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限制創業板高市盈率發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曹鳳歧

  創業板高市盈率發行導致嚴重超募,除了,上市公司本身之外,券商等各個鏈條都可能從中獲利,但是投資者卻是虧損的,而且是相當大的虧損。
  
  創業板設立10個月來取得了不小的成績,累計為中小企業融資近700億元,100家上市公司,大多數來自于高端制造業和先進的服務業中小企業,應該說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這是它的成績,但是它也存在很多問題,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三高發行過度透支未來的問題。
  創業板一誕生就被貼上高風險高收益的標簽,而且還多了另一個三高(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市凈率)的標簽。今年上市的創業板公司首批發行普遍是60倍,也有80倍的,甚至有超過凈價100倍的。很多老百姓不知道,60倍市盈率就是投資60年才能回本,這樣的發行在世界上是很罕見的。
  這種高發行價、高市盈率導致嚴重超募。除了上市公司本身之外,券商等各個鏈條都可能得到了利益,但是投資者卻是虧損的,而且是相當大的虧損。到現在為止,人們說這次發行改革成功了,中簽率提高了。但是,從千分之幾提到百分之幾算提高了嗎?還是很多人中不到簽,在第二天被套。長遠來說,這種高市盈率引起破發是必然的。
  過去很多人是靠一級市場發財了,首日上市股沒有控制,首日上漲率一般是百分之百。很多人打新中簽后首日拋出,所以他們賺了很多錢。很多人幾十萬開始做,―直做到幾十億,上百億。當然現在說改革成功了,不能這樣做了,所以一級市場破發,所以你也別賺錢了。如果大家都賺不到錢,一級市場也賺不到錢了,二級市場也賺不到錢了,這個市場還發展不發展?
  所以,我個人認為,對高市盈率發行應該有所限制,這不僅僅是創業板,而且包括主板在內。很多人說曹鳳岐你在搞倒退,我們搞的是市場化,你要這樣的話,就是行政化,就是倒退。
  如果說什么都不管,發行的嚴格審批并不是市場給你機會,而是管理層給你機會,然后價格能夠管著你,那么中介機構、保薦者、上市公司肯定要多拿錢、定高價,而且自己有利益。所以發行制度的改革包括創業板在內,改革的市場化方向我們是不能否定的。但是不能說發行這塊不管了就是市場化了,其他都不是市場化了。那是什么市場?那是一個不正常的市場。
  所以說在發行問題上,發行制度改革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可以搞詢價,可以搞以市盈率為標準,限定一個范圍。從中國市場來看,過去計劃經濟時期,我們的限制是18~20倍?,F在我們可以放寬一點,到1~30倍,超過30倍就別發。
  為什么不發?因為中國市場承受不了30倍以上的市盈率。更何況是60倍,給投資者回報是60年,這是舊中國嗎?這樣對嗎?這樣放開是對市場不負責任,對投資者不負責。
  60倍市盈率,投資者肯定會賠錢。因為我們的分紅也不分,或者分的很少,50塊錢的股派l塊錢,比儲蓄存款低多少!而且很多企業說董事會決定不分紅,憑什么?投資人給你投資了,為什么不給人回報?而且也不是完全虧損,就算分紅50塊錢的股派1塊錢,而且還要扣分紅稅,這樣合理嗎?
  這樣,我們又引申出了市場定位的問題。不僅僅是創業板的定位問題,而是市場到底是融資市場還是投資市場?首先作為投資市場老百姓有投資才能融到資,如果做到這樣的情況老百姓現在還不明白,如果明白了誰還給你投?寧可存著,遭受通貨膨脹的風險?,F在制度上就是有問題,就是讓老百姓虧損的一個市場。那么這個市場怎么發展?所以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是限制首日發行價。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3933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