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的“精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性格;水滸傳;教育啟示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14-0079-02
《水滸傳》中的好漢大多是粗人,武功高強又心思縝密的沒有幾個。有一個人,武藝出眾,膽大心細,是其他好漢所不及的。誰呢?拼命三郎石秀。石秀出身社會底層,俠肝義膽,身手出眾,但卻不像其他好漢那樣,有勇無謀,蠻拼蠻干。施大爺形容他,最常用兩個字:精細。
書中以石秀為主角的故事,主要有三個:力主楊雄殺妻、祝家莊探路、大名府跳樓救盧俊義。三段故事無不表現出他的勇猛和細心。按理說,這樣的人算得上是書中的“上上人物”了。但實際上,很多人并不喜歡這個角色,覺得他的“精細”很可怕。如金圣嘆所評:“石秀可畏,筆筆寫出咄咄相逼之勢?!薄笆阌趾荻居志?,筆筆寫出?!?
那么,石秀這個人到底有什么問題?他這令人恐懼的“精細”背后是什么?能夠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什么啟示?讓我們翻開原著,在石秀登場后的第一個故事中去尋找答案。
敏感
石秀的故事,是通過病關索楊雄引出來的。當時,楊雄正在街頭被一幫無賴糾纏,不能脫身。恰巧,石秀正挑著一擔柴經過。石秀路見不平一聲吼:“你們因甚打這節級?”那個叫張保的無賴見石秀衣衫破舊,就罵了一句:“你這打脊餓不死凍不殺的乞丐,敢來多管!”這句話徹底激怒了石秀。書上這樣寫他:那大漢大怒,性發起來,將張保劈頭只一提,一交攧翻在地。那幾個破落戶見了,待要來動手,早被那大漢一拳一個,都打得東倒西歪。
無賴頭被打跑了,石秀還不算完:那大漢兀自不歇手,在路口尋人廝打。要打,就打個痛快。拼命三郎,果然名不虛傳。這個場面,主人公如果換做是林沖,他可能不會輕易動手;換做是魯智深,他也只會把那些無賴打跑即可;換做是武松,諒他也不會追著無賴打個不停。也就是石秀會這么做。為什么會這樣呢?僅僅是他后來介紹自己時說的“平生執性,路見不平,便要去舍命相護”嗎?未必。
其實,結合施大爺后邊對石秀的描寫,我們會發現,這個人不僅心思縝密,而且還特別敏感。他因隨叔父來此地販賣羊馬,不期叔父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錢,流落在薊州,賣柴度日。而他又功夫了得,年少氣盛,不想被人輕視,更不愿被人侮辱。無賴張保那句“打脊餓不死凍不殺的乞丐”,深深地傷害了他的自尊。
就像一個因家庭困難而陷入自卑的孩子,如果被同學辱罵,傷了自尊,那他很可能就會沖上去拼命。同這樣的孩子溝通、交流,要從保護他敏感的自尊心開始。石秀出場的這一頓拳腳,就將他內心的脆弱、敏感暴露了出來。
多疑
石秀幫楊雄解了圍,楊雄很感激。于是,兩人結拜為異姓兄弟。楊雄的岳父潘公聽說石秀家以前是屠戶,便邀請他一起開肉鋪,而且讓他管賬。石秀從此也算有了正當職業,生活質量也有了改善。比如,書上說: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換了新衣穿著。
兩個月后的一天,石秀去外地買豬回來,發現店門關著,賣肉的家伙也都收拾了起來。一般人見此情景,疑惑之下,會先問個究竟,再作打算??墒悴皇?。書上說:石秀是個精細的人,看在肚里,便省得了,自心忖道:“常言‘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绺缱猿鐾馊ギ敼伲还芗沂?,必是嫂嫂見我做了這衣裳,一定背我有話說。又見我兩日不回,必然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買賣。我休等他言語出來,我自先辭了回鄉去休。 自古道:‘那得長遠心的人?’”別人的“背我有話說”“搬口弄舌”完全是他想當然的猜測。他的這一大段心思,全是他一個人的“內心戲”。
事實是人家家里有事,店門暫關幾天,跟他石秀沒有一毛錢關系。但石秀呢,越想越多,而且還按照自己的猜測,有了下一步的行動——不僅收拾了包裹、行李,還將賬本交給潘公,發誓說:“且收過了這本明白賬目。若上面有半點私心,天地誅滅!”弄得潘公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忙問這是干啥。石秀仍不直說:“小人離鄉五七年了,今欲要回家去走一遭,特地交還賬目。今晚辭了哥哥,明早便行?!迸斯@才明白石秀的用意,急忙把事情解釋清楚了,而且對他說:“叔叔,今后并不要疑心,只顧隨分且過?!弊x到這里,我們會和潘公有同樣的感受:這個石秀,太多疑了!“精細”得過頭了,有沒有?
