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個人所得稅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黃愛媚
【摘要】 目前個人所得稅是在我國各項稅收收入中位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關稅之后的第四大稅種。它在調節收入分配和組織稅收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所以不斷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建立科學合理的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制度,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 經濟的快速發展 個稅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制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個人所得稅制雖已幾次做了相應調整,但還在其運行過程中,存在著稅制不完善、公民納稅意識淡薄、執法不嚴等問題,致使稅款流失嚴重。因此,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制,使其更加規范化,符合國際慣例,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稅源隱蔽分散難以監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及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個人收入來源渠道增多,收入水平顯著提高,收入結構日趨復雜。除稅法上列舉的十一項內容外,還有許多隱蔽性收入及灰色收入等稅務機關無法監控。而且在窄的課稅范圍內還規定了一些免稅、減稅政策,致使大量的稅收收入流失。
2、稅制模式片面單一,無法體現公平合理。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目前采用的是分類法,對不同的收入采取了不同的稅率,但對納稅人不同的收入來源沒有考慮進去,容易造成高收入群體偷、漏稅問題,一定程度上減弱了以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職能。這種稅制模式不能全面、完整地體現納稅人的真實納稅能力,從而會造成所得來源多且綜合收入高的納稅人反而不用交稅或交較少的稅,而所得來源少且收入相對集中的人卻要多交稅的現象,在總體上難以實現稅負公平的目的,從而與個人所得稅的主要目標產生嚴重的沖突。
3、工資薪金費用扣除“一刀切”不合理。根據我國國情,各地經濟發展并不平衡,不同地區經濟發展不同,存在差異,發達地區,工資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了2000元,而在欠發達地區平均工資收入卻依然低于2000元,如果全國“一刀切”,那么,無法實現調節居民收入的立法目的。同時根據馬克思勞動力價值理論,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勞動力只是作為活的個體的能力的存在;第二,生產勞動力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總和,要包括勞動者的子女的生活資料,只有這樣,這種特殊商品的所有者的種族才能在商品市場上永遠延續下去;第三,要使人獲得一定的勞動技能和技巧,成為熟練的和專門的勞動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訓練。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制的費用扣除在具體執行過程中,與勞動力價值的決定理論相脫離,具體表現,一是雖然考慮了對維持勞動者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的扣除,但沒有考慮為取得收入所必須支持的有關費用的扣除,沒有考慮個人月度之間的收入差異,沒有考慮通貨膨脹因素。近一兩年這情況特別明顯,物價不斷上漲;二是沒有考慮個人承受的債務額的差異,沒有考慮納稅人的具體家庭開支情況和實際負擔能力。三是沒有考慮維持勞動者家庭以及勞動者本人的教育費用,社會是不斷進步的,我們在近幾年來也是提倡終身教育,子女的教育費從幼兒園到大學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大學教育費,有好多孩子因經濟問題不能接受完整的教育,而目前所得稅法沒有將教育費予以扣除。
4、個人所得稅稅率及稅率檔次不合理。我國工薪所得適用5%-45%的9級超額累進稅率,最高稅率達45%,這種稅率雖然適用者極少,但對于適用此稅率的納稅人而言,會嚴重傷害他們的積極性,另外,絕大多數納稅人只適用5%-15%的稅率,而20%-45%的稅率基本不起作用,稅率檔次太多不僅會增加稅制的復雜程度,而且增加了偷漏稅的機會。還有,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是進行分類計算,即來自不同收入按不同稅率方法計算,對工資按5%-45%的累進稅率,對稿酬所得按20%稅率,對勞務報酬、利息股息、財產租賃、轉讓所得按20%稅率。這同樣存在不合理之處,例如,同樣收入是3000元,如果你把它按工資、薪金計算為:(3000-2000)?鄢10%-25=100(元);如果你把它按勞務報酬計算為:(3000-800)?鄢20%=440(元),那么納稅人會選擇將勞務報酬轉化為工資、薪金,以達到節稅的目。這可以說是個人納稅籌劃,實際上是鉆法律空子,即法律本身存在漏洞。
