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等教育改革創新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孫俊杰 王鑫宏
提要目前,河南高等教育存在著短板和不足,需要加快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創新,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關鍵詞:河南高等教育;發展創新;研究;中原經濟區
課題項目: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決策招標課題:“河南省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創新研究”(課題編號:B676)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52文獻標識碼:A
河南是現今全國第一教育人口大省,不論是高等學校規模,還是在校生人數,都位居全國前列,但與全國高等教育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著很大差距。河南高等教育需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以適應日新月異的形勢發展。
一、河南高等教育存在的短板
?。ㄒ唬﹥炠|高等教育資源不足。河南擁有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與教育大省的地位不相適應。目前,中西部地區一共有14所985高校,但河南一所也沒有,211高校河南也只有鄭大一所,還沒有一所教育部直屬重點高校,很少得到國家財政的直接和有力支持。而且河南現有的107所普通高校中,普通本科院校只有43所,占全國1,090所普通本科院校的3.9%左右,與河南占全國總人口7.7%的省情也不相稱。其次是一些體現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還比較薄弱。雖然近年發展較快,至2010年,依托河南高校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9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18個;全省高校共引進和培養113位兩院院士,為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增強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這與周邊省份仍有較大差距,某些指標僅僅相當于武漢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一所大學左右的數量。
?。ǘ└咝撔履芰Σ蛔?。目前,河南高校學科優勢和特色不明顯,科技創新能力尚欠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級重點學科等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數量少,專業技術人員和科技人員的比例也比較低。河南萬人中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98人,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居全國第22位;每萬人中從事科技活動人員為15人,也遠遠低于全國43人的平均水平。這種落后現象,遠遠不能適應建設中原經濟區的迫切需要。
?。ㄈ└叩嚷殬I教育尚欠發達。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作為與經濟社會和民生聯系最為緊密的一種教育形式,承擔著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技術人才的重任,能夠將潛在的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高職教育雖撐起河南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仍面臨急需解決的矛盾:第一,社會需求技能人才旺盛與高職生源有效供給不足。河南雖是我國第一人口大省,但不是職業教育強省,過去10年,河南中等和高等各類職業教育學校共培養出600萬學生,而中等又占了其中的大部分,遠遠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第二,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結構不盡合理,存在著資金短缺、專業設置不合理、觀念落后、質量上不去等因素,嚴重制約著河南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ㄋ模┕芾眢w制存在很多弊端。目前,河南高等教育現狀不盡如人意,和全國不少普通高校一樣,積累和存在的問題較多?!按髮W學術權力在許多層面上為行政權力所取代,大學成為國家權力的翻版”,大學衙門化的這種現狀,“直接導致教學科研等中心工作不到位,邊緣化,以及學校行政機構臃腫,黨政和后勤的非學術人員過多,同時體現出官本位價值觀對學術領域的污染,學術權力的政治化、行政化”等弊端,直接阻遏了教育與學術的發展。
二、河南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創新的建議
?。ㄒ唬┌寻l展高等職業教育放在首位。要克服河南的高等職業教育規模小、知名度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等難題,從而得到高效快速的發展需要做到以下四點:第一,要盡可能多地加大資金投入。據了解,截至“十一五”末,河南省高職類院校共有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7所,其中3所通過國家驗收,省級示范類高職11所,組建特色高職教育集團13個,并建設80個集實踐教學與職業素質訓導、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技術服務為一體、具有骨干帶動作用的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今后10年,河南還將投入100億元資金用于各類職業教育發展,但這還遠遠不夠,要想使河南第一人口資源大省優勢轉化為第一人才資源大省優勢,加快中原崛起步伐,就不能不超常規地、跨越式地發展職業教育,就不能不舍得大規模投入,這既要依靠河南政府的力量,也要依靠一切社會力量助學投資,還需要中央大力支持。第二,要不拘一格辦學,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多模式地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訂單式、引廠入校等各種類型培養,只要有效,都可以嘗試。在這方面也可以學習德國“二元制”的職業教育模式和“互通式”的教育形式?!岸啤奔礊槠髽I與學校各為“一元”,二者緊密結合,學生一部分時間在學校學習必備的專業知識,大部分時間在企業進行實踐操作和技能培訓,從而減少了費用并提高了學習的目的性;“互通式”即隨時分流,在基礎教育結束后的每一個階段,學生都可以從普通學校與職業學?;Q。第三,要以重大建設項目為紐帶,以職教集團為基礎,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大力推進產教結合,校企結合,培養大量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第四,要開設一些緊缺專業、地方需要的專業和有廣泛發展前途的專業,如演藝策劃、動漫設計、文化產業管理、光伏科學與技術等緊缺專業及專業方向,以適應市場和社會發展需要。
