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情境教學,上課堂活起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潘愛華

  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實施情境教學是目前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所謂情境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具體地說是指教師以現行教材為基本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選擇綜合而典型的材料,創設特定的語言、形、聲、色、問題等情境,努力真實、全面地反映或模擬現實,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體結構、功能、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變化發展過程,從而形成新知識、新觀點。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新手段。在實行新課程改革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我很好地運用了這一教學方法,下面談談本人的一些教學心得。
  
  一、創設材料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并在情感交流中引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所以,我在備課時,根據教學目標與內容,設法尋找相應的情境材料,比如注意收集自己和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碰到的現實情況,到圖書館找報刊雜志或網上的各種事例,廣播、電視中展現的情景材料。然后對情境材料進行加工制作,形成典型的合乎學生實際的教學情境,這樣。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學生從新奇中激起學習的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啟迪智慧,開拓他們的思維。如:在讓學生感受來自于父母之愛時我選用這樣一則材料供學生閱讀: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有一位年輕的母親正一邊織毛衣,一邊用腳踩著搖籃搖她僅五個月的寶貝女兒。天崩地裂的一剎那,母女倆一起墜入到黑暗無邊的廢墟之中,所幸的是母女倆都完好無損,但她們無論如何也出不去了。驚嚇后的孩子在母親懷里睡著了,醒來后啼哭不止。母親知道她是餓了,忙開懷喂奶。一天一夜后,滴水未進的母親奶水已經枯渴,孩子的哭聲也越來越弱。絕望的母親這時觸摸到了毛衣針,心里猛地一動,用毛衣針刺破自己的手指,塞進孩子嘴里。一周之后,人們發現了母女。孩子一息尚存,小嘴仍在吮著母親的手指頭,而母親已經氣絕。人們驚奇地發現,年輕母親的個個手指頭都破了一個小洞,臉色像雪一樣潔白,年輕的母親為孩子流盡了最后一滴血奶。學生閱讀后深深地被材料中偉大的母愛所感動,許多學生都發出了啜泣聲,此時教師再引導他們想一想平時家人對自己付出的點滴恩情,學生能不震動嗎?學生能不懷有感恩之心嗎?待到此時再讓學生學唱一首《感恩的心》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這樣的教學沒有說教,但所有的教育都在無言中。
  
  二、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動起來
  
  思想品德課重在激情、明理、導行。教學中要擴展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受,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感悟和理解社會的思想道德價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確的道德觀和良好行為習慣。如教學時,“小品進課堂”,開展活動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學內容從靜止的紙面上站起來,引發學生的親切感與新鮮感,調動學生大腦皮層的優勢興奮中心,使之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八年級思想品德(上)“交往講藝術”一課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個打電話找同學的活動,讓學生來表演,切身感受禮貌用語的作用。此外,平時還可根據教學內容,還可創設其它多種形式的活動情境,創設機會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做一做、想一想,慢慢體會,從中悟出道理,加深學生的道德認識,從而更好的撐握知識。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啞劇、相聲、角色扮演等。通過學生的自身表演進入情境,從而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學生的道德認識。
  
  三、精心設問,創設問題情境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設疑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啟發式教學的核心,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了設疑,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聯系生活,設置一些精巧別致的小問題,做到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引導學生討論,在討論中教師除了能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及思想得到升華和發展外,師生間可以互相詰難答題、互相啟發補充。形成師生間雙向的智慧交流。進發出創造的火花,從而形成教學相長的氛圍。比如,我在講”維護社會管理秩序”時。根據我校的具體位置,提出了以下現象,讓學生們分成小組討論,我校外面的電話亭不時有小孩亂報警,讓公安機關出動警車;路燈有時被打爛;路邊的花園經常被踐踏,這些現象給我們的生活及社會管理帶來什么影響,這些行為屬于什么行為,該怎么處罰,依據是什么?同學們在討論中表現得非?;钴S。甚至還向老師提出了許多新問題,還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最后,通過這些發生在身邊的事例讓學生明白了,社會管理秩序,需要法律來維護,法律規范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為,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節嚴重的依《刑法》處罰,情節輕微的尚未觸犯刑律的,依《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來處罰。通過師生的共同學習,教師和學生都增強了法律意識,從而規范了自己的行為,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自覺守法,起到了良好的實際效果。教學實踐證明,適時創設問題情境,能促使學生綜合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自覺地去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設計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從而在頭腦中形成新的暫時神經聯系,組成新的認識系統,促進認識的新發展。
  
  四、運用多種媒體,創設視聽情境
  
  多媒體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生動性、形象性和直觀性,而中學生的思維又以形象思維為主,針對學生的特點、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對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營造情境、濃厚課堂氛圍創造了有利條件,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新奇感、驚訝感、新穎感,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帶來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我在講”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這一章節時,播放電視VCD讓學生欣賞一幅生動畫面、聆聽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再結合歌詞內容,充滿激情地向學生講述深圳那空前的改革舉措,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感性上體會到黨的英明和對外開放政策的偉大。這樣輕松自然地把理論轉化為認知,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境界,從而提高了課堂質量。
  當然,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方式、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和條件創設特定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能較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知識再生能力和實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6744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