5、個稅來源比例不合理,偷逃個稅有所上升。隨著經濟的發展,個人所得稅來源由較小比重逐漸變大。1994年以來有持續增長的趨勢,然而每年全國征收個人所得稅額中,多數是工薪階層繳納,而個體工商戶繳納的僅占少數,這是十分反常和不合理的,也造成了新的分配不公,另外,偷逃個人所得稅有所上升,正如上述那個案件,納稅人可以鉆法律空子,還有用多頭出工資的方法,例如,A月工資4000元,按正常計算為:(5000-2000)?鄢15%-125=325(元),即應交個人所得稅為325元;而一些人采取將A的工資一分為二,即加多一個B,其計算為:(2500-2000)?鄢5%=25(元),兩個合計50元,可少交275元的稅,或者通過其他方式發放,當然還有不少其他方式手段偷逃個人所得稅。
二、對策措施
綜上所述,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還存在著不少缺陷,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一刀切”不合理,稅率及稅率檔次不合理,以及偷逃個人所得稅案件的上升,這些對于社會的穩定造成很不利的影響。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設想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公民個人收入水平的逐漸提高,個人所得稅將是一個最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稅種。因此,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制是我國稅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應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1、根據不同納稅人的具體情況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費用扣除制度。費用扣除內容應包括納稅人為取得收入而支付的有關費用以及生活費用、撫養子女、贍養老人和與之相關的教育、住房、醫療、各類保險等費用。同時費用扣除應根據物價指數和匯率的變動而靈活地加以調整,真實地反映納稅人的納稅能力,增強個人所得稅制的彈性。 具體做法有兩種,一是標準扣除按年度設計:項目扣除應與失業、醫療、養老、教育、家庭生計等扣除;二是實行費用扣除指數法,即根據通貨膨脹率和收入水平對扣除標準進行適當的調整。
2、建立科學合理的個人所得稅制。目前,國際上的個人所得稅制模式有三種,即:一是分類所得稅制,我國現行的稅制模式就是分類所得稅制;二是綜合所得稅制;三是分類綜合所得稅制。從全球各國的實踐來看,綜合稅制已經成為主流,因為綜合稅制的稅率結構簡單,納稅人按其收入水平和能力負擔稅收,體現了稅法的公平原則。現在,歐洲各國大部分采取綜合稅制,所以我國應該逐步向綜合所得稅制或分類綜合所得稅制過渡。
3、調整稅率即降低稅率減少稅率檔次。個人所得稅稅率級次應以3-4級為宜,這樣不僅減少征收成本而且會相應減少偷逃個人所得稅現象,減少納稅人的抗稅思想。
4、建立有效的個人收入監控機制。我國個人所得稅款流失嚴重的重要原因是稅源不清。因此,抓住稅源的監控是管好個人所得稅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在這方面美國的稅務號碼制度值得借鑒。所得稅務號碼制度實際上是“個人經濟身份證”制度,即達到法定年齡的公民必須到政府機關領取納稅身份號碼并終身不變,個人的收入、支出信息均在此稅務號碼下,通過銀行賬戶在全國范圍內聯網存儲,以供稅務機關查詢并作為征稅的依據。因此,我國也可采用這一做法,盡快建立“個人經濟身份證”制度,在實行銀行儲蓄存款實名制基礎上增強個人收入的透明度和銀行電腦信用制與稅務機關的有效監控之下,促進公民依法自覺納稅,減少偷漏稅款行為。
5、加大稅收執法力度,爭取盡快建立一套科學、嚴密、有效的征管新體系??刂贫愒?,掌握主動;強化個人申報制度,提高公民納稅意識;健全掌握納稅人收入情況的輔助制度;稅務部門要配備足夠數量的征管力量,建立一支具有權威性、擁有相應技術手段的監察隊伍。
為保證這些措施的有效實施,還應加強稅務司法體系的建設,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另外,要多方面全方位地加大稅法的宣傳力度,讓人們理解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
總之,稅制的缺陷應統籌加以解決,由于經濟是不斷發展的,隨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我國加入世貿以后,由于外資企業的進入、國際先進科學文化技術的沖擊,意味著我國整個經濟領域都要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稅制的改革迫在眉睫,從總體上說,要按照“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原則,穩步推進稅制改革,要根據具體情況,結合實際,綜合利用上述方法措施。當然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措施,我們要有針對性的改變,即“以變應變”。
【參考文獻】
[1] 尹承國:從稅收公平原則看個人所得稅改革[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2] 催霞:對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制的思考[J].理論探索,2004(2).
[3] 鄔斌鋒、孫琳: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幾點思考[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485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