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作物氮磷鉀肥比較試驗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過氮肥、磷肥和鉀肥的田間對比試驗,摸清常規施肥冬油菜作物氮肥、磷肥和鉀肥的利用現狀和測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鉀肥利用率的效果。
關鍵詞:實施方法;經濟性狀記載;經濟效益評價;初步結論
祿豐縣是滇中油菜種植的適宜區和種植大縣,每年油菜種植面積都在7萬畝以上。但一直以來農戶種植成本高,產量總是上不去,近幾年全縣油菜平均單產180kg左右。為了探索油菜高產穩產的最佳配方,祿豐縣土肥站在中海拔地區,微酸性土壤的田塊中實施油菜肥料利用率田間對比試驗。目的在于通過氮肥、磷肥和鉀肥的田間對比試驗,摸清常規施肥冬油菜作物氮肥、磷肥和鉀肥的利用現狀和測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鉀肥利用率的效果。
一、試驗方法
1.供試品種及試驗時間
供試品種:A35。
試驗時間:2017年10月8日—2018年4月27日。
2.試驗地基本情況及實施方法
當地海拔高度為1610m,田塊成土母質為沖積物。試驗地的地形為平地,土壤類型為淺紫砂泥田。微酸性土壤,肥力等級為中等。田塊總面積2.07畝。
試驗采用打塘移栽的種植方法,株行距為1尺×1.2尺,每小區種植150塘,每畝種植5000塘,每塘留二株。小區種植面積為20 m2 (4m×5 m),合0.03畝。具體方法是先將試驗田塊分成常規施肥和配方施肥兩個大區,每個大區面積為1畝,在兩個大區中分別排列常規施肥和配方施肥八個小區,除去小區面積外,兩個大區的面積分別為0.88畝。小區間開溝隔開,溝寬30cm、溝深20cm。除施肥外,各小區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各小區排列圖如下:
3.供試材料和各小區施肥數量及方法
單質氮以金沙江尿素為氮源,含純N以46%計算;磷以紅磷普鈣為磷源,含P2O5以16%計算;鉀以硫酸鉀為鉀源,含K2O以50%計算。以上三種肥料按試驗方案的要求分四次施用。常規施肥按N:P2O5:K2O=23:6.4:2的比例施用(實物量為畝施尿素50 kg、普鈣40 kg、硫酸鉀4 kg);配方施肥按N:P2O5:K2O=18:7:6的比例施用(實物量為畝施尿素39.13 kg、普鈣43.75 kg、硫酸鉀12 kg),全田畝施硼砂1 kg。
4.田間管理技術措施
試驗于2017年11月1日移栽,在成活期由于移栽的苗弱小,共澆水3次。并于12月4日打除草劑一次。施肥嚴格按試驗方案的要求施,底肥于11月1日移栽時塘施,提苗肥于11月11日澆施,五葉肥于12月8日澆施,蕾苔肥于2018年1月4日澆施,20%的硼肥于2月16日開花前噴施。
5.病蟲害綜合防治情況
試驗于2017年11月1日移栽時用毒死蜱拌于基肥塘施,防治蛐螬;在生長中后期于2018年2月16日、2月27日、3月9日噴施70%吡蟲啉3000倍液防治蚜蟲。由于今年冬、春季雨水比晚年偏多,油菜病蟲害發生較輕微,在生長中經過三次藥劑防治,油菜的長勢清秀,病蟲害對油菜的產量無影響。
二、生育期及經濟性狀統計
1.生育期記載
在油菜生長前期,不同的施肥方法對油菜的生育期影響不大,從現蕾期開始至成熟期,除常規施肥無氮和配方施肥無氮兩個小區的生育期有明顯提前外,其它各小區之間生育期差異不明顯
2.經濟性狀記載
通過田間取樣、風干稱重,測土配方施肥小區的分枝數、單株角果數、角粒數、千粒重和理論產量都高于其它小區,排列第一位。配方施肥無氮和常規施肥無氮的產量最低,田間長勢也較差,與其它小區有較明顯的區別。各小區產量排列順序是:測土配方施肥小區>配方施肥無磷>常規施肥小區>配方施肥無鉀>常規施肥無磷>常規施肥無鉀>配方施肥無氮>常規施肥無氮。配方施肥大區的產量明顯高于常規施肥大區。
3.產量結果統計分析
從實收產量結果表可以看出,配方施肥小區的產量排列第一,達226kg/畝;配方施肥無磷的產量排列第二,達218 kg/畝;配方施肥無鉀產量排列第三,達205.3kg/畝;常規施肥小區產量第四,達200.7kg/畝;常規施肥無磷產量第五,達196.7 kg/畝;常規施肥無鉀產量第六,達188kg/畝;配方施肥無氮產量第七,達99.3kg/畝;常規施肥無氮產量第八,達88kg/畝。配方施肥小區比常規施肥小區增產25.3kg/畝。按油菜籽市場價5元/kg計算,配方施肥比常規施肥增產126.5元/畝
三、經濟效益評價
通過對各試驗小區測產計算得出,配方施肥的經濟效益都比常規施肥的高。試驗證明,祿豐縣中海拔地區油菜種植只施用氮、磷、鉀肥中的任意兩種肥料,都不是好的施肥方法,只有氮、磷、鉀肥合理配比施用,才能實現種植效益最大化。
四、初步結論
通過分析田間試驗數據和化驗結果,得出我縣常規施肥冬油菜作物氮肥利用率24.43%、磷肥利用率6.89%、鉀肥利用率48.31%;配方施肥氮肥利用率31.22%、磷肥利用率5.83%、鉀肥利用率23.2%。初步掌握祿豐縣冬油菜作物常規施肥現狀和測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情況,為全縣今后大面積的油菜生產提供了科學的用肥依據。
作者簡介:王加竹,1972年10月6日生,女,大學本科文憑,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現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農技中心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