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螢火蟲生存現狀與上海地區生態環境保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不少濕地河灘等螢火蟲的棲息地被污染,加上人為捕捉等諸多因素,使得螢火蟲的數量在急劇變少。螢火蟲屬于環境指示生物,其存亡變化預示著生態環境的好壞,對人類具有不容忽視的科研價值,對其保護問題也迫在眉睫。文介紹了上海地區本土螢火蟲的分類與特性及生存環境特征等,查閱了上海地區螢火蟲地理分布等歷史數據,針對不同區域特點,層層遞進,提出對上海地區螢火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立相應人類活動負面清單制度的建議。
  關鍵詞 螢火蟲 生存現狀 上海地區 生態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Q-33 文獻標志碼B
  1引言
  偶然看到一篇呼吁拯救螢火蟲的文章,又查了一些資料,發現目前上海地區螢火蟲現狀不容樂觀。與此同時,又發現螢火蟲的生存條件與人們的環境息息相關,而關于螢火蟲與環境的關系問題鮮少有人會去研究,主要困難在于螢火蟲生命周期短、環境要素多(水資源、大氣、土壤、植被、氣候等)、污染源復雜(光污染、聲污染、水污染、農藥殘留物、人類生活廢棄物與人類活動等),螢火蟲與環境的關系難以定量描述,污染源的多元化使螢火蟲與環境的關系的研究更加復雜。通過查閱歷史文獻,了解螢火蟲特性及其所需的生存環境條件,調查了人們對其物種本身、生存環境和生存現狀等方面的認知狀況,進而間接研究了螢火蟲生存現狀與上海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問題。
  2概述
  2.1螢火蟲的簡介
  螢火蟲屬于鞘翅目螢科,其尾部有一個發光器,能發出神秘瑰麗的光,其發光器中含有熒光素,光能釋放效率為95%,人類目前尚無法制造如此高效的光源。螢火蟲的腺甙磷酸可作為一種檢測水的污染程度的檢測劑。螢火蟲幼蟲捕食蝸牛,淡水螺類、蛞蝓(鼻涕蟲)等農業有害生物,因此螢火蟲是重要的農業益蟲。
  2.2螢火蟲的生存所需環境條件
  人們大多是在夏日傍晚,森林溪流濕地旁,見到螢火蟲夢幻的微光,同時,螢火蟲產卵也需要在岸邊??梢姡渖嫘枰獫駸岬沫h境,不宜在寒冷干燥的環境生存。螢火蟲喜歡在疏松的腐殖土中生活,這表明它適宜于草木繁茂、濕度較高、氣候溫熱、有充足的水源、土壤肥沃且屬于中性的環境。顯然,螢火蟲是一種生存于擁有較好生態的環境的昆蟲。
  2.3螢火蟲與環境的關系
  由于螢火蟲的生長離不開水,其蛹期也是在水邊度過,于是水的潔凈程度對處于蛹期的螢火蟲尤為重要;其成蟲生存所需草木繁茂濕度較高的環境,也是空氣質量良好,環境質量相當好的地方。由此可知,螢火蟲的生存對生態環境的潔凈程度有著較高的要求,這使它成為環境指示生物。
  螢火蟲環境指示生物的性質表明,一個地區螢火蟲多,則說明環境較優,一個地區螢火蟲少或已經滅亡,則說明環境較差。如果一個地區環境較差,螢火蟲的數量是會比較少的;但若一個地區環境好,螢火蟲也不一定比較多,原因是若該地區曾經歷過螢火蟲的滅亡,而等到幾十年后環境修復,天生并不適合長途飛行的螢火蟲也無法到達這里。這是螢火蟲作為環境指示生物無法指示的一種情況。因此,如果需要對螢火蟲進行保護,不應等到生態環境惡化后再來亡羊補牢,而是從現在開始,對其生存環境進行保護。
  3上海地區螢火蟲生存情況
  3.1上海地區的螢火蟲種類
  通過查閱資料發現目前本土的螢火蟲只生存著三種,分別是黃脈翅螢、條背螢和天目山雌光螢。螢火蟲分類地位、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和在上海的分布見表1。
  3.2上海地區的螢火蟲地理分布情況
  圖1是調查者統計了近年來在各類媒體報道的發現螢火蟲存在的上海地區地理分布圖。可以看出,發現其棲息地有13處,主要出現在農村郊區。表2是上海出現過的螢火蟲的地區種類的匯總,需要說明的是,表2中的雷氏螢,因其發光較亮,具有觀賞性,故濱江森林公園將這一非本土品種自主投放于公園內。
  3.3造成現下狀況的原因
  通過調查發現,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難以窺見螢火蟲的蹤跡——螢火蟲在減少。造成現下狀況的主要原因可以為:人類對其物種本身的迫害與人類對其生存環境的影響。
  3.3.1人類對其物種本身的迫害
