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獎甜糯玉米秋季品種比較試驗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為了解金獎甜糯玉米的相關性狀,進行了秋季品種比較試驗,并對其產量、品質、抗病性等性狀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綜合評價以錢江糯3號、蘇科糯3號2個品種較好,可以作為推廣品種加以推介。
關鍵詞 金獎甜糯玉米;秋季栽培;產量;品質;浙江省
中圖分類號 S513.0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031-02
浙江省慈溪市坎墩街道是鮮食玉米的主要產區,種植面積350 hm2左右,4—11月都有鮮食玉米上市,常年供應城區。2016年以前以燕禾京糯玉米品種為主;2017年甜糯玉米面世后,由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適口性好、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營養成分等諸多優良特性,深受消費者歡迎。甜糯玉米迅速推廣種植,使只具糯性的糯玉米品種迅速被冷落,收購價最低只有0.8元/kg。但目前種子市場上甜糯玉米品種繁多,魚龍混雜,農民無所適從。2018年6月26日,浙江省農業廳在東陽市召開浙江省鮮食玉米品鑒會議,從200多個試種品種中篩選出5個甜玉米、5個甜糯玉米金獎品種,對推進全省甜糯玉米產業發展、提高農民種植效益、改善人們膳食結構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及時引進其中4個甜糯玉米在慈溪市坎墩玉蘭農場進行秋試,并以本地種植面積相對較多的美玉7號作對照[1-3]。由于金獎品種各有所長,也存在不同缺陷,通過召開現場會進行品嘗,以便翌年迅速推廣應用?,F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種地點為慈溪市坎墩玉蘭農場,供試土壤為粉砂壤土,肥力均勻、中等。試驗地前作為大棚番茄,夏季空閑2個月。甜糯玉米種植在8 m大棚地內,每棚5畦10行,棚間距1.4 m,種植密度偏低。
1.2 供試材料
浙江省金獎甜糯玉米品種信息發布后,通過慈溪市種子公司收集到其中4個品種及對照品種1個,分別為錢江糯3號、金糯685、蘇科糯3號、浙糯玉18、美玉7號。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其中以美玉7號作對照(CK)。大區面積536 m2,不設重復。
1.4 試驗實施
于8月9日采用泥炭育盤育苗,3 d齊苗,玉米出苗率達99%,8月13日移出棚外煉苗,8月15日二葉期移栽,平均株行距為21 cm×94 cm,折合密度50 655株/hm2。用三元復合肥750 kg/hm2作基肥,移栽時用2.5%氯氟氰菊酯2 000倍液浸蘸育苗盤,以防地下害蟲危害。株高40 cm時再補施1次追肥225 kg/hm2,喇叭口時用10%甲維·茚蟲威2 500倍液灌心(噴霧)防治玉米螟。10月25日開始采收鮮穗,至11月2日結束。
1.5 調查項目與方法
平時觀察記載生育期,10月19日調查農藝性狀、主要病蟲害,10月26日、29日采摘鮮穗,調查經濟性狀、測定產量[4-6]。農藝性狀調查及經濟性狀測定均按浙江省鮮食玉米品比試驗標準進行,經濟性狀考查設3次重復,每一重復取樣10穗。10月31日召開職業農民培訓現場會進行品質鑒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及農藝特性表現
由表1、表2可知,5個甜糯玉米品種中以浙糯玉18成熟最早,且株型緊湊、生長整齊、成熟一致,出苗至成熟75 d左右,苞葉有紫斑;以金糯685和美玉7號(CK)成熟最遲,出苗至成熟80 d左右,且成熟不夠一致、植株高大、葉片寬大、株型松散、生長不夠整齊;錢江糯3號與蘇科糯3號2個品種株型中等,成熟相對一致,出苗至成熟78 d左右。9月16日下了一夜暴雨,導致金糯685大面積倒伏,空稈率、倒伏率增高。因秋季種植關系,除美玉7號(CK)部分能成穗外,其他品種雙穗、下部穗均為無效穗。
