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趙永亮:用道德和愛心書寫財富傳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趙永亮帶領5800多名員工將內蒙古東達蒙古王集團打造成為全國文明鄉鎮企業、全國紡織類大型工業企業、內蒙古企業30強和中國1000家大制造商之一……10年間累計向國家納稅5.2億元,向慈善公益事業捐款1.2億元。
  
  立志:自主創業,幫助父老鄉親脫貧
  
  1957年12月,趙永亮出生于鹽店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初中畢業以后,他就在家鄉的供銷社里干起了趕豬送羊的活兒。由于在工作中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辛苦,很快他的業務能力便出類拔萃,不久就被調到伊克昭盟羊絨衫廠從事原料采購工作,并且升任為副總經理兼原料部部長。
  1988年,趙永亮的奶奶去世了??上}店村沒有電,沒有辦法放哀樂給奶奶送行了,趙永亮只好用汽車蓄電池帶動音響放哀樂。面對家鄉貧困落后的狀況,趙永亮跪在奶奶的靈堂前暗暗發誓:我一定要給村子里通上電,否則就是個狗熊!
  為了實現這個奮斗目標,趙永亮毅然辭掉了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副總裁職務,開始了自主創業。辭職以后,趙永亮經過努力掙到了第一筆錢――3萬元。他馬上履行了自己的諾言,給鹽店村通上了電。
  面對鹽店村廣種薄收的典型情況,趙永亮編了一段非常形象的順口溜:“春天滿滿種了一坡,秋天收割了一車,最后打了一笸籮,煮了一鍋,吃了一頓,剩的不多?!?
  因為缺水,鹽店村的許多老人一個月只能洗兩次臉。如何幫助父老鄉親脫貧致富?這是趙永亮長期思考的問題。
  
  實踐:自掏腰包建設中國西部第一村
  
  2004年的一天,趙永亮看到白泥井鎮北邊有一大片比較平坦的土地,方圓數公里沒有村莊。由于風多風大沒有水,這片土地被稱為風干圪梁。趙永亮咨詢了當地水利部門的專家以后,決定實施截伏流工程,把數公里以外的哈什拉川水提水上梁,在這片土地上建設東達生態扶貧移民村,這樣就可以把貧困農牧民遷至生存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居住了。趙永亮把自己的想法向當地政府部門匯報以后,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全力支持。說干就干,趙永亮自掏腰包建設了東達生態扶貧移民村。
  東達生態扶貧移民村的建設使得脫貧致富、恢復生態和企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因此吸引了許多關心新農村和生態問題的專家學者前來參觀考察。專家學者認為,趙永亮建設的東達生態扶貧移民村不僅解決了當地的扶貧和生態問題,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義,因此被稱為中國西部第一村。
  
  老百姓心目中的慈善家
  白泥井鎮大納林村村民馮候為和妻子劉五女今年都40多歲了,他們有一個孩子正在上中學。以前,他們穿著破衣舊衫,日子過得很窘迫。11月9日,馮候為和劉五女夫婦走出了破舊的土坯房,帶上不多幾件家當,高高興興地搬進了東達生態扶貧移民村。在這里,他們沒有花1分錢就分到了一間70平方米的磚瓦房和一間150平方米的獺兔養殖房。
  這次搬遷讓馮候為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他們住的土坯房四面漏風,現在他們住的磚瓦房窗明幾凈;過去他們生火做飯燒的是柴草,現在他們用的是沼氣;過去他們只能到戶外的旱廁方便,現在屋子里就配備了衛生間……更讓馮候為和劉五女夫婦高興的是,搬進東達生態扶貧移民村以后,通過養殖獺兔,一年的純收入達到了4萬元。他們興奮地對記者說:“趙永亮是幫助我們告別貧窮落后,帶領我們走向富裕文明的慈善企業家。我們永遠感謝趙永亮,一定會勤奮勞動,養好獺兔,不辜負趙永亮的無私幫助。”
  
