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職業教育中語文教學的實用性方法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經濟及科技創新的快速發展使得國家建設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實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已成為社會各個領域的關注重點。近年來,國家越發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相關課程處在不斷的改革中。一般來說,職業教育以培養技術實用型人才為目標,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根本。對于此,在職業教育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應當以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為依據,制定適宜的教學方法。本文從當前我國職業教育中語文學科教學的特點出發,詳細分析了語文學科的教學培養目標,深入探討了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期指導于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
  關鍵詞:職業教育 語文 教學 特點 目標 實用性 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職業教育作為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教育進程改革的重點領域,它區別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技術操作與社會應用,是實用性、專業性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傳統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更加側重于專業課和實際操作課的教學,相對忽視甚至壓縮了語文教學課程。眾所周知,語文課程所承載的思想文化是學生學習其他理論知識的首要前提,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開闊學生眼界的重要基礎,也是當代學生融入社會、提升自我不可或缺的必備素養,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但是在現階段,仍有部分學生和老師對于這門課程不夠重視,加之大部分職業院校學生語文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強,導致學生不能夠全面、系統地掌握語文知識。因此,為適應時代的發展,作為語文學科的教師來說,應當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最終使得職業院校的學生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一、職業教育中語文教學的特點
  區別于其他性質的教育形式,職業教育有著自身的特點,特別是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則更是如此。具體來說,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職業院校更加重視實用,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而且學生在職業院校中的學習時間一般為兩年,之后便要進入社會開始工作,因而面對繁重的實際教學任務時,大多數職業院校并不重視偏理論性的語文教學,這就決定了職業教育中的語文教學時間要少于普通院校。其次,相對而言,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與普通院校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一般情況下,職業院校中的學生往往學習成績不夠理想,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自制力較差之人。因此,職業教育之中的語文老師面對的是如何在較短時間內提升這些語文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的語文基礎和實際應用能力這一問題。
  鑒于職業教學中的語文學習時效短、學生整體語文能力較差的形勢,我們應該注重語文教學的實用性,高效、針對性的指導語文課程教學,才能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在職業院校之中的加強語文教學的實用性,課內外結合,將這門課程融合理論知識和語言應用,為學生以后走進社會,服務社會做鋪墊。
  二、職業教育中語文教學的目標
  1.理論基礎目標
  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培養全面發展的復合型、高素質、實用型人才,在語文教學方面,其最重要目標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全面、有效地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提升其文化素養,樹立人文精神觀,強化語言交流的能力。對此,教師應當要注重語文知識的聽說讀寫,將課本中的內容系統性的加以介紹,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和寫作能力,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
  2.應用實踐目標
  職業教育之中的語文教學僅僅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勤于實踐的能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內、課外有機結合,不僅要在課上全面講解語文的基礎知識,還要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在課外積極拓展語文能力,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3.思想教育目標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加強學生汲取知識和操作實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深化學生的文化底蘊,引導學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從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將直接面臨社會,因此,引導學生的性格形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為社會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是十分必要的。
  三、職業教育中語文教學的方法
  1.強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語文教學課程是學生語文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特別是對于語文基礎薄弱的職業院校學生來說,語文教師更應該注重對學生語文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訓。立足實用性,加強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首先,可以開展PPT演示、小組分工討論等活動訓練中強化學生的聽說能力,以適應社會交際的需求;其次,要加強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切實培養學生書寫報告、說明文、消息等各種文體的能力,使學生最終可以達到“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說,走出去能干”。
  2.將語文知識與課外實踐有機結合
  在職業教育之中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積極的開展實用性的課外實踐活動能夠開闊學生視野,有益于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加強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幫助學生將語文知識應用于實踐,在實干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3.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高尚情趣,用跌宕起伏的小說反映人生百態,用乖張荒誕的話劇折射人性美丑,或宏大或凄清的古言、詩句勾勒一幅山河壯麗,用一聲聲吶喊展現自己不屈不撓的姿態。通過對一篇篇文章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分辨真假美丑,低俗與高雅,在語文學習中培養起高尚的情操,在文化氛圍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學生的責任心、進取心,增強其文化素養。
  四、結語
  教育是國家建設的基礎,人才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而職業教育中專業人才的培養更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語文教育作為學生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本文認為職業教育中的語文教學要注重提高其有用性,使學生能在聽說讀寫訓練中從認識上升至實踐,再從實踐中提高認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有用”之人。
  參考文獻
  [1]尹航.職業教育中語文實用型一體化教學探索[J].職業,2015(04).
  [2]景麗梅.中等職業教育中語文教學應側重實用性[J].成才之路,2009(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456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