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民營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從民營企業并購中的常見財務風險類別出發,分析定價、融資、支付以及運營整合四個方面的風險情況,然后進行并購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從并購財力、信息、決策水平等角度展開論述,最后結合民營企業的實際情況給出了相應的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提出有針對性的風險防范措施、加強并購過程中的審計監督以及改善政企關系等,希望能為民營企業并購過程中的風險防范控制提供解決思路。
  關鍵詞:民營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防范
  在國家大力發展民營企業的大背景下,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大幅上升,民營企業的數量也隨之大規模增長。為了進一步獲取競爭優勢,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一些企業采取并購等方式實現自身突破性的發展。企業在并購過程中會隨著各項財務決策的制定執行面臨相應的財務風險,貫穿于企業并購的全過程,通常將其分類為并購前、中和后期財務風險,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企業并購過程中的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
  一、民營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類別
 ?。ㄒ唬┒▋r風險
  定價風險的產生一方面是由于企業在并購前未對目標企業的市場環境、生產運營能力、企業價值等方面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也未合理的評估自身的并購能力和并購收益價值。另一方面目標企業的相關財務報表會計和審計的局限性較大、缺乏規范化的制度約束,信息披露程度較低,導致財務信息失真,可靠性不高,無法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準確的估價參考,使企業產生了錯誤的并購估價[1],可能導致高額的資金支付,加大并購企業的負債率,使企業面臨巨大的資金風險。
 ?。ǘ┤谫Y風險
  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一般包括兩個方面,即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其中內部融資是一種常態化的企業融資形式,這種融資方式會占用大量的企業流動資金,容易導致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甚至資金鏈斷裂,引發財務風險;而當企業缺乏并購資金時會傾向于通過自身的信用水平和資產抵押向金融機構借款,使企業承擔著較大的還本付息壓力。企業的資金運轉壓力較大,一旦資金管理不當,就會使企業陷入財務管理困境。
  (三)支付風險
  企業并購的支付方式通常包括現金支付、股票支付以及混合支付三種形式。當前我國民營企業主要還是以現金支付為主,這種支付方式雖然操作簡單,易于接受,但同時也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隱患。一些企業在并購支付時還會采用股份支付的方式,雖然會減輕企業的現實資金壓力,但會改變企業原有的股權結構,損害了企業所有者的利益,也會引起一定的財務風險。
 ?。ㄋ模┻\營整合風險
  并購的最后階段即運營整合階段是企業并購過程中風險最大的階段,通過對大多數并購失敗案例的調查研究發現,由于運營整合不順暢導致企業并購失敗的占比較大,首先在運營整合的關鍵環節主要包括資源整合、生產運營、債務償還等方面,會產生相應的資源配置風險、運營管理風險以及償債風險等相關財務風險。其次,這個階段是并購企業與目標企業的融合過程,又會因為組織結構不同、經營模式不同、企業文化不同產生諸多沖突對抗,引發經營風險,使并購企業無法實現預期的并購效果。并且由于支付了大量的并購資金,企業的債務負擔相對較重,短期內無法加大生產經營投入,導致企業生產效益低下,股東權益下降,產生收益風險。因此,加強運營整合階段的風險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民營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成因
 ?。ㄒ唬┎①徠髽I財力不足
  隨著民營企業改革的深入推進,一些企業的投資主體更加多元,涉及的利益關系更為復雜,各項經營收益成本壓力也在逐漸變大。但一些企業管理者對自身發展情況盲目樂觀,實施大規模的擴張戰略[2],卻忽視了收益的長期性和短期內大量的資金投資需求,使企業資金運行緊張,企業財力嚴重不足。這種對自身財務能力缺乏認識、對企業資金運行模式缺乏評估的行為是企業資金產生資金風險的根本原因。
 ?。ǘ┠繕似髽I信息不對稱
  全面掌握目標并購企業的信息情況,對并購企業做出戰略性的并購決策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些目標企業出于企業自身利益的考量,往往不會披露太多企業財務信息,甚至會通過更改財務報表數據掩蓋已經存在的企業經營危機,使并購企業無法得到真實、可靠的財務報表數據,無法全面掌握目標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從而做出錯誤的并購決策,使企業陷入財務風險困境。
 ?。ㄈ┎①徎顒尤狈碇堑膽鹇运伎?