  突破:發展沙產業,受到錢學森贊譽
  
  “東達生態扶貧移民村全部建成以后,可以讓散居在600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農牧民全部搬遷過來,一方面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另一方面使生態遭到破壞的地方成為無人區,有助于生態的自然恢復。實際上,這正是內蒙古東達蒙古王集團發展沙產業,幫助父老鄉親脫貧和恢復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沙柳具有極強的抗風沙性和耐干旱能力,生長習性獨特,每3年必須平茬一次,否則就會枯死。平茬以后,沙柳的生長規模和防風固沙效果能夠大大提高。趙永亮認為,生態建設不能以綠色劃上句號。經過與專家一起試驗論證,趙永亮認識到沙柳是理想的高級瓦楞紙原料,可以利用沙柳生產高級箱板紙,國內高級箱板紙每年的缺口約400萬噸,種植沙柳生產高級箱板紙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為此,內蒙古東達蒙古王集團實施了庫布齊沙漠300萬畝沙柳綜合利用產業化工程。目前,該工程一期150萬畝沙柳種植已經完成,二期150萬畝沙柳種植也已經全面展開。另外,與之配套的年產10萬噸沙柳造紙項目已經投產,取得了顯著效益。正在建設的年產50萬噸沙柳造紙項目投產以后,年產值可以達到30億元,為地方財政增收3億元,為30萬戶農牧民直接增收3億元。該工程會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沙漠增綠、沙柳增值、地方增稅、農牧民增收、企業增效”的綠色扶貧工程。
  得知趙永亮在沙產業方面的成功實踐以后,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寫信給趙永亮說:“我認為,內蒙古東達蒙古王集團是在從事一項偉大的事業?!庇嘘P專家表示,在內蒙古西部沙區發展沙產業符合科學發展觀,對老百姓脫貧致富、改善生態環境、發展地區經濟、建設綠色屏障、支持2008年北京綠色奧運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奉獻:組建愛心團隊救助心臟病患兒
  
  趙永亮常常說:“建設和諧社會,人人有責,企業家的責任就是拿出錢來辦實事兒、做好事兒?!?
  2006年春節,趙永亮回老家看望父老鄉親發放慰問金的時候,得知村民鄔九女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由于家庭貧困一直沒有接受系統的治療。雖然已經生命垂危,鄔九女卻不愿意接受治療,說是要把家里有限的錢留給兒子上大學用。趙永亮了解了情況以后,當即表示過完年一定要幫助這位了不起的母親做手術。春節過后,趙永亮派車把鄔九女送到呼和浩特市,為她支付了全部醫療費用――5萬元。經過手術治療,現在鄔九女已經完全康復了。
  在鄔九女治療期間,趙永亮了解到全區有很多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因為沒錢治療早早夭折。為了拯救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生命,保存勞動力,挽救幸福家庭,趙永亮與醫院協商,內蒙古東達蒙古王集團每年出資60萬元,醫院也承擔一定費用,共同成立一個專門救助內蒙古農村牧區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促進會,為家庭貧困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治病。自2006年4月該促進會成立以來,區內外20多名企業家加入了這個愛心團隊,救助了20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趙永亮表示,救助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也是扶貧工程的一部分。
  
  回報社會:10年納稅5.2億,捐款1.2億
  
  10年來,趙永亮領導的內蒙古東達蒙古王集團已經向國家納稅5.2億元,向慈善公益事業捐款1.2億元。另外,趙永亮讓企業的5800名員工過上了富裕穩定的日子。通過產業拉動,他幫助成千上萬的農牧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一位經濟學家說:“我不是批評別的企業家,但是相對而言,趙永亮自覺地承擔了社會責任,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參與扶貧和恢復生態工作,確實讓人敬佩!在建設和諧社會已經成為時代潮流的今天,這種自覺地承擔社會責任的精神和行動對企業家具有重要的榜樣意義?!?
  摘自《北方新報》2006.11.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4045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