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外企高管的家庭理財方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梁漓清

  熊明今年34歲,某外企主管,妻子35歲,某國企高管。家庭年收入約為73萬元:熊明年收入30萬元,妻子年收入40萬元,理財年收入3萬元。熊明有幾大家庭理財目標:1年內生小孩,需要籌備教育基金;2年內添置1輛30萬元左右的轎車(更換1部舊車);6年后買1套500萬元的更寬敞的住房;在50歲退休后,每月除社保養老外,能獲得等同于當前6000元的生活費用。
  
  家庭資產狀況分析
  可以從以下方面對熊明家庭進行財務分析,具體見表1、2。
  熊明家庭月總支出近3萬元,其中包含8000元的房貸月供,過年及孝敬父母等其他支出4000多元。夫妻二人有完整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另外,熊明有一份投連險,保額為20萬元,目前賬戶余額為10萬元,月交保費5000元。妻子有保額50萬元的人身意外險。目前,家庭有現金5萬元,定期存款15萬元,理財產品20萬元;總價值約為230萬元的自住房產,貸款余額90萬元;自用轎車2部,市值30萬元。
  熊明家庭正處于成長期,收入高,支出負債較為合理,整體來講,家庭財務狀況比較健康。目前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為薪金收入,年收入約為73萬元,年支出35萬元,年結余率為52%,高于一般參考值30%,這反映出家庭儲蓄能力較強。房貸是家庭唯一負債,月供占月均收入比約為13%,家庭償債壓力小。
  目前家庭理財方面的不足之處為投資方式單一,存款偏重,理財產品收益不高,資產的增值能力較低;家庭成員的風險保障欠佳,需要進一步完善家庭風險保障體系。由于計劃一年內生小孩,屆時家庭支出會有明顯增長,子女的養育費需盡早規劃。
  
