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成本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重要一環,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當前,面對各種要素成本不斷上升的壓力,企業必須要重視成本管理工作,不斷更新成本管理觀念,探索成本控制的新方法和新途徑。戰略成本管理是一種從企業發展戰略角度來研究成本形成與控制的思想,他著重強調在成本管理中樹立戰略思維,制定科學、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體系,在保證企業獲得更高收益的前提下,打造低成本優勢,提高市場吸引力和號召力。
關鍵詞:成本管理;戰略;途徑
一、傳統成本管理的局限性
在傳統成本管理中,企業倡導“降本增效”,主要通過制度設計和流程管控來節約成本、控制費用開銷,強調節約和節省,片面的追求降低成本或避免某些費用的發生,過分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視了企業長遠利益。通過這種手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降低了成本,但由于各種成本下降的空間有限,所以從長遠發展來看,管控效果會逐步下降。傳統成本管理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成本管理的手段過于單一,忽略了內外部結合
主要在生產環節和管理環節中降低費用開銷,忽略了外部環境給企業帶來的機會和效益。比如合同簽訂環節的風險防控,宏觀層面的減稅降費,地方政府的補貼政策,合作伙伴的資源利用等方面。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國家不斷出臺普惠性稅收政策和優惠政策,不斷降低企業費收成本和運行壓力,切實為企業減負助力。如果能積極利用好這些優惠政策,就能使企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然后通過在生產經營方面開拓思路,廣開門路,兩者結合,優勢互補,成本管理必然會走上更高臺階,管理效率也會得到大幅提升。
(二)成本管理的目的過于片面,忽略了投入產出效應
過分注重產品成本的高低,忽視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企業在經營自身業務的同時,要不斷關注外部環境變化,了解市場需求和行業動態,遇到發展瓶頸或者發展機遇時,要勇于破舊立新,大刀闊斧搞改革。面對不利局面,企業要對市場做出充分調研,查找自身不足,積極實施戰略轉型,開發新產品、投資新項目,這時產品線的更新和一些培訓、人工費用的發生,必然導致成本增加,但從長遠看,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企業應抓住機遇,從成本與效益的對比中尋找成本最小化,盡可能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大的利益。
?。ㄈ┏杀竟芾淼姆秶^于狹窄,忽略了其他供應鏈環節
企業過度關注生產環節中的成本管控,往往忽視了價值鏈中其他的價值創造活動,如采購、生產經營、庫存管理、市場銷售、售后服務、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沒有從整體上對成本費用進行監控和管理,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導致出現管理脫節,各部門費用此消彼長,成本管理流于形式,無法實現預期目標。企業每項生產經營活動都是其創造價值的經濟活動,他們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價值鏈中各項活動的發生都與成本管理息息相關,如何使這些價值增值活動以比競爭者更低的成本進行,正是戰略成本管理工作的著重點和側重點。
二、戰略成本管理優勢
戰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與戰略管理有機結合的產物,是傳統成本管理對競爭環境變化所作出的一種適應性變革。戰略成本管理以“成本與效益”為立足點和出發點,從投入與產出的對比分析中來尋找出路,用戰略的眼光從成本的源頭識別成本驅動因素,對價值鏈進行成本管理,以盡可能少的成本支出,獲得盡可能多的使用價值。
企業一直強調,要向管理要效益,因為成本管理也是“生產力”。成本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推動企業效益的提升,幫助企業取得競爭優勢,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和抗壓能力。隨著經濟發展,市場需求逐漸轉向買方市場,產品和服務逐步趨同,技術和質量改進緩慢。從成本管理來看,在企業內部挖潛,在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等領域加強成本管控,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取得一定的市場優勢。但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探索推出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提高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價值。如果一個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溢出價格超過其因獨特性所增加的成本,那么創造和擁有這種差異化的企業將獲得競爭優勢,并享有額外收益。
三、戰略成本管理實施途徑
?。ㄒ唬娀骖A算管理
1.預算編制。預算編制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成本費用控制重點和經營目標能否實現。企業應當根據發展戰略和年度生產經營計劃,綜合考慮預算期內經濟政策、市場環境等要素編制年度預算。預算編制方法要盡量采用“零基預算”,因為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環境、國家政策不斷變化,成本費用與上期相比經常出現較大變化,企業的經營活動和工作方式都難以相同的方式繼續下去?!傲慊A算”能夠應對環境變化,促進更為有效的資源配置,為各部門提供降低成本的動力?,F在,部分企業仍然選擇采用“增量預算”,使用以前期間的預算或者實際業績作為基礎來編制,當預算期的情況發生變化時,這種編制方法導致預算數額受到基期不合理因素的干擾,缺乏啟發新觀點降低成本的動力,造成資源浪費。
2.預算執行。如果預算缺乏剛性、執行不力、考核不嚴,可能導致預算管理流于形式。企業要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按“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評價”的原則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管控,了解各單位預算執行進度、執行差異及對預算目標的影響。對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偏離預算的情況要進行專門分析,明確成本費用變動情況和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定期組織預算執行情況考核,發揮預算在成本管理方面的監督作用。
(二)構建基于風險導向的內控體系
風險防控也是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保護傘和安全繩。由于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和企業間競爭日趨激烈,風險因素廣泛存在于企業各個角落,正是基于風險的廣泛性和隱蔽性,以及風險發生時可能導致的不利后果,企業更應該強化風險防控意識,如果企業在內部的管理工作中沒有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就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潛在不利影響。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在制定發展戰略規劃和實施各項業務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大對各種潛在風險的重視程度,構建基于風險導向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引導員工積極參與到風險防控工作及內部控制工作中,及時發現風險問題的根源,提前做好風險防控工作,并及時做出應對措施,從而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為企業穩步發展保駕護航。
(三)實施一體化發展戰略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且所在產業增長潛力較大時,企業可以考慮利用自己在產品、技術和市場上的優勢,向企業外部擴展,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壓縮各環節成本,實施一體化發展戰略。一體化戰略分為前向一體化和后向一體化,前向一體化通過建立自己的銷售組織來銷售本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控制銷售渠道和銷售過程,有利于企業控制和掌握市場,提高銷售環節利潤,增強對市場的適應力和競爭力;后向一體化通過控制關鍵原材料等投入,自己供應生產所需的原料、零配件和半成品等,有利于降低供應環節的交易成本,確保產品價格的穩定,保障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穩步運行。
一體化戰略有利于提高經營效率,實現規模經濟,提升控制力或獲得某種程度的壟斷。它構筑了各項價值活動之間的最佳聯系方式,提高了價值創造和戰略管理能力,對協調不同價值鏈活動有關的投資成本、靈活性和反應時間帶來積極的影響,符合成本效益觀念。
?。ㄋ模┧茉斐杀竟芾砦幕?
企業文化是維持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也是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途徑。成本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事關全局的系統性工程,它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始終。成本管理工作“點多、線長、面廣”,每個環節、每一業務流程都可能對成本管理產生影響。良好的成本管理文化是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基礎,在成本管理過程中,要樹立全員、全過程成本控制理念,強化責任意識,樹立擔當精神,依靠堅實的成本管理文化作為實施的基礎,企業全員參與成本管理,每個員工都自覺地提高自身的成本意識,形成節約成本的良好習慣,成本就一定可以降下來。
四、結束語
戰略成本管理作為一種新興的成本管理方法,在近幾年的生產實踐中已經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站在戰略的高起點上,為企業謀篇布局,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在競爭中實現發展,永葆生機。樹立戰略成本管理理念,加強對所有環節的成本控制,才能相應降低成本,獲取競爭優勢,企業前景才能更加光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64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