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制度中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已取得顯著成效,人民大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國民經濟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高潮。要想保持這種高效穩步的發展,深化改革國內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是必經之路,在已擺脫傳統計劃經濟思維的條件下,我國政府適時啟動了新會計準則基礎上的革新計劃。自2015年始,我國財政部陸續頒布了多條針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相關文件,意圖變革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方式,使財務工作更加貼合管理需要,達到效率最大化。基于此,本文將根據財政部頒發的2019年新政府會計制度(以下簡稱“《新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探究在新制度背景下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方法,期望對廣大事業單位的相關人員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
中圖分類號:F810.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5-0223-01
一、引言
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政府對于財政問題的關注愈加深入,管控程度更為嚴謹,對廣大事業單位提出了新的挑戰。隨著我國關于會計制度準則的新文件出臺,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核算管理方式發生了轉變,這種轉變不僅體現在固定資產的分類管理上,還體現在資產確認的權責制度上,也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二、《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與管理變化
(一)固定資產定義的變化
《新會計制度》中對于固定資產的定義由“事業單位持有與使用”轉變為“政府會計主體為滿足自身的業務活動需要而控制的”,利用“控制”二字界定了固有資產的所屬范圍,增加了責任的明確性,符合當下權責發生制的具體原則。此外,固定資產定義的變化更好地連接了會計和會計信息的使用人員,為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核算管理減少阻礙。
(二)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要求的變化
與過往實行制度相比較,《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核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信息更加公開化、透明化,關于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需要提交相應的報告,每年系統性地編制固定資產相關資料的匯報,對會計確認內容的審核提出了嚴格要求,也提高了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要求。
?。ㄈ┕潭ㄙY產折舊范圍及方式的變化
《新會計制度》實行前,事業單位關于固定資產的折舊雖然存在一定要求,但折舊計提內容和范圍模糊不清,沒有明確界定。過往的折舊計提往往采用“虛提”的計算方式,這種方式在固定資產有所增加的情況下依舊進行累計折舊處理,大大降低了折舊對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作用?!缎聲嬛贫取穼潭ㄙY產的折舊提出了新的規范,在權責發生制下重新界定了固定資產的折舊計提范圍與使用年限,使資金按照既定用途向對應部門與項目流動,資源分配趨于合理化,更好地發揮出固定資產的價值。
三、《新會計制度》實行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產生的問題分析
(一)會計人員業務水平
《新會計制度》改變了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的會計準則,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以往在進行固定資產管理時皆采用收付實現制進行核算,而《新會計制度》全面落實權責發生制,規定財務核算以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同時進行,以此為基礎完成相關匯報,這無疑為會計人員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倘若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有所欠缺,抑或是缺乏對新會計準則的正確理解,財務核算工作將難以進行。我國事業單位眾多,會計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難免存在部分人員無法適應新準則要求下的工作模式,影響工作效率,需要及時進行處理。
(二)固定資產管理意識
在《新會計制度》實行后,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信息更趨于公開化,需要事業單位定期清查相關信息,排除隱患,保證賬簿與賬簿相對應,賬簿與實際信息相對應。但就目前情況來說,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普遍存在固定資產管理意識薄弱的問題,缺乏有效的管理責任機制與監督機構,進而導致單位整體的固定資產處于無序的管理狀態。
?。ㄈ┕潭ㄙY產使用效率
出于事業單位的特殊性,其資金來源大多為財政補給,在核算時通常采用傳統的收付實現制,折舊計提不加入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使財務核算的嚴謹性受到影響。在我國,有較多的事業單位缺乏對固定資產使用方面的正確認識,在購入固定資產時沒有考慮到其完整的利用價值,在缺少一定應用規劃的情況下隨意投放至某個項目中,造成固定資產的性能與客觀需求不相匹配,固定資產的價值閑置,從而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四、《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的方法探究
?。ㄒ唬┨嵘龝嬋藛T業務水平
要想完成固定資產核算制度的轉變,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尤為關鍵。事業單位需要加強對財務會計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幫助其擺脫以往收付實現制會計模式的影響,盡快適應新的會計工作準則。事業單位可以制定一套規范完整的培訓規劃,定期開設相關課程組織學習,爭取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培養出專業人才。在人才招聘方面,要依照新準則嚴格設置招聘門檻,防止濫竽充數。會計人員自身也要有進步意識,努力了解新制度下的工作準則,積極提升自身業務水平。
(二)增強固定資產管理意識
首先,單位管理層要革新觀念,強化固定資產管理觀念,并將管理成效加入績效考評中。其次,事業單位應制定相關規章條款,落實責任制度,明確管理職責到個人,防止無人擔責、踢皮球的狀況發生。最后,事業單位內部應設置專門評估小組,負責監督與考評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并確保評估小組的絕對獨立性。
(三)提高固定資產使用率
提高固定資產使用率需要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對固定資產的各項價值有充分的認識,嚴格把控資產預算。在項目或部門提出使用申請后,會計人員要對相應項目可行性進行充分論證,保證固定資產的性能與實際需求相符。在固定資產使用結束后,要對該資產的剩余價值進行科學評估,事業單位可以通過一些渠道達成剩余資源的共享使用,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
五、結語
2019年新政府會計制度對我國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核算提出了新的規范,需要相關人員盡快適應新的工作準則,并根據單位內固有資產核算管理現有的問題及時作出應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45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