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價值創造的無形資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祝水富 張永宏

  【摘要】本文論述了基于價值創造的無形資產背景、概念、應用分析和影響因素,旨在證明無形資產已成為企業價值創造及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一、基于價值創造的無形資產背景分析
  
  西方發達國家,無形資產所占比重20世紀70年代為20%左右,而20世紀90年代為30%以上;依靠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比重,已從20世紀初的5%-20%增到目前的70%-90%。.近年來,國際貿易中以技術貿易為代表的無形資產貿易迅速增長,年平均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了其它商品的貿易增長速度。各國技術貿易總額1964年為27億美元,1974年為110億美元,20世紀80年代中期為400億美元,1993年為1500億美元就是明顯的例子。由此可見,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顯得無比重要。無形資產既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又是對外投資的重要方式和增強企業技術經濟實力的重要途徑。
  
  二、基于價值創造的無形資產相關概念
  
  (一)價值創造的基本源泉。價值創造的基本源泉來自企業擁有的各類資產。企業經營的資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有形資產,包括土地、廠房、設備等;一種是無形資產,包括品牌、市場、技術、文件等。有形資產是硬件資產,看得見,摸得著,每天都在發揮作用,容易為人們所重視。無形資產是軟件資產,蘊藏在企業內部,發揮著潛在的長期作用,往往被人們所忽視。隨著市場競爭的深化,無形資產的積累越來越顯化,而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為經營企業的主導資源,企業經營無形資產已勢在必行。資產是對未來收益的要求權,根據其形態不同可分為有形資產、金融資產和無形資產。嚴格地講,無形資產是會計學的定義,經濟學界和管理學界則往往稱其為知識資產或智力資本,它泛指各種非物質形態的未來收益要求權。
 ?。ǘ┗趦r值創造的無形資產定義。人們通常是根據無形資產的形態對其進行認識的,并據此將無形資產分成市場資產、知識產權資產、人才資產和基礎結構資產。但是,根據財務金融學的基本原理,任何資產的形成都需要一定資金或資源的投入。從無形資產形成的過程看,它與企業的創新活動、組織設計和人力資源實踐有密切的相關性,三者單獨或共同作用的結果表現為無形資產的形成和價值的創造。例如,默克制藥公司所擁有的巨大無形資產主要來自其每年投入的巨額研發費用,這是創新活動的結果;戴爾計算機公司主要的價值驅動因素是其獨特的計算機直銷體系,這屬于組織設計的范疇;而可口可樂公司的品牌是通過其秘密配方和出眾營銷能力的組合形成的,它是創新活動和組織設計共同作用的結果。另一方面,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通過培訓、以激勵為目的的報酬計劃等方面的投資,提高了員工的勞動生產率,從而提升了與人力資源相關的無形資產的價值。 因此,無形資產是圍繞創新、組織和人這三個連接點形成,并在企業價值創造過程中發揮作用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筆者給出基于價值創造的無形資產定義:無形資產是指由企業創新活動、組織設計和人力資源實踐所形成的非物質形態的價值創造來源(未來收益的要求權),它具體體現在企業的探索能力、組織資本和人力資本三方面。
  
  三、基于價值創造無形資產的應用分析
  
  統計資料表明,相對于企業市場價值的增長而言,企業有形資產投資和研發投資的增長相對較慢。例如,美國非金融公司研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80~1989年的平均2.2%上升到1990~1997年的平均2.9%,有形資產投資比重從14.1%下降到12.6%。與此同時,反映美國主要公司市場價值的s&p500指數卻從1980年的135.76點上升到了2000年11月20日的1342.62點,增幅近10倍。如果再考慮在此期間公司發放的現金紅利,公司市場價值的增長更是遠遠超過了有形資產投資和研發投資的增長。上述不平衡現象說明,除了有形資產投資和研發投資之外,企業其他無形資產(主要是組織資本和人力資本)的投資在價值創造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例如,企業研發投資的成功會給其盈利能力帶來持續和長期的積極影響,因此可以用單位研發投入所帶來的當年及未來10年凈營業收益的增量(控制有形資產和品牌的影響)這一指標來考察研發投資的回報大小。運用這一指標對美國83家化工行業的上市公司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到的結果一是在1975年至1998年期間,1美元的研發投入可以帶來當前及未來10年2.6美元的凈營業收益增量。若將上述收入換算成年回報率,則相當于25.9%(稅前)或16.5%(稅后)。二是同期美國化工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大約在10-12%之間,因此,16.5%的研發投資回報率說明研發投資的確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價值。根據附加經濟價值的計算公式,1美元的研發投資所創造的價值大約為4.5到6.5美分。三是研發投資表現出明顯的規模經濟性。若將83家樣本公司按照銷售規模分成大小兩類,則大公司的平均稅前研發投資回報率達到27 9%,而小公司平均只有16.4%(稅后回報率大致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相等)。這一結果表明,通過公司兼并或建立研發聯盟,可以獲得研發的協同效應,從而提高研發的價值創造能力。四是同期樣本公司有形資產投資回報率平均只有10%(稅后),而廣告投資的平均回報率只稍稍高一點,即上述兩類投資的回報率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大致相等。這說明有形資產的表現相當于商品,只能得到相當于資本成本的回報,從而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這一結論與較高的研發投資回報率形成鮮明的對比,它表明通過外包方式來減少對有形資產的依賴性,的確是企業理性和明智的選擇。 又如,企業在信息技術(IT)方面的投資可以看成是其所進行的組織資本的投資,因為IT的應用會帶來企業組織結構和行為的顯著變化,進而導致新的商業過程和新的市場策略的出現。眾所周知,沃爾瑪的主要資產不是計算機軟件和硬件,而是圍繞信息系統所形成的無形的商業流程,其擁有的關于消費者、供應商和商業知識等數據的價值是用于存貯上述信息的磁盤成本的好多倍。同樣,亞馬遜的網站和計算機硬件基礎也只是其資產的很小一部分,而由此形成的商業模式和支持該模式的商業過程才是公司最主要的財富。美國《財富》雜志估計了《財富》100家(美國最大的100家)公司有形資產投資和IT投資與市場價值的相關性。結果表明,1美元有形資產投資在市場上的估價平均接近1美元,而1美元IT投資對應的市場價值接近10美元。這充分說明了無形資產在企業價值創造方面的作用。
  
  四、基于價值創造無形資產的影響因素
  
  事實上,無形資產并不是一個全新的經濟概念或現象,它很早就存在于企業之中。在工業經濟時代,相對于有形資產和金融資產,其對于價值創造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商業競爭加劇和信息技術發展這兩股經濟力量的推動,導致企業的組織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才使得無形資產逐漸代替有形資產,成為企業價值的主要驅動因素。 資本密集型和縱向一體化是工業經濟時代企業的兩大基本特征,它們適應了企業追求規模經濟的要求。但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開放的大背景下,這種傳統的、基于制造過程的規模經濟很快達到了極限,規模擴張的正反饋效應被組織龐大臃腫帶來的負反饋效應所取代。與此相對應,基于有形資產的生產與制造過程迅速實現商品化,使得有形資產的投資回報率趨同于社會平均報酬率,不能為企業提供持續的競爭優勢與增長。
  由于經濟的全球化、管制的解除和技術的發展等因素導致競爭的加劇,企業的基本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為了生存和發展,企業越來越多地依賴于組織的重構和持續的創新。組織重構導致無形資產替代有形資產,創新活動則通過無形資產投資來實現,并且兩者都依賴于人力資本的作用,從而使得無形資產成為企業價值創造及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757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