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精細化工企業的現狀與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精細化工在現代高科技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其專用化學品和新材料既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支撐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還是傳統產業升級的保障。在現代化工業的新興領域里,精細化工活力無限,其產品具有多品類、高附加值、多用途、產業關聯度大等特點,為國民經濟中的高新技術產業的各行業和各領域提供服務。論文通過對精細化學工業特點的分析,討論了國內精細化工發展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有助于我國精細化工企業的發展。
【Abstract】 Fine chemical industr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modern high-tech. Its special chemicals and new materials are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but also the basis for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s well as the guarantee of upgrading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n the new field of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fine chemical industry has infinite vitality. Its produc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category, high added value, multi-purpose and large industrial correlation. It provides services for all industries and fields of high-tech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chemical indus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domestic fine 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e chemical enterprises.
【關鍵詞】精細化工企業;現狀;發展
【Keywords】fine chemical enterprises;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5-0143-02
1 我國精細化工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精細化工率(精細化工產值占化工總產值的比例)對一個國家或地區化工發展水平的高低有著重要影響。世界精細化工在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國際環境下已進入成熟期,我國在精細化工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的進步,人民生活的高質量發展,存在著以下問題。
1.1 生產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精細化工生產的工藝技術有待改善,還沒有普遍使用像氫還原、連續硝化、絕熱硝化、液體SO、磺化等比較先進的技術,很多小企業的生產方式比較粗放、分散,自動化水平低,特別是在單元操作、工藝路線及產品后處理等方面還停留在20世紀中后期的水平。國內在精密高分子樹脂和材料,高質陶瓷,液體材料,化學品信息化等新領域的發展才剛起步。
1.2 產品質量較低
因為產品質量不好,數量少,生產缺乏系統化和專業化等原因導致我國高質化工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低,處于弱勢地位,高質精密產品主要依賴國外進口,如我國紡織業所需的染料,但從數量上看,國內產品可提供90%以上,但從品種方面看,只能滿足50%的需求;又如為滿足國內生產需要,需要大量進口醫藥、農藥等原藥和中間體。這表明我國的精細化工不能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依賴國外。
1.3 產業結構不合理
高科技在信息化學品,磁記錄材料,功能樹脂等許多領域占比例很低,甚至在很多有相對優勢的領域也沒有形成產業優勢,多數傳統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嚴重不足。
1.4 企業規模小而散
目前我國的精細化工企業大約在一萬家左右,其中涂料工廠數量約4500多家,染料工廠和顏料工廠、農藥原藥和制劑工廠、化學藥品生產廠數量都在1500家左右。大規模的生產廠寥寥無幾,最近幾年來長三角等地雖然出現了多家規模較大的染料和中間體生產廠,其中分散性染料擴大成了7萬噸/年的生產規模,成功成為世界大規模分散染料生產商,但事實上與國外的生產商的市場規模還有很大差距。 1.5 科技研發投入力度較小
國家及企業越來越注重對科研技術的投入狀況,但是還沒有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中心的科研創新體系及制度,多數精細化工企業沒有完善的科學技術開發、實用型研究、市場開拓和生產技術服務機構,缺乏創新能力。我國科技力量的中心是科研院所和高校,企業相關人才資源不足,研發能力較弱,而生產環節的中心在企業,這就造成了生產和科研環節脫節、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低的現象。加之計劃經濟的影響,應用研究和市場營銷得不到科研單位和生產廠的重視,這些因素都阻礙了中國精細化工的發展。
2 精密細致的化工產品的發展趨勢
2.1 新型精細化學品逐漸替代傳統精細化學品