2.2 抗病蟲害表現
5個甜糯玉米品種以浙糯玉18抗病性最好;錢江糯3號、蘇科糯3號2個品種大斑病發生較早且較嚴重,9月4日就開始發病,蘇科糯3號有個別植株出現包雄穗癥狀;金糯685抗病性居中;美玉7號(CK)發病較輕。5個品種中,莖腐病、紋枯病發生較輕或沒有發生。在玉米抽雄喇叭口時期用10%甲維·茚蟲威2 000倍液灌心(噴霧)防治1次,玉米螟發生較輕(表3)。
2.3 品質性狀表現
秋季甜糯玉米必須要充分成熟,偏早采收糯性表現不夠。由表4可知,5個甜糯玉米品種以浙糯玉18、美玉7號(CK)品質表現最佳,即糯性最足、韌而微甜;錢江糯3號、蘇科糯3號甜糯兼備,品質居于中間;金糯685過嫩采收表現果皮較厚、嵌牙,過熟采收甜度下降、適口性不好,適期采收表現糯脆甜、但稍微有點渣。
2.4 產量及經濟性狀表現
由表5可知,5個品種的帶苞葉單穗重、去苞葉單穗重、鮮籽千粒重均以金糯685最高,分別為330.5、246.6、349.8 g;鮮穗產量也居首位,為10 309.5 kg/hm2。帶苞葉單穗重以錢江糯3號居第2位,但去苞葉單穗重、鮮千粒重、鮮穗產量均以蘇科糯3號居第2位。錢江糯3號、蘇科糯3號禿尖較長,可能與秋種不良氣候有關。浙糯玉18穗型最小,單穗重、鮮籽千粒重與鮮穗產量明顯低于其他4個品種。金糯685、蘇科糯3號、錢江糯3號為大穗型品種,浙糯玉18、美玉7號(CK)為小穗型品種。 3 品種評述
浙糯玉18品種穗型最小,穗短,單穗小,籽粒以米白色夾帶黃及較多的紫色,籽粒整齊漂亮,口感品嘗以糯為主,韌性足,粒大無渣,微甜,基本無禿頂,成熟集中而快,但產量低??勺鳛榍锛敬钆浞N植,以早上市獲得種植效益。
金糯685品種穗型最大,呈圓柱形,穗長、穗粗、穗行數、行粒數均為5個品種之首,鮮籽粒大,但出籽率偏低(59.0%),主要是其穗芯粗??诟衅穱L為脆糯甜,但略有點渣。籽?;疽园琢橹鳎r穗產量最高,成熟略偏遲。該品種葉片寬,株型松散,倒伏嚴重,倒伏株難以成穗且成穗株成熟推遲。
錢江糯3號、蘇科糯3號2個品種穗型相近,均為紫白粒相間,籽粒光澤度好且漂亮;但這2個品種均表現禿尖很長,分別為3.2、4.0 cm,出售均須去掉禿尖??诟衅穱L為糯甜適中。
美玉7號白色夾乳黃色粒,穗型最小,鮮籽千粒重最低;但口感很好,以糯為主,甜味不足。稀植容易出現雙穗且能成穗。
4 結論與討論
浙江省農業廳經過大眾品嘗,只注重品質,評選出5個金獎甜糯玉米品種。經過秋季試種,金獎品種并不盡善盡美,而是各有所長。金糯685甜味足,糯性差,且有皮,容易倒伏;浙糯玉18、美玉7號甜度低,糯性足而韌,普遍受到消費者的肯定,但穗型小、產量低;錢江糯3號、蘇科糯3號介于二者之間,糯而甜兼之,但抗病性較差,必須注重葉斑病的防治。春季性狀表現有待翌年繼續試種。
5 參考文獻
[1] 郝小燕,宋俊賢,杭杰,等.2017年常州市新北區鮮食玉米品種比較試驗簡報[J].上海農業科技,2018(5):66-67.
[2] 黃日亮,姜先芽,盧希旭,等.優質鮮食甜糯玉米新品種在陽江市的引進表現及評價[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11):25-26.
[3] 王晨.天津地區鮮食玉米品種的品嘗鑒評試驗[J].天津農林科技,2018(1):1-2.
[4] 張亞靜,張睿佳,蘇成慧,等.2016年鮮食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上海農業科技,2017(3):54-55.
[5] 王維,袁雨晴,李士敏,等.鮮食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35):56-58.
[6] 黃林.2016年舒城縣鮮食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6(24):44-45.
作者簡介 王旭強(1963-),男,浙江慈溪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1-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