,這些犯罪人員熟悉校園的環境,對財物實施盜竊時十分方便,且不易察覺;第二,外部盜竊。外部盜竊的犯罪分子是校園以外的社會人員,這些人群利用學校對財產安全監管的力度不足和漏洞實施盜竊;第三,內外勾結盜竊。這類犯罪人員是通過校園內的學生或者管理人員與社會人員進行勾結實施盜竊。
3.1.1 針對內部盜竊案件
由于校園內的人員在校園內的各類場所進行活動時,缺少一定的預防心理,使得校園內的盜竊變得容易圈。因此為有效防止校園內盜竊案件的發生,學校要通過綜合手段提高預防能力,讓犯罪分子無法實施盜竊。
人防:加強學校治安管理隊伍建設。學校要不斷提高治安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加強對校園治安的巡查。同時,要對師生進行財產安全教育,不斷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與防范意識,提高犯罪分子的作案難度。因此師生要在管好隨身財物的同時,也要對宿舍內的安全措施進行有效管理,如出門前要關好門窗等。
物防:物防主要是通過對目標的加固,這樣能讓犯罪分子知難而退,有效保障師生的財產安全。因此要為師生的電腦裝配電子鎖與報警器,只有在輸入密碼后才能移動電腦,這對犯罪分子的犯罪難度有所提高。同時在犯罪分子觸碰到電腦后,報警裝置會立即發起警報聲,并通過傳輸裝置,警報聲會進入到警衛室,這樣極大地提高了師生的財物安全。 3.1.2 針對外部盜竊案件
由于很多校園周邊的環境都較為復雜,對校園以外的社會人員無法進行有效的監管,社會人士隨意進入校園的情況較為普遍,而這也提高校園財產被盜案件增多[4]。因此針對外部盜竊案件,要對犯罪分子的犯罪通道進行嚴格的管控,從而減少校園財產被盜概率。
人防:這就要求學校要針對這一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監管制度,加強對該區域的監管,進而保障校園財產安全。學校通過建立健全監管體系,并和警務部門等進行合作,制定富有針對性且行之有效的監管體系。同時,要完善責任制度,加強警務人員在特定路線的監管,降低不法分子在該區域的活動。學校也要制定合理的應急機制,當警務人員在監管過程中,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時,要進行有效的現場處理。
物防:這些特定通道,安裝監控設施,并與警務室進行連接,一旦發現特殊情況,警務人員能加強監管,并迅速做出反映。在圖書館等重要為主通過人臉錄制來限制外來人員進出校園或者一些重要場所的概率。在進行物防時,學校要增加相關的預警設備,從而起到警示作用,震懾不法分子的心理。
3.1.3 針對內外勾結盜竊案件
在校園盜竊案件中內外勾結盜竊的案件也不在少數,使得校園財產安全受到極大影響。因此學校要增加犯罪分子的犯罪成本與風險,將學校的監控區域不斷擴大,降低犯罪分子的犯罪概率[5]。
人防:學校在擴大監控范圍時,相關人員的監管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學校要在不同的時間點進行監控。因此在中午1 2點到下午2點,下午6點到晚上9點,晚上9點之后這三個時間段進行有效的監控。因為這三個時間段是教師與學生活動的時間,師生在這三個時間段財物防控意識也較為薄弱,同時由于在這三個時間段校園人流量較大,監管難度較大。因此學校在監控時,要在這三個階段增加巡邏人員,并在重點位置進行監控。在學校高密度的監控中,能有效降低內外勾結盜竊的發生,并對校園財產安全進行有效的維護。
物防:學校的公共設施在預防校園安全中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也對校園的公共設施進行合理的設計,這樣能夠提高自然監控的效果[6]。如在校園盜竊案件較高的場所內設計互動型的公共設施,以健身房等為主,這樣在健身房進行日常經營活動中,也能起到良好的監控作用,并降低內外勾結行竊的發生。
3.2 我國校園財產安全的情景預防管理策略
?。?)在進行情景預防設計時,要加強門衛崗的管理。一般情況無論是外部盜竊,還是內外勾結盜竊,犯罪分子從學校大門進出的概率極大,因此學校要加強門衛崗的監管[7]。首先,嚴格落實進出簽到制度,并對行跡可疑的人員進行必要的檢查。(2)在進行情景預防設計時要考慮到與校園實際情況的合理性,尤其是在設置監控設備時,要保證師生的人身安全與隱私。當監控設施安裝好后,要定期進行檢查,防止因為設備的損壞造成校園財產安全受到影響。(3)在進行情景預防設計時要合理控制成本,學校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并在相關設備費用與人員費用投入中要保證資金與人員發揮最大效益。因此學校在情景預防設計中要進行現代化、精細化設計,保證各項資源發揮最大效益。(4)加強與公安局的合作。在進行校園安全監管過程中,要加強與公安局的緊密聯系與合作,并建立起高效的合作機制,對一些嚴重的犯罪案件移交至公安局。在監控中實行學校與公安局的聯合檢查,增加對犯罪分子的威懾,并降低犯罪分子的作案途徑,提高犯罪分子的作案成本與風險。
4 結語
目前我國校園財產安全主要以盜竊案件為主,而盜竊案件的發生分為內部盜竊、外部盜竊與內外勾結盜竊三種,因此學校在進行情景預防設計中要針對這三種情況,通過人與物的合作與完善降低犯罪分子的行竊行為。我國校園財產安全的情景預防設計,有助于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保證師生能夠安全、安心在校園內進行教書與學習,同時也能推進我國和諧社會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徐岱,孫樹光,網絡盜竊犯罪的現狀分析與預防策略[J],凈月學刊,2017(1):5-12.
[2]鄭潔,趙鋒,梁棟,等.高校校園盜竊類財產型犯罪預防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7(10):187-191.
[3]譚欽文,辛保泉.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長效化實現機制探討[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16(1):49-51.
[4]何凡,宋銀秀,徐士奇.我國高校校園盜竊問題探討[J].統計與管理,201 7(11):118-119.
[5]蔡鴻杰.犯罪心理測試在高校內盜案件中的適用[J].天津法學,2016(2):100-105.
[6]連文聰,王洪斌,高校電子圍欄系統建設項目規劃分析——以吉林農業大學為例[J].明日風尚,2017(23):316-316.
[7]錢利成,從一例盜竊個案的處理探究對學生盜竊行為的查處措施[J].新校園(中旬),2016(9):182-18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104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