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等職業教育投入與產出指標體系構建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黃梅秀

  摘 要:文章論述了我國當今高職教育投入與產出的概況與指標體系的構建,旨在為日后教育投入與產出效益分析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投入 產出 效益
  中圖分類號:G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8-140-0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深入發展,全國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逐年遞增、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在加快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推動國家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等問題進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此,國家教育部以及地方政府對于高等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對高職教育的投入逐年遞增,包括資金、人力與政策上的傾斜,因此,高等職業教育投入與產出效益分析就顯得至關重要。對于高等職業教育成本來說,廣義的成本包括三大部分:教育機會成本、學生生活成本和高職院校教育成本。而其核心內容是高職院校教育成本,即高職院校培養每個大學生所耗費的全部費用。因此,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標和實施科教興國及人才戰略的目標中,推動高職教育又好又快向前發展,狹義的高職教育成本就是指這部分內容,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內容。
  一、目前高等教育投入與產出概述
  研究教育的投入產出問題,一直以來就是社會與學者們所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美國的教育經濟學家舒爾茨和F?丹尼森對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他們的研究都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教育和訓練是一種人力資本投資,教育投入的多少,對個人來說,是以后獲取高學歷、高工資的決定因素;對國家和社會來說,是提高生產率、增加國民收入的來源。舒爾茨1961年發表在《教育和經濟增長》、《教育的經濟價值》等論著中利用有關的研究方法,估算了教育資本在美國1929~1957年的經濟增長中的貢獻是495億元。這一對教育經濟效益量化的研究發現,引發了許多經濟學家研究教育投資的興趣。F?丹尼森1962年出版了《美國經濟增長的因素和我們的選擇》和1967年出版了《為什么增長率不同――戰后九個西方國家的經濟分析》等著作表明的研究結果有兩個:一是從1929~1957年,教育在美國國民收入增長率中所起的作用占23%;二是由于教育還在“單位投入量的產量增加”方面起一定作用,因此,這一時期教育對美國國民收入增長額的全部貢獻為35%。這些研究結果引起了社會極大的興趣,它們給出的啟示是:教育的投入是可以通過計算產出來判斷其價值的。
  但是要對高等教育的產出結果作出準確的計量,又是頗為棘手、困難和復雜的過程。因為,高等教育的投入產出現象是由錯綜復雜的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之所以高等教育的效率、效益問題備受社會及人們的關注,是因為其不僅涉及到受教育者本身,而且也關系到公共管理的效率。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資源匱乏,基本矛盾并沒有解決,一方面總量上供不應求,高等教育投入了相當的經費,尤其是政府的投入,但相對于教育經費的需求仍嫌不足;另一方面是結構上失衡,高等教育的師資、設施又有某種程度的閑置和浪費。在高等教育資源的稀缺性本質上尚未得到緩解前,單純通過分析個體受教育的經濟收益來評估高等教育的效率,其說服力欠佳。筆者認為,研究中國高等教育的效率問題,可以考慮從多角度出發。例如,從高等教育的投入主體政府出發,研究財政投入者的產出效率;從高等教育的執行者高等院校出發,研究執行者的效率問題;也可以從受教育者出發,研究受教育者的效益;或者從社會角度出發,來衡量高等教育的投入產出效益。
  二、高職教育投入與產出分析
  教育大詞典中指出高職教育屬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本文引用國外高等教育投入產出效益研究方法適用高職教育投入產出效益研究。
  廣義而言,投入是指向系統輸送其運轉所需的各種資源和要素。對于高職院校系統,這種投入所涵蓋的內容是極其廣泛的,既包括學生方面的投入、學校方面的投入,也包括社會等其他方面的投入。其中,學生方面的投入包括個人在進入高等學校之前所具有的生理、心理、智力等各方面的素質,以及個人在進入高等學校之后的努力程度等。在這些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的投入中,投入產出效率評價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指學校方面的投入,原因在于只有這些要素才是學校管理者能夠掌握和控制,能夠發揮管理者主觀能動性,進而影響學校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因素。高等院校方面的投入一般可以分為人力、物力和資金等方面的投入。其中,人力資源的投入包括專任教師、行政管理人員及后勤管理人員等方面的投入;資金投入是指學校每年的經常性支出,主要是教育事業費和科研經費;物的投入主要是考察學校的硬件設施投入情況,如學校校舍狀況、各類教學設施投入、科研設備投入和校園網、圖書館等信息資源投入情況。
  高職院校是一種具有多種產出的機構,但我們可以根據高職院校承擔的職能對其產出進行評價。高等教育的職能經歷了一個從單一傳授知識到教學科研并舉,后又增加了社會服務職能的演變過程。目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被公認為現代高等學校的三大職能。據此,我們可以將高等學校的產出劃分為人才培養產出、科學研究產出和社會服務產出。高職院校的主要職能相較于普通本科院校來講,更加傾向于人才培養產出與社會服務產出,在科學研究產出中相對薄弱。對于人才培養產出,目前通行做法是用學生(在校生)的數量和質量來表示。這種處理方法不僅使問題簡化,研究變得可行,而且在涉及與學校生均成本有關的研究中是有效的??茖W研究產出,可以通過學校每年發表的學術論文數和科研項目數來表示。當前,高等學校社會服務職能的內容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開展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包括短期培訓、定向、委托培養等多種形式;(2)通過簽訂科研合同承擔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科研項目;(3)校企雙方合作興辦聯合研究中心和合資企業;(4)向社會進行技術轉讓和發明專利出售;(5)向社會開放圖書館、實驗室、教學設施等;(6)為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提供信息、咨詢等服務。