很多精密細致化工品如肥皂、燃料、油漆等都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未來精細化工產品的科技含量會更高、數量會更多,如環保型的新型農藥;汽車、建筑、輕紡工業用的特質膠粘劑;織染用的環保型燃料等。傳統精細化工品將會逐漸被新型精細化工品替代,精細化工將以更低的能耗和毒性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其效益也將大大提升。部分精細化工產品因其技術與科技水平的制約具備一定的毒性,如人們經常使用的塑料袋,雖然人體對其毒性能夠承受,不會有生命危險,但也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精細化化工產品在安全性、便捷性和環保性等方面將會有很大的提高[1]。
2.2 加強綠色精密細致化工的引導宣傳工作力度
伴隨經濟社會的進步和綠色產業的迅速發展,生態環境問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我國正面臨著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必須高度重視綠色精細化工的發展情況,充分意識到其是促進我國經濟不斷高質發展的主導力量。我國人口眾多且環境質量較差,所以,發展綠色技術和綠色產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所以要主動增強有關綠色精細化工知識的普及、引導和宣傳,加大對這方面產業的支持力度,完善相關政策支持,促使我國綠色精細工業的發展得更好更強。
2.3 正確對待精細化工發展的大環境
在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相關工業范圍的發展突飛猛進,無論數量、品類還是在質量方面,市場對精細化工產品的需求都有了新的要求,這就為精細化工的發展奠定了廣泛的市場基礎[2]。同時,也改變了市場的供求關系,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買方市場,我國企業生產的產品并不符合市場需求的標準,比如數量,質量等方面,加劇了我國精細化工市場上的構造性矛盾。隨著經濟全球化與改革開放格局的形成,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精細化企業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國外企業成了我國大多數精細化工企業的競爭對手。因此,我國的精細化工企業在自身優勢基礎上調整戰略,重新調整企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企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增強經濟效益和國際競爭力,企業調整的改革要和國家政策相一致,利用國家促進經濟發展的財政支持、相關行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外資的政策等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技術改造。
2.4 增強和國際合作,促進精細化工發展
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穩定,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我國在精細化學工業品和特種化學品方面有著廣闊的消費市場,這導致了很多國際公司來中國投資精細化工業,加強了國際合作,進一步促進了精細化工業的發展。
2.5 創新技術
近幾年中,新技術在我國生產程序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發展了反向工程,剖析未知物等新技術,我國化工企業得到了有效發展,為我國的化工業提供了技術基礎。隨著我國化工業的發展和科技的發展,我國開始產生一些新興行業,如化工服務業。近年來,伴隨持續發展與深化分析技術,各種新興的化工業技術名詞誕生。就整體而言,屬于一項技術創新成果,屬于新興的分析技術的微譜分析,對中國精細化工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乜次覈幕て髽I發展歷程,很明顯的感覺到,我國的化工業多以生產為主,而從事技術研發的企業很少,這也導致我國與世界發達國家有著很大的發展差距。而微譜分析技術可以用來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并能加以吸收和創新,這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西方的技術壟斷,進一步促進中國精細化工行業的不斷發展。
2.6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以往的教訓告誡我們,一味單純模仿國外技術來生產產品,雖然可以繞開發達國家設置的技術壁壘,對我們起到一定程度的幫助,但是這絕不是長久之計,從長期看這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如果市場需求得到了緩和,許多問題都會一一暴露出來,比如生產技術落后,適應市場改變能力較弱等,這使很多設備遭到淘汰,很多職工下崗,使得我們失去了對市場的主導作用,很難從困境中解脫出來。在中國加入WTO之后,我國仿照外國的機會更多了,然而因為國際推行知識產權,導致我國在技術上得不到什么好處。因此,我國精細化工企業的發展一定要靠自身進行科研,自主開發先進技術,增強我國的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可以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3 結語
精密細致工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經濟的高質快速發展促進著科學生產技術不斷提升,這項技術也會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企業準確定位發展方向,并且要嚴格依據市場運行情況,更要重視相關技術的開發和研究,進一步樹立品牌,提高其知名度,與國際化接軌。
【參考文獻】
【1】梁冰,梁晨,陳素怡.基于“互聯網+”的精細化工專業課程發展探析[J].廣州化工,2019,47(03):153-155.
【2】陳家銘,黃秀瓊.我國精細化工的發展現狀及趨勢概述[J].廣東蠶業,2018,52(01):1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29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