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鉀配比施肥對益母草藥材產量和質量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采用L9(34)正交設計田間試驗,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對益母草產量及鹽酸水蘇堿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氮肥(尿素)對益母草藥材產量和鹽酸水蘇堿含量均有顯著提高作用(P<0.05),其中尿素150 kg/hm2、過磷酸鈣 250 kg/hm2、硫酸鉀480 kg/hm2處理組合對益母草的產量和鹽酸水蘇堿含量的提高作用較明顯,是本次試驗的最佳組合。
關鍵詞 益母草;施肥比例;產量;鹽酸水蘇堿含量
中圖分類號 S567.2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6-0032-02
Abstract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with three factors(fertilizers)at three application levels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ormula fertilizations on the yield and stachydrine hydrochloride content of Leonurus japonicu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trogen fertilizer(urea)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yield and the content of stachydrine hydrochloride of Leonurus japonicus(P<0.05).The treatment combination(urea 150 kg/hm2,calcium superphosphate 250 kg/hm2,potassium sulfate 480 kg/hm2)had a obvious effect on the yield and the content of stachydrine hydrochloride,which was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this experiment.
Key words Leonurus japonicus;fertilizer proportion;yield;stachydrine hydrochloride content
益母草藥材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鮮或干燥地上部分[1]。益母草原名茺蔚,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味苦、辛,微寒;歸肝、心包、膀胱經;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月經不調、痛經閉經、惡露不盡、水腫尿少、瘡瘍腫毒的治療。雖然對益母草栽培技術的研究較多[2 -4],但作為栽培技術核心的施肥技術研究甚少。本文研究了氮、磷、鉀3種大量元素的配比施肥對益母草藥材生長情況及鹽酸水蘇堿含量的影響,以期為益母草合理施肥和規范化種植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試驗材料川益1號益母草,由成都壹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種子發芽率91.7%;鹽酸水蘇堿對照品,批號110712-201614,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純度≥98%;氮肥為尿素,四川美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含純N≥46.4%;磷肥為過磷酸鈣,涼山州索瑪磷肥廠生產,含P2O5≥16%;鉀肥為硫酸鉀,成都鑫河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含K2O≥50.0%。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設計,選用L9(34)正交表制定試驗方案[5],具體見表1。3次重復,27個小區,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5.6 m2(1.4 m×4.0 m),周圍設保護行。
1.3 試驗方法
益母草種子于2017年3月12日播種于成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涼山益母草試驗地內,10 d左右出苗,苗高5 cm左右開始間苗,苗高10 cm左右按株距10~12 cm定苗,每穴留苗2~3株,并進行中耕除草。施肥次數及每次用量:磷肥于植株封壟前(5月18日)一次性施入;氮肥和鉀肥分2次施用,施用時間分別為5月3日、18日,每次各施50%。
1.4 生長指標及產量測定
在益母草初花期(10%開花)測定其藥材產量。2017年6月28日采收,全小區齊地刈割,稱其鮮重。將樣品充分混勻,各處理隨機抽取4個樣本(每個約200 g)作為重復,帶回實驗室,65 ℃烘24 h至質量恒定,稱其干重,換算鮮干比。
1.5 鹽酸水蘇堿含量測定
