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離不開情境創設,因為教學情境的創設,對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主性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而情境創設是否到位,將會直接影響到一整堂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境創設 教學運用
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設置好的教學目標,可以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去創設與教學內容有密切關系的、并且帶有豐富感情色彩與情感基調的具體教學場景或氛圍。情境教學法,對于促進學生的審美體驗、情感感知能力、以及思維創造能力都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另外,創設情境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最重要前提,亦是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最佳方式。對此,教師應當從小學生直觀的認知思維特點出發,利用文字與聲音為他們創設出具體的音樂情境、問題情境、游戲情境等,使得學生能夠潛心于景,情動于中,領悟到文章的語言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激發他們自身的想象力與聯想力。
一、音樂情境在小學語文課堂的運用
不同風格的音樂總是能激發出人們或悲傷、或歡快、或低沉、或幸福的情感體驗。而雅致的古箏、悠揚的鋼琴、凄婉的二胡、優美的琵琶等各種樂器所演奏出的曲子,由于旋律的不同、風格的不同,自然可以為人們渲染出不同的情境體驗。[1]所以,教師若想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創設音樂情境,則務必注意選擇的音樂風格要與文章情感相對應。例如,在講到《憶江南》這一首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將古箏曲的《蕉窗夜雨》與之配備,營造出一種明快的、雨打芭蕉的意境,如此便可自然而然地烘托出詩人對江南風光春色無邊的贊嘆和懷念,促使學生在優美的文字、清婉的曲聲中,感悟到江南風景的韻味無窮。而若是配上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則詩歌與音樂的風格是南轅北轍,不但會打破詩歌的意境,亦會影響到教學的良好氛圍。又如人教版中的《雨》這一篇課文,在講到文章中關于“雨”的描寫部分時,教師可課前準備好關于“刮風下雨”的音樂素材,在播放音頻的過程中,教師亦配上自己抑揚頓挫的朗讀聲,則很容易便會引導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美妙感受,有助于他們之后再重讀文本時加深“雨的磅礴”的印象。
二、問題情境在小學語文課堂的運用
7-12歲的小學生往往好奇心、探索欲望強烈,因此若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適當創設出問題情境,則可以有效激發出他們的求知欲望以及學習興趣,令其從被動、消極學習轉向主動、積極學習。[2]例如,在講到《小壁虎借尾巴》這一篇課文時,首先教師可以先展示出幾張壁虎的圖片,向他們簡單地介紹壁虎的外貌特點、生活習慣等,之后再拋出問題:“同學們有見過無尾巴的壁虎嗎?”這時學生紛紛搖頭,教師再道:“那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見識一下沒有尾巴的壁虎長什么樣?!比绱吮隳苷{動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再趁此時機說:“課文中的小壁虎不僅沒有尾巴,還到處去借尾巴,那它最后有沒有借到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當問題創設出來后,學生勢必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理,便會不由自主地和教師一起走進課文中。又如在講到《小馬過河》這篇文章時,教師應當先提出問題:“有一只小馬想越過河流,但是有人告訴它河水太深一定會被淹死的,但是又有人告訴它河水太淺可以安過去,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行思考或討論,想一下問題的答案,若是由學生回答得出,則表揚這位同學,之后再將課文引出;若是沒有學生回答得出,則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在課文里,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追尋真正的答案。
三、多媒體情境在小學語文課堂的運用
最近幾年來,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頻繁,這是因為多媒體工具可以把聲音與圖畫、動與靜有機地結合起來,帶給小學生們更為直觀的視覺與聽覺感受,最重要的是可以給予學生身臨其境般的情境體驗。例如,在講到《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利用影音播放器播放出地震發生時、地震發生后的畫面,再配上悲沉的音樂聲,這時學生便能很快融入到教師營造的情境氛圍里,進而感受到在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人們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但又能感受到地震雖無情、父愛卻偉大!又如課文《觀潮》,教師在上課之前便應當要收集好錢塘江大潮的視頻,在講到潮前、潮中、潮后的課文文段時,教師便播放相對應的浪潮視頻,讓學生可以更為直觀地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氣勢蓬勃、人聲鼎沸!如此學生便能在多媒體工具創設的情境中,整體感知到課文的中心思想與主要內容,并且還得以令學生稍稍彌補無法親眼觀看大潮的遺憾。
活潑好動、喜愛做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之二,對此教師應當合理利用學生的這些生理與心理特點,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創設良好的游戲情境,做到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 ,集中學生們的學習注意力,想必會達成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到《貓》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嘗試學習貓的叫聲、貓的表情、以及貓走路的模樣等,待學生對貓有了一定的認知與了解后,再講這篇文章。
四、游戲情境在小學語文課堂的運用
課文引出來。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便能很快的激發出來,課堂教學氛圍亦能烘托出來,學生便會在良好游戲情境氛圍的帶動下,自行展開語文課文的學習。
結語
綜上所述,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等,最終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音樂情境、多媒體情境、游戲情境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情感領悟能力以及綜合理解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與個人體會,依據他們現階段的生理與心理發展特點來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式,萬萬不可只為了創設情境而去創設情境。
參考文獻
[1]薛彤.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論情境創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55-56.
[2]徐曉燕.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與情感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58-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6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