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究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社會發展下,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為了使經濟形勢適應國際市場環境,我國經濟體制發生變革,隨著營改增的實施,各行業財務管理受到影響?;诖?,本文以營改增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營改增給企業帶來的變化,探究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并闡述施工企業應如果應對營改增政策,完善財務管理模式。
  關鍵詞:營改增;施工企業;財務管理
  與其他行業相對而言,施工企業的關聯產業較多,產業覆蓋面較廣,施工企業內部管理比較復雜,營改增實施后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影響較大。要求企業深入分析營改增政策對企業產生的實際影響,結合政策要求,完善企業稅務籌劃管理,并從會計核算與財務報表方面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一、營改增給施工企業帶來的變化
  分析營改增給施工企業帶來的變化,主要體現為以下幾方面:
 ?。?) 施工企業計稅方式發生變化。在過去企業將營業額與營業稅稅率相乘,采用營業稅作為計稅方式。營改增之后,企業按照自身規模,一般納稅人根據當期銷項稅額和可以抵扣稅額差額,乘百分之十增值稅稅率。(2)企業扣繳義務人發生變化。企業將項目分給其他公司,那稅款義務人依然是施工企業。營改增后不管是施工企業還是第三方公司都是納稅義務人。(3)施工企業納稅時間發生變化。甲方與乙方在合同中已經明確付款時間,合同約定時間和繳納增值稅時間相同。如果雙方沒有簽訂合同,或者合同中沒有約定付款日期,那么工程竣工當天就是納稅時間[1]。
  二、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針對企業會計核算方面,營改增之后企業面臨的影響如下:(1)成本核算受到影響。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成本入賬金額發生變化,入賬價值降低。(2)收入核算方面受到影響。營改增之后確認收入不再是將所有營業額確認為收入,合適要根據營改增的政策要求,遵從價稅分離原則,將計稅也確認為收入,而營業收入額指的是不含稅的價格收入[2]。
  (二)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
  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會計核算過程中,無論是成本核算還是收入核算都受到影響,入賬金額發生變化。這種變化需要反映在企業財務報表中,因此,營改增對企業財務報表也產生了影響。例如在施工企業資產負債表中,增值稅進項發票能夠進行抵扣,部分施工企業會通過購買固定資產的方式抵扣增值稅,也有的企業采用購置工程物資的方法抵扣增值稅,這樣做無形中導致企業負債增加。再比如企業利潤表方面,營改增之后企業在施工階段會根據不含稅金額入賬進行財務管理,這樣做容易導致企業業務收入賬面的價值降低。施工企業生產與經營過程中,會對固定資產進行投資。營改增后企業現金流量表發生變化,企業收入確認額下降,對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增加,長此以往企業的現金管理中就會面臨著流入下降而流出增加現象。
  (三)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實施后,施工企業稅負方面面臨變化。企業稅負水平需要取決于納稅主體性質和企業可抵扣成本比例情況,不同的可抵扣成本比例情況會讓企業面臨不同程度的稅負。正常情況下,施工企業可抵扣成本比例只有達到某一程度時稅負水平才會降低。營改增政策實施中,企業部分成本項目很難得到增值稅專用發票,且施工中會產生大量勞務成本,這些勞務成本很難抵扣。與此同時,在企業收到甲方提供材料成本影響下,企業的可抵扣成本比例還會繼續下降。
 ?。ㄋ模ζ髽I納稅管理的影響
  營改增之后企業納稅管理模式發生變化,特別是施工企業應用和管理發票方面。營改增實施之后,企業會計核算、財務報表與稅負受到影響,導致發票管理方面也會受到間接影響,具體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1)施工企業無論是開具發票,還是收取發票都發生變化。(2)施工企業納稅地點和征稅機關被改變。要求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結合營改增政策內容和新要求,明確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細化各項工作,改進發票管理與納稅管理,做好施工企業納稅籌劃工作,幫助企業規避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三、營改增政策實施下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對策分析
 ?。ㄒ唬娀髽I會計核算與納稅籌劃管理
  根據上文提到的關于營改增對施工企業會計核算與稅負影響,要求施工企業進一步強化會計核算與納稅籌劃管理工作。營改增之后,企業需要根據具體施工項目,結合項目實施情況,選擇符合企業利益增長的計稅方法,盡可能降低企業稅負,提高企業經濟利益。正常情況下,如果施工企業在施工中面臨著較多的項目進項,建議企業使用一般計稅方式展開營改增計稅。如果施工企業進項稅比較少,企業能夠采用簡單的征稅方法。例如施工企業可以通過包清工方法對一些項目進行承接,這樣做能夠將施工進項稅額進行抵扣,且抵扣較低。如果甲方提供的物資比較少,建議施工企業采用一般計稅方法;如果甲方提供的物資比較多,那么企業可以采用簡易征稅方法。
  建議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及時規避財務風險,特別是高適用稅率方面。財務管理人員進行納稅籌劃的時候,應對不同稅率情況和征稅率應稅行為做出明確區分,防止施工企業稅務管理中發生嚴重的高稅率現象。例如企業項目承包中包含土地證和工程施工設計內容,建議企業財務管理根據實際項目稅率核算納稅[3]。
  (二)加強對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
  針對施工企業增值稅管理,建議企業加強做好關于增值稅發票的收集與認證管理工作。根據適應增值稅發票的以票控稅與以票抵稅特點,遵循營改增的政策要求管理增值稅發票。對此,以下建議可供參考:(1)建議加強對增值稅專用發票收取力度。提高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和材料購買人員的發票索要意識,無論購買什么材料設備,都要及時索要發票。在選擇供應商的時候,建議選擇一般納稅人,這樣開具增值稅發票的時候所有項目抬頭可以一致,也能夠保證發票管理的系統性與規范性。收取發票時,如果發現發票項目內容缺失或者格式不規范,建議拒收。(2)結合企業項目,尋找其中較為復雜的問題,對增值稅發票在規定期限內收集整理,及時做好發票認證抵扣工作。這樣做可以防止發票在認證時出現超期問題。
  (三)優化企業成本結構,做好分包商與供應商的管理
  營改增之后,企業的利潤和稅負情況受到影響,項目可抵扣成本比例發生變化。其中人工成本因素尤為關鍵,特別是建筑施工領域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施工企業內無論是人工,還是材料和設備,人工成本較高,但是它不能在增值稅中抵扣發票。因此,建議企業尋找固定資產投入方式,例如機械化施工方面,降低企業施工對人工成本的過度依賴,以此解決企業稅負問題。
  做好供應商與分包商的管理工作。從納稅籌劃方面入手,降低企業納稅成本,合理選擇供應商和分包商,考慮二者的產品質量與性價比,結合對方市場信譽情況和納稅人性質,有限選擇一般納稅人進行增值稅項目抵扣。在企業內部建立關于供應商和分包商的數據庫,根據不同地域、項目類型、市場信譽與價格情況,以一般納稅人為基礎,綜合對比各個供應商和分包商,確保企業對其選擇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四、總結
  總而言之,營改增政策實施以來,各行各業財務管理工作受到影響,特別是建筑施工企業的會計核算與納稅籌劃方面。要求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根據施工項目實際情況,深入分析財務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問題和新形勢,加強對企業的納稅籌劃管理,強化與甲方的合同管理,合理選擇供應商和分包商,做好企業稅負的有效控制,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502634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