  目前,針對這樣的生存現狀,人們的無知加劇了螢火蟲數量的減少。例如,螢火蟲發光所能帶來的浪漫,使不少商家看到了利用人們對浪漫的追求賺錢的機會。據2016年的《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估算,每年淘寶網上約有40個商家從事活體螢火蟲買賣,一個賣家在一個月內,至少能銷售1萬多只螢火蟲。2017年淘寶網發布了“關于野生活體螢火蟲的禁售管理公告”,這一舉措有效緩解了其數量迅速下跌的趨勢。可是對比來看,在日本,螢火蟲保護組織有上千個,每年都要召開螢火蟲保護大會;在中國,2014年才建立第一個螢火蟲保育組織——湖北省守望螢火蟲研究中心。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所作所為,無論是唯利是圖還是無心之舉,都給螢火蟲帶來災難。
  3.3.2人類活動對其生存環境的影響
  由于城市用地的不斷擴大與綠地、河湖面積的減少,種種人類活動所帶來的影響也接踵而至,光污染、聲污染、水污染、農藥的大量使用等問題,皆是人類活動對于生存環境的影響,而間接地加諸于螢火蟲之上。比如光污染問題,由于人造光源的普及,不僅在城鎮中,連偏遠的城郊地區也豎起了路燈,家家夜晚點起了燈,光污染會嚴重阻止螢火蟲通過發光進而所需引起的求偶行為,導致其因無法繁殖而快速滅亡。
  根據上海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發布的土地利用計劃繪制成的圖2,不難發現,在城市中建設用地的增多,意味著光污染、聲污染的加重,同時,也意味著生態環境的惡化。
  4針對上海地區的螢火蟲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
  根據前文上海地區發現的13處螢火蟲棲息地,筆者將其分為三類,分別就螢火蟲生存環境和人類居住活動環境保護提出如下建議。
  4.1出于公眾知識普及的社會需要,建議在城區內建立展示園型螢火蟲棲息地(如袁2中序號4、6、7、9)   這一類的螢火蟲棲息地已經被較好地保護起來,有較為完善的制度對整體環境進行保護。比如上海植物園,其暗訪夜精靈活動已經持續了十幾年,不斷向公眾,尤其是向孩子們傳播知識。對于這一類棲息地,提出如下建議:引入更多螢火蟲本土種類,同時由于這些展示園處于城區內,受人類城市生活影響較大,提議與附近社會場所溝通,減少光污染聲污染;籌辦科普教育活動時,注意觀察螢火蟲集中產卵、集中交配的時間,并在該段時間減少參觀人數,也可采取隔天參觀的方式,以確保其不被干擾的時長數。
  4.2出于上海市民對螢火蟲的生態體驗需求,建議在上海郊區公園中建立螢火蟲體驗型棲息地(如袁2中序號3、5、12)
  這一類的螢火蟲棲息地是以公園的形式就地保護起來,比起A類棲息地,它們的環境無疑是更加原生態,更加自然的。筆者認為此一類地區更重要的是要保護其生態環境,公園內的濕地與森林可以凈化空氣、改善水質、降解污染,所以建議:禁止開設高污染工廠,同時防止污水(如人們生活用水)、生活垃圾與污染物質的排放帶來的影響;阻止開發濕地、森林為耕地的行為;定期對園內河湖水水質等指標進行檢測,隨時關注環境的變化。對于游客的野營等行為,劃定一塊區域范圍,禁止游客深入。
  4.3出于上海地區的生態體系的保護需要,建議在郊區建立野生螢火蟲棲息地(如袁2中序號1、2、8、10、11、13)
  這一類棲息地的保護是最為困難,但也是相當重要的。通常此類地區離人群密集的區域較遠,大多處在荒郊野地,且靠近水源(如河道旁),由于附近多為農田,有人群居住,所以圍護起來也不太現實。故建議如下:增加人們的科普知識,培養保護環境的意識,可以聯系當地有關部門進行講座與宣傳活動;加強河道與棲息環境整治,清理丟棄的垃圾或排放的污染物質;按實際情況提供餌料,尤其是幼蟲成長時所需的食物;邀請志愿者,在螢火蟲羽化和求偶時期,對該地區進行保護。
  同時,針對野生螢火蟲棲息地的需要,建立人類活動負面清單制度,包括:螢火蟲保護方面,禁止野外捕捉、人工飼養出售、公布螢火蟲棲息地精確位置等措施;水資源方面,禁止向河道里排放污水、生活用水等污染物質,影響水的潔凈程度;植被方面,阻止破壞草地、綠地等行為,保護植被;大氣方面,禁止向大氣中排放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能致使酸雨,使用清潔能源,減少大氣污染;土壤方面,禁止隨地丟棄垃圾,或使用大量農藥等破壞土壤質量行為……
  5結論
  螢火蟲本身的價值巨大,面對這樣一種生存現狀,人們需要對其進行保護。正因為其對環境苛刻的要求,對于上海這樣的大都市而言,重視它們,也是在重視自己的健康與生活質量。建立人類活動負面清單,不單單是為了螢火蟲的保護,對于螢火蟲這樣的物種,適合它們的環境無疑是適合,甚至是有益于人類的。這樣的負面清單,或許,是對人類環境保護事業的一種途徑。如果你不愿看到這種渺小得只能用點點螢火來表現自己活過的昆蟲在生與死之間掙扎,就請伸出你的援助之手,救救它們,也救救人類!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4704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