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時代企業總賬會計從核算型邁向管理型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總賬會計的簡單核算工作已經可以由計算機軟件來替代,同時由于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總賬會計必須從核算型向管理型進行轉變,這樣才有利于企業更好地發展,有利于社會進步。本文從管理型會計的界定出發,分析了它與核算型會計的區別,論述了傳統的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變的必要性,通過一系列的分析研究,最終提出了企業總賬會計從核算型邁向管理型的具體措施,希望對總賬會計職能的轉變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對企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總賬會計;核算型;管理型;職能轉變
  引言:傳統核算型會計的工作只是對企業的財務會計數據和資料進行簡單整理,根本沒有時間對結果進行分析,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變革和競爭的日益激烈,僅僅對會計信息進行簡單整理而不進行分析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經營發展的需求了,而且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單純進行簡單的數據整理工作已經完全可以由計算機軟件來代替了,總賬會計的核算工作時間大大縮短,所以此時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成為了總賬會計的首要工作。只有實現了轉變,才能更好地做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決策,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經濟的增長。
  一、管理型會計的職能特點
  1.管理型會計的界定
  管理型會計是指通過學習一些專門的系統性的理論與方法,根據企業內部財務會計提供的會計數據和相關的資料,對企業平時發生的每一個經濟活動做出分析和研究,進而形成供企業內部使用的控制計劃,從而幫助管理者做出有利于改變和完善企業經營管理的決策,并且盡可能提高企業運營的經濟效益。
  2.管理型會計與核算型會計的區別
  第一,兩者關注和分析會計數據的時間不同,核算型會計主要是對已經發生的所有經濟活動和經營活動業務產生的數據進行核算和整理;而管理型會計是在傳統核算型會計提供的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研究,它關注的是未來,即通過分析企業外部的經濟形勢形成一些對企業未來經營活動有利的決策。
  第二,兩者的主要工作目標和職能不同,核算型會計主要是進行傳統的核算和監督,通過運用一些比較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對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產生的業務做出詳細的記錄和整理,促進財務部門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而管理型會計不僅要從對會計數據的分析中做出對企業經營有利的決策,而且還要將國家的宏觀調控、外部的經濟環境和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結合起來,它的主要職能包括預測、計劃、決策以及控制等。
  第三,兩者的服務主體不同,核算型會計主要是向外部相關聯的單位和個人提供本企業過去的財務會計信息,是以整個企業作為一個會計主體,嚴格劃分會計期間,核算必須遵循嚴格的會計準則;而管理型會計主要是供企業內部使用,主體可以是一個企業,也可以是企業的任何一個部門,期間可以靈活變動,核算也沒有那么嚴格的法律約束。
  二、企業總賬會計從核算型邁向管理型的必要性
  1.新時代傳統核算型會計的職能局限性
  傳統的核算型會計的主要職能是核算和監督,工作人員主要的工作就是進行會計數據的整理和核算,幾乎沒有時間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更沒有時間對這些會計信息進行管理,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財務人員僅僅只是進行簡單的數據整理已經無法滿足需要了,他們必須進行職能的擴展甚至是轉變,這就要求傳統的核算型會計必須向管理型會計轉變。
  2.市場競爭環境對于企業會計職能延伸的需求
  傳統的核算型會計僅僅關注企業本身的會計信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外部市場環境和經濟背景對企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只關注企業本身已經滿足不了企業發展對于會計的需求,這就要求必須將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與外部經濟環境結合起來,而管理型會計就符合這一要求。因此,傳統的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變是市場競爭下的必然結果,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三、企業總賬會計從核算型邁向管理型的具體措施
  1.明確以成本管理為管理對象
  首先,要想達成總賬會計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這一目標,需要我們做到的第一點就是確定管理對象,也就是確定我們所說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近年來相對于財務成本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它是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各種成本的總和,它的內容包括所有內部經營活動可能產生的成本,例如,責任成本、變動成本、邊際成本、設計成本、質量成本、差別成本、機會成本、沉沒成本、重置成本、固定成本等各種成本。這些成本都是按照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的要求,結合財務成本和其他各種影響企業內部經營活動的有關資料和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和分類得出的。它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經營活動,所以說,它就是財務成本的深化和發展。具體來講,對于管理對象來說管理成本的內容確定主要包括以下這三個成本,分別是決策成本、控制成本和責任成本。
 ?。?)決策成本,它的意思是企業的管理層做出決策時所需要考慮的成本。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投資活動、融資活動和籌資活動時,都要首先提出不同的方案,然后對這些方案的可行性和實用性進行研究和討論,從中選出最合適的方案來執行。在進行這些方案的選擇時,肯定會對這些方案可能發生的財務成本進行計算和比較,而這里所說的財務成本就是此方案的決策成本。而在這么多成本中,機會成本是最核心的成本,機會成本是影響決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重要的成本因素,所以,一定要選擇最科學的機會成本,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最準確的決策。
