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從財務管理目標的重構、財務管理內容的調整與拓展、財務管理創新的主要內容、財務管理創新的措施等方面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創新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企業財務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項管理工作中具有核心地位。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財務管理理念需要不斷創新,以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筆者擬結合多年財務工作經驗,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創新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財務管理目標的重構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擴展了資本的范圍,改變了資本結構。在新的資本結構中,物質資本與知識資本的地位將發生重大變化,即物質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下降,而知識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上升。這一重大變化決定了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里不再是僅歸屬于其股東,還歸屬其“相關利益主體”,如債權人、員工、顧客等。他們都向企業投入了專用性資本,都對企業剩余作出了貢獻,因而也都享有企業的剩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制度學派認為,企業的利益是所有參與簽約的各方的共同利益,而不僅僅是股東的利益。從美國《企業法》可以看出,要求企業的經營者不能只為企業股東服務,而必須為企業的相關利益主體服務。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如維護社會公眾利益、保護生態平衡、防止公害污染、支持社區事業發展等,既有助于實現其經營目標,也有利于在社會大眾中樹立其良好的形象。知識經濟時代不同于工業經濟時代,知識資源與物質資源之間的個明顯差別是知識具有可享性和可轉移性,它使得企業的社會聯系更加廣泛而深入,企業對知識的要求和應用將更加取決于社會對知識形成和發展所作的貢獻,從而也就要求企業更加重視其社會責任。這就表明,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社會目標在企業目標結構中的地位必將提高。
二、財務管理內容的調整與拓展
在工業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對象主要以物質運動為基礎的物質資本運動,其內容主要包括物質資本的籌集、投入、收回與分配,以及實物資產的日常管理等。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本將在企業資本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因而它將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對象,與此相適應,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也必將發生較大的變化。
無形資產將成為企業投資決策的重點。在新的資產結構中,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商譽、計算機軟件、人才素質、產品創新等無形資產所占比重將會大大提高。無形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視,它將日益成為決定企業未來收益及市場價值的主要資產。所以,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將成為企業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資對象。這就要求企業必須調整舊的投資決策指標,建立切實反映無形資產投入狀況及其結果的決策指標體系。風險管理將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如何在追求不斷創新發展與有效防范、抵御各種風險及危機中取得成功,也是財務管理需要不斷研究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將成為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的參與者。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本將成為企業乃至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是決定社會財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現代勞動者是一種知識型勞動者,他們成為企業的員工,實際上是給企業帶來了人力資本。反映知識資本價值指標將成為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資本所反映的是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值。知識經濟時代,無論是企業的管理當局,還是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顧客等相關利益主體,都必須將十分關心和重視反映企業知識資本價值的指標,否則,他們便有可能低估一些有價值的企業價值,同時也有可能看不到一些繁榮的企業中潛在的危機,從而導致錯誤的決策,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三、財務管理創新的主要內容
做好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創新。在科技創新和其成果轉化過程中做好財務管理目標的重新定位是十分必要的。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由企業價值最大化調整為:在保證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時獲取優秀人才,形成最佳的良性結構知識流。
做好企業財務關系的創新。企業財務關系由內外協調轉向側重于企業內部人本化管理。因此,企業決策層及財務人員應當從企業獎勵制度、人事選拔等方面去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這將決定企業能否生存,因此成為企業財務關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做好企業籌資管理。企業在籌資決策時,在籌資渠道與方式的選擇上,盡可能把視野放在國際資本大市場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資源和融資方式。更重要的一點是知識、技術創新和具有專業技術的人力資源已成為加強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企業價值最大化已從過去以資本籌資為主轉向以無形資產籌資為主。
做好企業投資管理。人力資源、無形資產和風險投資將成為企業投資決策的重點。在新的資產結構中,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商譽、計算機軟件等無形資產和以人才引進和開發為主的人力資產的比例將大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人力資源、無形資產和風險投資必然成為財務管理的新領域。
四、財務管理創新的措施
加強資金管理。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要落實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就要將資金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突破口,圍繞資金運動這根主動脈加大財務管理對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控制力度。建立資金投入保證機制,抓好資金的源頭管理。建立資金結算中心,抓好資金的流程管理。建立資金補償積累機制,抓好資金的后續管理。
加強成本管理。提高企業成本意識,使每個職工充分認識到降低成本的作用。要實現全員全過程的成本控制,并大力推行責任成本制度,客觀評價成本中的業績,實行成本否決。拓展成本考核范圍,健全成本考核體系。財務部門在考核產品制造成本的同時,還要考核產品質量成本和責任成本。在考核有形成本時,還要注意產品的無形成本。要強化成本考核力度,在企業內部劃小核算單位,設立責任成本中心。財務部門充分利用財務信息的全面性、權威性,客觀公正地評價成本中心績效,實現成本否決制,使財務部門在全員和全過程的成本控制網絡中發揮核心作用。
落實會計人員職責。隨著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會計工作從單純的報賬型轉變為經營管理型;從以往單純的事后分析轉到事先預測、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這種新模式。作為會計人員要努力適應時代的要求,提高認識,擺正位置,充分落實會計職責,轉變會計職能,做好扎實的基礎工作,保證會計數據的真實可靠、全面完整。
作者簡介:徐蕙(1981-),女,山東省臨沂市人,大學本科,會計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022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