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國環境保護稅現狀與不足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2018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稅制”,人們對它報以矚目,期待它能為中國的環境保護現狀帶來改變。環境保護稅至今已施行一年,本文將針對環境保護是的現狀與不足進行分析。
  關鍵詞:環境保護稅;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0-0222-01
  一、環境保護稅現狀
  現行環境保護稅設立的基本原則是從排污費“費改稅”平移而來,并不額外增加企業的負擔,但其實它與排污費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
  1.執法與處罰力度不同
  排污費的征管部門是環保部門,而環境保護稅的征管部門主要是稅務部門并由環保部門協助。環保部門長期處于執法力度不足,處罰力度不強的境地,以致某些企業敢于拖交、欠交,同時排污費容易受到較大的行政干預,某些地方為了招商引致給予了給較大的排污費減免,以至于各地的排污費經常都存在無法足額收取的狀況?!杜盼圪M征收管理使用條例》規定,對于未按規定繳納排污費者,由縣級以上環保部門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不繳者,處以排污費數額1-3倍的罰款并責令停業整頓。而環境保護稅除了適用《環境保護稅法》外同時也適用于《稅收征收管理法》,該法規定對于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50%至5倍的罰款,情節嚴重者,可以追究刑事責任,最高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減排優惠不同
  《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僅規定了一檔減免優惠,即對于水或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低于規定標準50%以上的,減半征收;而《環境保護稅法》則規定了兩檔減免優惠,一是納稅人排放大氣或水污染物濃度低于規定標準30%的,減按75%征收;二是納稅人排放大氣或水污染物濃度低于規定標準50%的,減按50%征收。
  3.收入分成比例不同
  排污費收入實行中央地方共享模式,中央與地方分成比例為1:9,所得收入全部用于環境污染防治。而環境保護稅則全部屬于地方收入,完全由地方掌控,這種做法將更有利于激勵地方加強征管,將環保稅稅收收入用到實處。
  二、現行環境保護稅存在的不足
  1.容易形成“稅收洼地”
  《環境保護稅法》中規定,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稅額為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每污染當量為1.4元至14元,具體稅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報本級人大常委會決定,并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根據各省市環境保護稅適用稅額頒布文件顯示,有60%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提高了應稅污染物的稅額標準,不同的省份之間稅額最多相差十倍,這種適用稅額的地域差異性,很可能會形成“稅收洼地”,使得部分稅額標準較低的省份對于高污染性企業將更有吸引力,最終,這些高污染的企業都會將工廠搬到這些省份來進行生產并排放污染物,對這些省份的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2.沒有對建筑工地噪音和VOCs征稅
  環境保護稅未有將建筑工地噪音納入征稅范圍,而原有的排污費已經廢止,導致現在的建筑工地噪音施工成為了一個尷尬的管理問題。環保部門只有監督權而沒有處罰權,即使面對超標的施工噪音,也沒有辦法對其進行罰款,只能進行勸誡。而揮發性有機物VOCs同樣面臨尷尬的局面,在新實行在環境保護稅中,納入大氣污染物范圍的VOCs僅有20余種,僅占全部VOCs的7%,防治污染效力遠遠不夠。
  3.微薄的環境保護稅稅收收入無法使環境污染治理得到良好的效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5年環境統計年報》的數據顯示,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彈性系數(注: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彈性系數=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增速/GDP增速)為-1.12,其中,只有7個省份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增速超過GDP增速。該系數中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的資金,大部分來源于排污費,系數的結果說明了排污費的收繳金額遠不足以治理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污染。2018年環境保護稅收入為151億元,而2015年排污費收入為178.5億元,可以推斷出環境保護稅的稅金根本不足以支付環境污染的治理費用。
  4.稅務部門和環保部門合作不足
  環境保護稅采用的是“企業申報、稅務征收、環保協同、信息共享”的征收管理模式,其征收要求多方密切配合,但在實際征收工作中,環保部門負責監測排污數據,而稅務部門負責根據納稅人自行填寫的申報表進行征稅,并要求納稅人必須有環保部門提供的核定數據才承認,導致納稅人需要在稅務部門和環保部門之間奔波往返,這大大地增加了企業的工作量并且降低了辦事效率,違背了當今政府工作“便民、利民、惠民”的辦事原則,也增加了稅務部門和環境部門之間的摩擦。
  綜上所述,環境保護稅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在日后的實施過程中,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
  參考文獻:
  [1]徐曉龍,王淑梅.排污“費改稅”對高污染企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商業會計,2018,No.640(16):113-115.
  [2]李晨曦,黃佳慧,袁航,et.排污費改環保稅對污染型企業的影響——以山西省忻州市某鐵礦企業為例[J].市場論壇,2018.
  [3]高美平,聶磊,齊祥昭,et.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研究及對涂料行業的影響初探[J].中國涂料,2018(1):12-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439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