  (2)控制成本,在經過嚴格的計算之后,企業的管理層就會選出最合適的方案,在這些方案確定之后就需要企業的每個部門、每個員工積極配合、努力認真執行由這些方案產生的每一項任務活動。管理者此時又會提出一些需要我們員工來達成的目標,與這些目標相匹配的就是會制定一些預算的指標和標準化的成本,然后把這些指標和成本進行一一拆分對應到各個部門的各個任務中,以此來提高各個部門、各個員工完成任務的效率,爭取以最快、最有效的速度來完成任務,達成目標。不僅可以通過這些指標來幫助各部門提高效率,而且還可以在各個部門完成任務之后將完成情況與這些預算指標、標準成本進行對比,通過對比來發現完成任務過程中出現和存在的問題,只有及時發現了問題,才能做到及時改正錯誤,更有效地完成任務。在這個階段和過程中,預算指標和標準成本就是控制成本的核心,所以會計人員必須積極參與這個指標和成本的研究與制定過程,充分利用已經掌握的內部其他成本信息,來全程監控整個生產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成本。    (3)責任成本,它的意思是企業的某一項活動是由誰負責的就由誰來承擔責任從而產生的各管理層的成本總計。我們知道,要想精確計算出一項活動所產生的利潤,不僅要知道通過這項活動產生的收入也要計算出完成這項活動所花費的成本費用,只有將兩者的差計算出來才能準確考核一項活動產生的結果。但是在對管理層人員進行業績評價的時候,就不能依據計算出的成本總量來進行,而是要根據它所能控制的成本來進行,由此可以得出,責任成本的核心是可控成本。
  2.持續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
   (1)要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因為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是總賬會計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的關鍵因素,財務會計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會計準則和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進行財務管理,在計劃、分析、控制會計工作時秉公辦事,在嚴格規范自身行為的基礎上積極完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
 ?。?)要建立健全考核機制,樹立員工的風險意識,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強化會計人員的思想意識,規范員工的會計行為和企業的會計業務流程,讓員工都能意識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優勢,員工之間互相監督,大家一起鼓足干勁實現公司利潤的最大化。
 ?。?)加強企業的預算管理制度,傳統的核算型會計總是關注于企業過去的會計資料和數據,如果要想實現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變,就必須將關注點放在未來,也就是加強預算管理,同時綜合考慮外部因素,做出有利于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決策,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
  3.完善信息化建設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眾所周知,當前的計算機技術發展迅猛,大數據、云會計、“互聯網+”已經和會計行業息息相關了,所以要想更快、更好地實現會計職能的轉型發展,就必須要加強信息化建設。而會計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必然需要一定是資金支持,所以企業要舍得拿出一定的資金來用于信息化建設。財務共享平臺建成之后,需要生產部門、銷售部門和采購部門在結束了一項交易之后將自己的財務信息及時傳遞到這個平臺,此時的會計人員就無需東奔西跑來收集數據就可以準確計算出每個部門所發生的成本和收入,節約了總賬會計的很多時間,提高了會計的處理效率,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當前的信息魚龍混雜,對會計信息的要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真實性,此時就要求企業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給財務人員,也就是說,企業必須加強對這些上報的會計數據和報表內容進行嚴格的審計,可以用的方法是內部和外部審計相結合。內部審計由自己企業的內部員工來進行,外部審計就必須委托外部的會計師事務所,讓專業的注冊會計師人員來進行,只有將這兩者有效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保證審計工作是獨立于其他工作的,才能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真實性,降低由于虛假信息帶來的風險,降低企業不必要的支出,提高企業的信譽,提高企業的效率。
  4.加強人才建設充分發揮崗位職能
 ?。?)要加強總賬會計的專業技能水平,我們知道傳統的核算型會計只要懂一些基本的處理會計信息的方法就可以,但是管理型會計需要分析企業外部的經濟環境和國家政策,因此,就需要他們熟悉和掌握市場行情和政策解讀方面的知識和分析方法,所以就需要企業定期開一些培訓課程,或者企業可以與一些高校建立人才培養計劃,每年由學校向企業輸出優秀的學生,這個就能提高整個團隊的整體素質,更好地實現會計人員職能的轉變。
 ?。?)還要加強會計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因為當前會計人員掌握著企業許多的機密資料,如果沒有足夠的道德修養和操守,很可能就給企業帶來了不要的損失,因此,企業需要加強道德修養方面的教育,讓會計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時刻牢記客觀公正、廉潔自律,對以權謀私的行為徹底杜絕。一旦出現員工違反職業道德的現象,要及時處理,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李珩.集團化企業管理會計新模式探索[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2):100-103.
  [2]徐葉青.關于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的職能轉變思考[J].時代金融,2017(6).
  [3]李音.研究信息化時代下企業財務工作職能的轉變[J].納稅,2018(31).
  [4]薛麗玲.淺談企業財務工作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J].商場現代化,2017(18).
  [5]帖艷紅.風險管理在企業財務工作中的應用[J].河北企業,2017(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308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