(二)盡快發展優質高等教育。要改變河南高等教育的現狀,盡可能快地發展優質高等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做大做強優勢高校,重點打造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等重點院校,使之成為河南發展所需高端人才的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的研究基地;第二,要牢固樹立高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意識,調整專業設置與科學研究的方向,提高學校辦學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創設與社會需要緊密結合、與科學發展緊密結合、與地方建設緊密結合的、有巨大發展潛力和有利于學生就業、與中原經濟區建設相匹配的學科專業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加強急需人才、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著力培養學術技術帶頭人、科技領軍人才和一線創新人才;第三,鼓勵多渠道辦學,辦學主體多元化。即國家、地方、部門、企業、各種社會團體乃至個人,都可以通過國家規定的合法程序和基本要求辦學。要克服“大學教育屬國家公益性和消費性事業”思想的嚴重影響,改變導致大學多年來嚴重缺乏自立性、適應性、積極性和多樣性的國有化單一形式,提倡多元化、多渠道辦學;第四,大力支持河南高校科技研發創新,大力支持與企事業單位共建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大力開展校地合作、行業協作和國際合作,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把高校打造成為河南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主力軍;第五,積極探索符合學校實際、體現時代特點、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種類人才培養模式,建立高校與高校之間、與科研院所之間、與行業企業之間聯合培養創新人才的新機制。如2011年4月初,以鄭州大學為主,河南省內18所高等院校與鄭州大學簽訂了“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協議”,這19所院校聯合建立研究生培養基地,優勢互補,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
?。ㄈ┘哟蟾咝!爸卫斫Y構”改革。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建構起學術權力本位的高校治理結構應是目前河南深化高校改革的關鍵和當務之急。主要有:第一,著力改變高校行政組織機構設置過多、行政分工過細、辦事效率低下、服務水準不足等問題,“實行大部制”,縮減合并黨政后勤機構,裁汰冗員,提高效率。因此,應在十七大精神指導下,像國務院、深圳市等政府那樣,“實行大部制”改革,大力壓縮合并精簡黨政后勤機構,化解機構重疊、職責交叉、政出多門的矛盾以及權限沖突,有些機構該撤銷的撤銷,該合并的合并,該減少人員的大量精簡;第二,提升學術委員會在高校學術事務中的最高決策地位,尊重學術自由;擴大民主,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制約機制,加強教職工代表大會對高校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剛性監督力度,努力扭轉高校治理結構中監督權力弱化現象,防止管理的一言堂和學術組織行政化。目前,高校學術組織行政化,學者趨于官場、學術正氣衰落,致使不正之風大量滋生。因此,建議設立各級校務、院務管理委員會和各級學術委員會,并強化其最高學術決策地位,對學校和院系、學術組織實行民主管理,政務、學務公開;建立以學科為基礎、以研究為主導、以學術為本位的基層學術組織,營造自由寬松的學術氛圍;強化教職工代表大會對高校教職工福利、教職工隊伍建設、干部選拔任免等重大問題有剛性決定或監督權力,使教代會切實擔負起維護和主張教職工重大權益的職能,建立現代大學制度,開辟河南高校飛躍發展的新局面;第三,轉變政府職能,下放并落實高校的辦學自主權,實行大學依法自主辦學,制定大學章程,健全大學制度,維護大學自由精神,推進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建立。河南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舉措,積極落實河南高校的辦學自主權,督導河南高校盡快制定大學章程,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從宏觀上指導并推進河南高校的快速發展和質的飛躍;第四,在制度健全的情況下實行領導干部黨政一肩挑,并相應地減少黨政干部副職人數;實行一線教師獎勵制度,在津貼、職稱評審等方面予以照顧,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高校要在這方面下足力氣,河南政府財政也要加大投入。要對教師一視同仁,廢除學歷歧視,重實踐、重能力、重貢獻,要在獎勵、職稱評審、工資待遇等方面向教學和科研一線老師傾斜,培養拔尖杰出人才。這樣才能形成上下合力、人人爭先、生動活潑的良好局面。
總之,河南高校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也被認為是中國高校建設中廣泛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瓶頸,只有大力進行改革,才能建成高水平大學,才能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優秀的人才資源。
?。ㄗ髡邌挝唬?.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黃河科技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蔣篤運.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N].河南日報,2010.12.24.
[2]變人力資源為人才高地[N].河南日報,2010.11.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05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