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會計應用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提要] 根據2014年《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為掌握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狀況,筆者通過問卷、訪談等調查方式搜集我國各行各業對于管理會計應用的一系列數據,從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企業規模、人員結構等方面以及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情況作匯總和分析,指出當前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應用管理會計技術現狀和存在的不足,也相應地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管理會計;應用;問題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20年1月5日
為全面推廣管理會計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就有必要對其進行全面地掌握和了解。本文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法,通過QQ、電子郵件、電話和微信等方式發出該調查問卷100份,收回36份。而收回的這36份問卷系主要來自筆者的同學、學生及親朋好友等,因此匯總出來的信息有可能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與局限性,不完全具備代表性,故只能管窺一見來了解某些相關的情況。
一、被調查人基本情況說明
這36份問卷所調查的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湖北等地;所處的行業比較廣泛,有制造、批發零售、電子商務業、房地產業、水電氣公用和建筑業等;企業性質按產權而言國有企業占比12%,民營企業占比75%,其他占比13%;從企業規模來看,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占比17%,500萬元到1,000萬元的占比5.6%,50萬元到500萬元的占比47.8%,50萬元以下的占比29.6%;從被調查人職位來說,公司董事長1人,總經理3人,企業中層管理人員29人,其他3人。由此可知,這次調查雖說發放了調查表100份,回收率只有36%,但是對于我國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的調查范圍較廣,涉及了不同行業、不同層次及各種類型的企業。
二、被調查企業管理會計應用情況分析
(一)本次調查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對于管理會計工具諸如變動成本法、作業成本法、價值鏈管理、平衡積分卡的應用情況進行了解與分析。表1所示,對這些被調查對象來說,全面預算管理、變動成本法、作業成本法以及價值鏈管理會計應用程度相對較高,而平衡積分卡和戰略地圖就沒有得到很好地運用,甚至有的企業管理人員都沒聽說這些個管理名詞。這說明了這些被調查的樣本公司在管理會計技術應用方面還有著很明顯的差異,比如變動成本法和價值鏈管理在年經營收入1,000萬元的國有企業得到全面應用,而在年經營收入100萬元以下的民營企業,除了全面預算管理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外,其他的小規模民營企業都沒有具體的實施管理措施。(表1)
(二)本次調查另一個主要內容就是被調查人對本企業的績效進行評價。這主要是從對滿意度的調查著手:諸如與主要競爭對手相比,企業員工對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前景的滿意度;用戶對產品及服務質量的滿意度;客戶對本企業品牌的忠誠度;企業社會形象的滿意度;供應商與該企業合作的滿意度;對企業投入產出比的滿意度;對企業自身的運營成本的滿意度;對企業銷售收入增長的滿意度;企業的銷售毛利的滿意度;企業投資報酬率的滿意度;企業現金流量的滿意度;等等。通過對36份答卷的匯總,49.56%的被調查人對本企業的績效評價是比較滿意,2.81%是很滿意,17.38%是感覺一般,10.35%是不滿意。
(三)第三個調查內容就是先進的管理理念與企業實際情況的符合程度。從以下方面搜集信息:(1)該企業協助供應商改善其產品質量;(2)供應商參與該企業新產品設計;(3)該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信息傳遞的及時可靠;(4)根據用戶對產品需求變化快速調整生產規模;(5)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有效配合;(6)以比競爭者更低的價格向客戶出售產品或提供勞務;(7)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信息傳遞及時可靠等。這些管理措施是否切實地應用到實務中?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通過匯總分析,這些情況完全符合比率是3.2%,符合比率是39.5%,一般比率是36.7%,不太符合比率是12.48%,完全不符合比率是8.12%。
三、問題分析
通過對以上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匯總分析,可以明顯的看到管理會計在我國實務中的運用效果還不是太理想,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會計工具在應用中缺乏企業自身特色。每個企業的經營活動過程都有著各自獨特的業務特征,作為企業整個經營過程的組織管理者,往往需要找到財務的控制點,并將管理會計體系融入其中。但是從反饋的調查信息中,了解到大多數企業在運用管理會計時,只是在照搬書本上的知識,而沒有考慮到企業的現實情況,即使管理會計的模式正好適合企業的管理需求,但在實踐中還是缺少實際應用價值,無法為企業的管理效率提高提供有用信息。
(二)管理會計工具應用不到位。作業成本管理、價值鏈管理以及平衡記分卡等都是管理會計工具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在實際運行時,都須結合自身的具體經營管理特點,進而選擇合適并與之相匹配的管理會計工具。目前被調查的企業中,一般而言各部門都制定有對應的管理制度,但卻沒有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管理會計運行體系,并且在選擇具體的管理會計工具時忽略了企業各自的特色,其結果就是在實務中的管理會計職能只能流于形式,沒有達到控制企業成本和風險、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價值的目標。
(三)企業缺乏管理會計應用的內部環境。隨著2014年《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的出臺,管理會計在實踐中已具備了良好的外部運行環境,但是企業內部環境卻不容樂觀,這主要表現在:一是企業決策者對管理會計的輕視,不了解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或是為了局部利益而忽視管理會計的運用;二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程度跟不上日新月異的管理會計信息化的要求,提供不了管理會計所需要的應用數據及操作系統;三是企業文化與管理會計理念存在著或大或小的沖突,這直接導致了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無法在企業中得到充分發揮。
(四)管理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達標。根據調查,了解到被調查企業中管理會計人員大多是剛畢業的財經類專業的學生,在校園里只是接受專業的管理會計理論知識教育,但在實踐方面還缺乏靈活運用拓展的職業能力,而管理會計能力素質卻是要從實踐中才能得到鍛煉與提高。從事管理會計工作,不僅要精通管理會計的專業知識,還需要熟悉企業和業務情況,只有這樣才能使管理會計在企業中得到有效運用。
綜上所述,說明了我國企業對于管理會計技術方法在實務中的應用所能起到的作用還有著很長的路要走,為此首先需要將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依據實際企業發展的需要而有針對性的探討管理會計工具和方法,從而甄選出一套適合企業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其次,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選擇匹配的管理會計工具,使得管理會計工作歸于實質,從而達到控制企業成本和風險、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價值的目的;最后,要創造良好的管理會計運行的外部環境。增強各級管理層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建立健全互利互補的信息化系統和企業文化。同時,還要提高管理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使得管理會計在企業中得到有效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
[1]張永旺,雷淑琴,陳冠汝.業財融合視角下管理會計技術的應用研究——基于河南企業問卷調查的分析[J].航空財會,2019(4).
[2]鄧琳.淺談企業管理會計應用存在的不足及策略[J].中國集體經濟,2019(20).
[3]楊華山.管理會計在石油化工企業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市場,2019(22).
[4]劉魁,王亞麗.管理會計在中小民營企業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研究[J].中國市場,2019(15).
[5]黃金曦,徐丹.管理會計工具本土化路徑探討[J].財會通訊,201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129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