  三、高職教育投入與產出指標體系的構建
 ?。ㄒ唬┩度胫笜说倪x取
  根據投入的不同形式,高職院校的投入指標可以分為人力投入、財力投入和物力投入三大指標,每個指標可以進一步細分為若干個子指標。
  1.人力投入指標??紤]到高等院校內部人員對學校承擔的三大功能具有不同的作用,籠統地將所有教職員工同等對待,不利于分析各類人員在產出中可能存在的貢獻差異。因此,我們將教職員工分為三部分:(1)具有副教授職稱以上的高級教研人員。一般認為這部分人員是高等院校從事研究生教學與科研的主干人員。與其他人員相比,對高校產出可能有更大貢獻。(2)一般教研人員。由于該部分人員多從事學生的教學科研工作,其產出與從事行政、教學的輔助人員相比,對高校產出貢獻更直接。(3)普通職工。包括教師與科研人員以外從事行政、輔助工作的人員。在以上人力投入指標中,專任教師是高職教育中的主力軍,在人力資本投入中所占比例最大,所需金額最高;科研人員對于高職院校來講,很大程度上都屬于專任教師兼任,并不像很多本科高等院校甚至重點院校對于科研人員的設置比重較大。
  2.財力投入指標。當前人們對于科研經費指標的認識仍然存在一定分歧。從現在己經公開發表和雖然沒有公開發表但已有記載的多篇文獻來看,對科研經費的認識主要有兩種觀點。兩種觀點的差異集中反映在評價指標的設置上:一種觀點認為科研經費是投入指標,該指標與產出的科研成果形成的投入產出比才是可比指標;另一種觀點認為科研經費是產出指標,該指標體現了大學的科研競爭能力和科研規模。除了以上兩種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以外,還有學者在評價高等學校的績效時,將科研經費的一部分作為投入指標,而將另外一部分作為產出指標。本文采用學者評價高等學??冃r的做法。

  3.物力投入指標。物力投入大多屬于固定資產投入,是具有長期使用價值的存量資產,每年的變化相對很小,大致分為以下幾類:(1)學校的建筑物。高職院校的產出活動與企業一樣,必須擁有場地資源。教學科研用房是學校的核心資產之一,無疑構成其投入;其他行政、生活用房也為高校的產出提供保障條件,所以也構成投入;但考慮到教學科研用房與輔助用房在產出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效果,我們將其進行了細分。(2)從事教學、科研活動的儀器與圖書,也是構成高校投入的重要組成部分(3)其他固定資產。與企業中的流動資金相類似,高等院校每年直接用于教育科研的經費使用,也是高校的投入要素。由于高等院校的實際經費支出中分別有教育投入、科研投入、基建投入等類別為詳細描述其投入情況,我們將其各自單獨作為高校的投入項目。
 ?。ǘ┊a出指標的選取
  根據高職院校產出的劃分,產出指標可以分為人才培養產出、社會服務產出和科學研究產出三大指標,每個指標可以進一步細分為若干個子指標。
  1.人才培養產出指標。根據前文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產出的分析,人才培養產出指標可以用在校生數量和教育質量兩個子指標表達。對于在校生數量指標而言,根據評價問題的需要,既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中職生、職高生、普高生等類別,也可以用總數來表達。在計算在校生總數時,需要根據不同類別學生培養成本的差異,或參照國家教育部的標準確定不同類型學生的權重,將自然在校生數換算為當量在校生數。質量方面可用人才培養的層次來衡量,而高職院校大部分只培養大專學生,也有少部分培養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也可用學生就業率及就業單位評價來衡量。
  2.社會服務產出指標。培養人才,發展科技,其實都是為社會服務,只不過它們的服務方式相對間接而已。大學利用人才、設備信息等資源,直接為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的發展服務,是大學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融入社會的進一步體現。不過與前兩項產出相比,高職院校社會服務產出的準確界定比較困難。原因在于該項職能建立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兩項基本職能基礎之上,更多地表現為對學校辦學方向的一種規定和引導,這使得該項職能往往很難與前兩項職能截然分開。這個可以用社會服務收取的服務費來衡量,對于公益性的社會服務可以估算其市價代替。
  3.科學研究產出指標??蒲谐晒涂蒲薪涃M是描述高等學??蒲星闆r的兩項主要指標??蒲谐晒梢赃M一步細分為學術論文、學術專著、科研成果獎等子指標,也可以將上述子指標得分匯總作為一個單獨指標。對于科研成果指標,可以應用科學計量學的有關方法進行評價。
  四、結語
  目前,高等職業教育雖起步晚,但發展迅速,高職院校的數量已占我國普通高等學??倲档?1%。如何辦好高職教育,從中央到地方,從決策層到辦學者都始終關注著和作出不懈的努力。有關于高職教育投入與產出的問題在今后的一定時間內都需要不斷去論證,如何更好地節約使用人才培養,爭取以最小的投入,培養出更多高質量的、適應社會建設所需要的各類專門人才,已成為高職教育中的一項重要課題。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軟科學研究項目“廣東高技能人才培養投入與產出效益分析研究”(項目編號:2010B07030011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黃林芳.高等教育投入產出主成分分析[J].財經研究,2005(31):112-122
  2.姜春林.985高校管理學科投入產出效率評價實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26)22:13-196
  3.丁小浩.中國高等院校規模效益的實證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4.顧建民.大學職能的分析及其結構意義[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5.莫光政.高等學校社會服務實證分析研究[J].中國農業教育,2001(4)
  6.龔放.關于中國高等學校質量評估的認識[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1997(4)
  7.蔡言厚.大學科研定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探討[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2(2)
  8.程永波.高校學科建設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9)
  9.黃朝峰.高教評估中人才產出數量的計算[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3(1)
 ?。ㄗ髡邌挝唬簭V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珠海 519090)
 ?。ㄘ熅帲喝艏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314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