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的實踐與思考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建設而言,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的改革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過事業單位改革,能夠優化事業單位的工作現狀,促進社會經濟進一步的發展。然而,當前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的改革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在本文中,筆者將闡述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實踐
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所需要擔負的職責也越來越重。事業單位要想更好的發揮自身作用,促進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就需要根據社會發展需求進行改革,完善、優化自身的工作現狀。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在2020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應當全部完成改革任務。改革勢在必行,但是,當前事業單位的改革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一、當前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存在的問題
?。ㄒ唬┤狈y一認定標準
從當前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缺乏統一的認定標準是阻礙改革工作開展的因素之一。由于歷史遺留問題,我國大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并沒有得到編制組織以及法律法規層面明確的認定。對于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有一個較為寬泛的描述與界定。這樣一來,就導致在改革工作中經常出現組織機構、行政職能不明確的問題,給改革工作的開展帶來極大阻礙[1]。
?。ǘ皟蓚€不突破”的制約
一直以來,“兩個不突破”制約著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的改革工作。所謂的“兩個不突破”指的是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在改革中不得突破政府機構限額和編制總額的規定。之所以說“兩個不突破”限制了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的改革工作。如果不設置為獨立行政機關而只是將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轉變為行政編制,那么又會超出編制總額。由此市級以下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在進行編制改革過程中會受到極大限制,因會阻礙改革工作的正常開展[2]。
?。ㄈ┤狈ε涮渍?
從當前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的改革工作來看,改革配套政策的缺乏同樣制約著改革的進程。眾所周知,在改革過程中,部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會轉變為行政編制人員。在轉為行政編制人員之后,其薪資待遇、工作福利都會有所改變。然而,對于未轉變為行政編制的工作人員,其薪資待遇與工作福利卻沒有統一的標準,同時與行政編制人員也存在一定差異。這樣一來,就可能影響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僅阻礙事業單位改革工作的開展,同時也會影響其正常工作,嚴重的甚至會在社會上造成負面影響。
?。ㄋ模┤狈Ω母飫恿?
缺乏改革動力同樣是當前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之一。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問題,首先是因為相關管理人員缺乏重視,沒有意識到改革工作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其次,就是部分管理人員擔心改革會影響自身利益,因此對改革工作存在抵觸心理。
二、關于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ㄒ唬┟鞔_改革任務
要想進一步推進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的改革工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確改革任務。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工作人員都需要充分認識到,改革對于社會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改革絕不是某一個部門某幾個人的事,需要各個部門共同參與進來,這樣才能明確改革任務,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從而加快事業單位的改革進程。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明確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的標準,制定改革試點方案,明確職能調整、機構調整、編制置換、人員安置等具體辦法,理清改革思路。這樣才能幫助政府相關部門制定針對性法律法規來推動改革工作。除此之外,各個部門需要共同協作,才能提高改革效率,為事業單位改革做出貢獻[3]。
?。ǘ┲贫ǜ咝У木幹乒芾矸绞?
制定高效的編制管理方式對于推動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的改革工作有著重要作用。根據事業單位改革后的不同性質,制定嚴格機構編制管理方式。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原則上只減不增,確應需要新增機構或編制的,采取機構有撤有設、編制有減有增的辦法,實行部門或行業、系統內調劑,動態管理。任務取消、下放和轉移的,編制相應核減。有明確規定必須增事業設機構的,嚴格按"撤一建一、總量控制"的原則辦理。確需新增財政補助事業編制的,要根據"整合資源,優化結構"的原則在經營管理類型相同的機構之間內部調劑解決。可以將此類事業單位同樣列入到公益類事業單位中,并開展管理工作。通過這兩種方式,就能夠解決“兩個不突破”所引發的改革問題,從而推動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的改革工作[4]。
?。ㄈ┩七M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對于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工作而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要做到這一點,可以從四個方面工作入手。首先,需要轉變政府職能,要將政府與事業單位的職責清楚的劃分開。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切割政府與事業單位的職能、機構設置與運行機制,強化政府宏觀管理作用的同時也能夠避免政府插手事業單位實際的執行工作,保障事業單位的獨立運轉。其次是要明確政府部門的職責與分工,清晰權責歸屬,加強各部門的配合[5]。再次,要優化政府部門結構,實現精簡高效管理。最后,要加強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工作,避免在改革工作中出現任何違法亂紀行為,這樣才能保障改革工作的順利推進。除此之外,我國部分省市單位也在進行創新探索,開創了分類改制的模式,對于推動事業單位的改革也做出了極大貢獻。
結束語:
綜上所述,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的改革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設。根據當前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來看,要想進一步推動改革工作,就必須做到三點,分別是明確改革任務、制定高效的編制管理方式以及推進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將事業單位的改革工作落實到位,推動社會的發展建設,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胥晨霞,葛長宇.關于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機構與行政,2017(11):51-53
[2]楊曉帥.關于加快推進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的思考[J].中國機構改革與管理,2017(3):19-21
[3]張淑萍.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機構與行政,2018,No.90(5):33-34
[4]張杰,曲凱,李俊男.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探析[J].機構與行政,2013(6):36-38
[5]李學經.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路徑淺析[J].中國機構改革與管理,2013(2):36-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2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