  家庭財務診斷分析
  家庭財務診斷結果如表3所示。
  收支情況分析目前家庭收入較高,每月結余較多。當前最重要的是做好金融性資產的投資理財管理。如一年內生孩子,將加大家庭支出,但對于收入高,結余也較高的熊明夫妻來說,養育孩子并不會影響其生活品質。
  資產負債情況分析家庭負債率29.03%,低于臨界值。從家庭的投資可看出全部為金融性資產投資,自用資產占其家庭資產的83.87%,生息資產嚴重不足,凈資產流動性較差。
  儲蓄能力分析收入來自于工作收入,儲蓄率52.05%,儲蓄結余額較高。金融性資產賬戶累計50萬元,對于年收入70萬元的熊明家庭,投資理財的產品單一,儲蓄結余未作有效的家庭投資理財規劃,財務資源的流動性和收益性未能較好的利用。
  資產流動性分析該指標為2倍,低于經驗值合理范圍,顯示出其家庭的資產流動性較弱。
  投資資產配置分析目前家庭凈資產中,可投資資產占22.73%。比例小,可投資資產大多配置在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投資品種比較單一,收益率基本在5%以下,卻缺乏流動性;總之,該家庭投資金融性資產少,盈利能力較低,理財收入少。
  家庭風險保障情況分析雖然熊明家庭的年收入比較可觀,但是沒有為小家庭規劃壽險、健康險、養老保險和做好養老規劃。對于高收入家庭,尤其需要進行保險配置,讓保險為自己的人生保駕護航。
  理財規劃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增強家庭儲備現金
  熊明夫妻目前收入較穩定,家庭月均支出約2.5萬元,考慮到一年內計劃生小孩,家庭支出會增加,建議家庭儲備金保留10萬元,可用家庭現有現金和近兩個月的結余配置,其中4萬元采用現金和活期存款方式,另外6萬元可以購買銀行“T+0”理財產品或貨幣基金,提高資產增值能力。另外夫妻二人可各辦理1張2萬元信用額度的信用卡,方便消費購物。如家庭遇到特殊困難,短期內有10萬元現金可動用,足以應付。
  全面規劃家庭保險保障
  熊明夫妻均有社保,且購買有一定的商業保險,具有一定的風險保障意識,但家庭風險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建議夫妻倆各購買一份50萬元的養老年金(分紅型)產品,附20年期100萬元的定期壽險、住院醫療保險、50萬元重疾險以及100萬元的意外險。主險養老年金產品可滿足退休后6000元/月的補充資金需求,每年的紅利可抵消通脹的侵蝕;附加險是消費型產品,保障20年內身故、疾病、意外發生時,獲得保險公司較高額的資金賠償,可考慮購買國壽、新華等保險公司的產品??紤]到生小孩的計劃,妻子可增加一份女性重疾險,再附加一年期女性生育健康險。熊明家庭年總保費支出控制在10萬元左右。在40歲后,可用閑置資金各躉交10萬元購買一份萬能險,該賬戶支取靈活,收益媲美5年期定期存款,可用作老年的健康和疾病儲備賬戶?,F有的投連險賬戶60歲后調至穩健保守型賬戶,亦可用做健康疾病儲備賬戶。
  子女養育費用巧籌劃
  寶寶出生后,參保少兒醫療和少兒意外保險,可投保1份萬能型終身壽險,年交保費1萬元,連續交費20年。既可為孩子提供基本的壽險、重疾保障,還可作為高等教育金和婚嫁創業的備用資金。另外,寶寶出生后,立即建立教育金賬戶。按目前一般標準,大學4年,每年費用2萬元,留學3年,每年費用20萬元,假設費用年增長率為4%,則待孩子18歲時需儲備約138萬元的高等教育金。由于投資期限較長,可采用穩健偏進取型投資策略,按指數基30%,股基30%,債基40%的比例配置每月定投4000元,預期組合收益率為7%,屆時可籌資金約172萬元,能滿足教育資金需求。該項資金在一定階段可做一些重新調整,如累積了較大金額的資金可購買收益率10%左右的銀行信托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或者在升息周期,中長期存款利率達到7%以上時,適當調整存入定期存款;或者在準備留學階段,視外匯匯率變動狀況,購入外匯理財等。
  短期籌備購車資金
  再購買1部30萬元的新車,對年結余38萬元(含3萬元理財收入)的熊明家庭來說,比較輕松,剔除擬購買保險的10萬元,1年的工作收入結余25萬元,貯備充足流動現金賬戶后,每月的結余可購買增強型債券基金和保守平衡型基金。
  中期購房資金:儲蓄結余為本,投資收益添花
  在不考慮家庭收入增長的情況下,要實現6年后購置一套500萬元的寬敞住房的理財目標,需要統籌規劃。首先,要落實現有住房的90萬元貸款,隨著利率的調高,貸款利息更多,建議先在3年內按年部分提前還款,全部還請貸款后,再考慮籌集新房資金。6年后購房,需至少籌備250萬~300萬元的首付資金,而籌備時間實際只有3年,很難達成。一種方案是調房,賣出現有住房,買入新房;一種方案是延后購新房時間,8年后再購買,有5年的資金籌備時間。建議采用第二種方案,在籌備有足夠資金再購買新房,隨著部分提前還貸,原每年的還貸資金10萬元可用于購買保險產品,現在每年的工作收入結余35萬元,由于寶寶出生后支出增加,可動用的年結余約30萬元;另外還有現有的可投資的資金45萬元(5萬元活期存款+近2月的結余已做現金備用),可用于購買住房?,F有資金加5年的儲蓄結余,本金有195萬元,購買的屬改善型住房,投資資金可更關注稍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如固定收益的1~3年期信托理財產品,年化收益在10%左右,配置型基金、黃金、金銀幣等投資亦可考慮,在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期,投資環境較好,做好理財產品的配置,中期的預期綜合投資收益率應可達到10%~20%。
  到時可籌備300萬~400萬元的資金用于首付和裝修等其他費用,還可領取住房公積金購房,貸款200萬元以下,先采用20年貸款方式,年還貸額在20萬元左右。購房后家庭需留有50萬元以上的流動性投資資金,原有住房出租和年結余合計有約15萬元,穩步理財,流動性資產應可短期達到100萬元。之后,每年的投資收益和年結余20萬~30萬元,以及每年的公積金,都可用于部分提前還貸,采用每月還款額不變,縮短還款時間的方式,8年內即50歲前還清貸款。
  50歲早退養老,儲備閑錢更樂活
  購買新房后,可能會出現貸款額度較高影響生活品質的現象,因此,購買改善型住房必須充分考慮現有生活品質,留有足夠的流動性資產,同時積極增加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降低負債比,擁有更多的年結余。
  熊明計劃在50歲時提前退休,保險養老年金(分紅型)產品基本可滿足其補充養老資金相當于現在6000元/月的需求,紅利累積可靈活領??;購買新房后,老住房可出租獲得租金收入,用做退休后補充養老資金。
  社保+商保+租金+健康保險賬戶=養老無憂。
  200萬元的投資房產+100萬~200萬元的流動資產=樂活無憂。
  中國的家庭往往固定資產多,而流動性資產少,原因在于房產保值增值,而國內家庭對流動性資產不善于投資理財,往往還出現損失。我們應該向中國香港家庭學習如何落實流動性資產的理財投資。挑選好的理財機構的理財顧問管理財富也是不錯的選擇,這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普及率在60%以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401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