  并購活動通常是并購企業為了進行企業擴張,從而獲取競爭優勢的一種自發性的市場行為。但當前一些企業為了獲得國家政策支持,不考慮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和并購能力,對并購活動缺乏理智的戰略思考,而并購了一些對企業生存發展毫無積極意義的企業不僅加重了企業的運營負擔,還耗費了大量的企業流動資金,制約了企業開展其他收益增長性活動,導致企業整體效益下降,經營風險加大。
 ?。ㄋ模┎①彽恼攮h境變化
  一些地方政府官員急于解決部分國有企業虧損難題,鼓勵民營企業并購一些面臨經營困境的國有企業,并給出超越自身權限的并購鼓勵政策,或者由于領導換屆,缺乏健全的社會信用機制和相應的約束治理辦法,上一任官員諸如稅收優惠、土地出讓等政策許諾均無法兌現。并且在并購過程中,企業的管理者對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也不具備足夠的敏感性,未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因此承擔巨大的環境變化風險,進一步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
  三、民營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策略
  通過制定有針對性的財務風險防范措施,控制風險高發環節,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財務審查,實現信息對稱化
  民營企業首先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工作,要求目標企業提供核心的財務報表數據,并與其實際情況仔細核對,對信息不對稱問題做出及時評判,可以聘請專業的會計事務所協助目標企業的報表數據核查,對各項指標展開深入調查,保證財務信息的透明化、公開性、對稱性,為管理者提供準確的決策依據,降低定價風險。  ?。ǘ┖侠磉x擇融資方式,選擇多元融資途徑
  融資方式的選擇上盡量發展多元化的融資途徑[3],在進行內部融資時可以利用現金等價物等融資途徑減少企業內部大規模的資金流動;由于外部融資包括銀行貸款、認股權證、發行債券等多種渠道,對于短期資金需求較大的企業并購可選擇短期借款,其成本相對較低。但企業也會同時承擔較重的還款付息負擔,一旦資金安排不當就有可能產生財務風險,因此要注意盡量避免民間及高利貸等融資途徑降低企業的利息支付,選擇合理的融資方式規避融資風險。
 ?。ㄈ┙梃b現金支付經驗,保障并購平穩過度
  我國民營企業管理者還是要充分借鑒國外企業并購支付經驗,選擇適當的并購支付方式,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如通過質押企業存貨向銀行申請貸款,或者使用現金與股份制相結合的混合支付方式通過換股或增股方式滿足并購資金需求,保障資金流暢通,平穩的實現目標企業的并購。
  (四)優化決策程序,完善運營整合計劃
  一方面要健全企業并購制度,制定嚴格的并購風險內控制度和審計監督制度,強化并購風險過程控制。企業管理層要提高并購風險防控意識,規范化企業的各項并購流程,可借助第三方中介機構如資產評估機構等開展獨立、公開、專業的審計活動,幫助其做出合理的并購決策,同時正確看待政府的并購優惠政策,要結合市場情況及企業自身狀況做出決策。另一方面要制定完整的運營整合計劃,提升企業的結構性風險防范能力,塑造統一的企業文化,化解并購雙方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沖突,優化企業整體的組織機構,妥善并迅速完成運營整合流程。
  四、結束語
  總之,加強民營企業并購過程中的財務風險防控要綜合考慮企業并購各個方面的風險評估,降低財務成果損失的不確定性。采取合理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強化財務協同效應,幫助并購企業順利實現對目標企業的并購,加強企業競爭優勢,促進企業整體效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吳焰.民營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J].中國商論,2017 (18): 70-71.
  [2]陳先華.并購過程中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財務風險和控制[J].中國內部審計,2017: 93.
  [3]王晶晶.對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控制的思考[J].全國流通經濟,2017 (13): 98-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50009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