采用HPLC法測定益母草藥材中鹽酸水蘇堿的含量。采用安捷倫1100色譜儀,大連依利特氨基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柱溫22 ℃,測定波長192 nm;流動相為乙腈-冰醋酸溶液(80∶20),流速1.0 mL/min。測定時,稱取樣品粉末1.0 g,精密加入70%乙醇25 mL索氏提取。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5、10 μL,供試品溶液10~2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用外標點法對數方程計算,即得鹽酸水蘇堿含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益母草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各處理組合對益母草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處理A2B3C1(尿素150 kg/hm2、過磷酸鈣500 kg/hm2、硫酸鉀120 kg/hm2)最好,高達308.64 kg/hm2。極差分析表明,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3個因素的極差分別為46.67、28.05、42.39,表明尿素是對產量影響最為重要的因素,硫酸鉀次之,過磷酸鈣的影響最小。
對益母草產量進行方差分析(表3)可知,過磷酸鈣、硫酸鉀對益母草產量無顯著性影響,尿素對益母草產量有顯著性影響(P<0.05)。綜合分析結果表明,益母草最佳施肥量為尿素150 kg/hm2、過磷酸鈣500 kg/hm2、硫酸鉀120 kg/hm2。
2.2 不同處理對鹽酸水蘇堿含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各處理對鹽酸水蘇堿含量有不同程度影響,其中處理A2B2C3(尿素150 kg/hm2、過磷酸鈣 250 kg/hm2、硫酸鉀480 kg/hm2)鹽酸水蘇堿含量最高,為1.26%;其次是處理A2B3C1(尿素150 kg/hm2、過磷酸鈣kg/hm2、硫酸鉀120 kg/hm2),鹽酸水蘇堿含量為1.23%;處理A1B1C1(尿素75 kg/hm2、過磷酸鈣125 kg/hm2、硫酸鉀120 kg/hm2)鹽酸水蘇堿含量最低,為0.91%,最高含量為最低含量的1.38倍。極差分析結果表明,尿素是對鹽酸水蘇堿含量影響最重要的因素,過磷酸鈣次之,硫酸鉀最小。但是隨著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當尿素達到300 kg/hm2時,無論磷、鉀肥施用量如何配比,益母草藥材中鹽酸水蘇堿含量都沒有超過1.20%。對益母草鹽酸水蘇堿含量進行方差分析(表4)可知,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對鹽酸水蘇堿含量影響無顯著性差異,尿素對鹽酸水蘇堿含量有顯著影響。綜合分析表明,益母草的最佳施肥量為尿素150 kg/hm2、過磷酸鈣250 kg/hm2、硫酸鉀480 kg/hm2。
3 結論與討論
該試驗結果表明,氮肥對益母草的產量和鹽酸水蘇堿含量均有促進作用,其中以尿素150 kg/hm2、過磷酸鈣 250 kg/hm2、硫酸鉀480 kg/hm2處理組合效果最佳,益母草產量和鹽酸水蘇堿含量均較高,分別為303.07 kg/hm2、1.26%。
由于氮是生物堿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氮素對益母草水蘇堿的生物合成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其作用機制還有待研究。磷與糖類、蛋白質和脂類代謝及三者相互轉變有關,所以磷對發揮氮和鉀的肥效起到重要支撐作用。鉀能促進糖分轉化和運輸,鉀供應充分時,糖類合成加強,纖維束和木質素含量提高,莖桿堅韌、抗倒伏[6],本試驗結果也顯示出鉀對益母草藥材中鹽酸水蘇堿含量的促進作用。
氮肥對益母草的產量和鹽酸水蘇堿含量積累影響呈現“S”型變化規律,在苗期施用少量的氮肥有利于益母草莖葉的生長,而隨著苗期施氮量的增加,益母草藥材產量和鹽酸水蘇堿含量逐漸提高,但是當尿素施用量達到300 kg/hm2時,其益母草藥材的產量和鹽酸水蘇堿含量不增反降,只有當尿素施用量為150 kg/hm2時,其益母草藥材的產量和質量才能達到最佳水平。本試驗只對益母草的施肥配比進行了初步研究,氮、磷、鉀以及中、微量元素之間主因子效應、交互效應、邊際效應和最佳施肥量的確定,有待于建立數學模型進行進一步試驗研究。
4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272.
[2] 盛束軍,俞旭平,胡雪波.不同生長調節物質對益母草的生長調控及其表現效應[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雜志,2000,17(5):360-362.
[3] 羅遠鴻.川產益母草規范化栽培關鍵技術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15.
[4] 徐建中,王志安,俞旭平,等.益母草GAP栽培技術研究[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6,20(4):8-11.
[5] 胡繼田,趙致,王華磊,等.不同水肥處理對何首烏幾個栽培生理指標的影響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2,20(11):2863-2866.
[6] 潘瑞熾.植物生理學[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0-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3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