多疑性格的人往往帶著固有的成見。他會通過“想象”,把生活中發生的無關事件“拼湊”在一起,來證實自己的成見。他們很容易誤解他人的言行,甚至把別人的善意曲解為惡意,從而使自己走進一種消極的人際關系。這樣的人,容易和別人產生隔閡,嚴重時還有可能與人爭執,甚至傷害別人。心理學研究發現,緊張與多疑的行為特征往往會聯系在一起。一個孩子,如果長期生活在一種緊張、壓抑的氛圍中,形成多疑性格的概率就會變大。石秀兒時的生活環境,極有可能就是這種緊張、壓抑的氛圍。
偏執
石秀在楊雄家留了下來。工作很忙的楊雄請他幫助自己照看著家。他一口答應,也很負責任,絲毫不敢懈怠。于是,他憑借自己的“精細”,發現了楊雄妻子潘巧云與海和尚的奸情。他把這事兒告訴了楊雄。楊雄還沒等查明真相,卻因說醉話,讓妻子提前得到了消息。那潘巧云惡人先告狀,編造了一通鬼話,反誣石秀調戲自己。楊雄心無城府,竟然信了妻子的話,直接跑去拆了肉案子。
石秀是個乖覺的人,面對楊雄的舉動,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笑道:“我若和他分辯,教楊雄出丑。我且退一步了,卻別作計較?!比缓笫帐颁伾w,來辭別潘公,他說:“小人在宅上打攪了許多時;今日哥哥既是收了鋪面,小人告回。賬目已自明明白白,并無分文來去。如有毫厘昧心,天誅地滅!”
石秀的反應,恰恰反映出他的性格缺陷:有了誤會,不去溝通,還要“別作計較”,還要急于證明自己賬目清清白白。這樣的問題處理方式,只會讓兩人關系變得更加糟糕!金圣嘆讀到這里,連續感嘆了兩句:石秀可畏,我惡其人。不溝通也就罷了,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石秀竟然選擇親自動手,殺掉了海和尚。然后把死者的衣物扔給楊雄,讓他把潘巧云騙上翠屏山對質。翠屏山上,他逼迫潘巧云,詳細地陳述了她和海和尚通奸的經過,以及誣陷自己的事實。這一系列情節,細讀起來,讓人無不慨嘆石秀的精細與狠毒。金圣嘆就一再感慨:石秀節節精細,節節狠毒,我畏其人。
最后,在石秀的“鼓勵”下,楊雄拔刀殺了妻子和丫鬟。雖然是楊雄殺妻,但這一情節的推動者卻是石秀。金圣嘆評得好:看他寫翠屏山,全是石秀調遣楊雄??v然是潘巧云、海和尚有錯,但也罪不至死。更何況,這是楊雄的家事,與你石秀何干?丫鬟死又為何?只是因為自己被人誣陷,想要自證清白?那用這樣的手段也太殘忍了!這完全是石秀性格中的偏執所致。拼命三郎,令人生畏。心理學研究發現,生性脆弱、敏感的人,在一定的環境影響下,往往變得偏執,做出極端的事情來。這正是石秀殘忍手段的根源所在。
教育啟示
石秀這樣敏感、多疑、偏執的性情,著實可怕。在教育過程中,該如何避免孩子養成這樣的性格?這里提供四個建議。
第一,多和孩子溝通。溝通,是解開誤會與矛盾的鑰匙。缺乏溝通的親子關系,往往會將問題隱藏,不能及時解決,從而導致誤會和矛盾越積越深。常和孩子交流,溝通順暢,不僅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而且還會讓孩子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開闊,養成樂于溝通、善于溝通的好習慣。
第二,給孩子營造輕松的成長環境。當孩子犯錯,或是遇到挫折時,很容易產生自卑和自我懷疑的情緒。成人要多鼓勵,少批評,盡量為孩子營造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這樣才能讓孩子告別敏感、脆弱,變得更加自信。
第三,盡量不要對孩子撒謊。大人的謊言,往往會導致孩子多疑性格的形成。尤其是一些承諾,如果兌現不了,就盡量不要說。如果承諾了,確實沒有做到,要和孩子道歉,說明原因,讓他理解自己。這樣,就會減少孩子對家長行為的不信任和亂猜疑。
第四,鼓勵孩子積極融入社會,增加社交機會?;顒臃秶M小,社交機會不多,容易導致孩子思想閉塞、狹隘,進而導致多疑的性格。多帶孩子開闊眼界,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可以讓他在了解別人的過程中,更客觀地認識自己,培養豁達的性格。
?。ㄗ髡邌挝唬荷綎|省泰山教育創新研究院,濰坊,261000)
編輯/衛 虹 終校/張國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03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