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開平市冬種馬鈴薯新品種比較試驗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以大西洋和粵引85-38為對照,于2016—2017年在開平市開展了冬種馬鈴薯新品種比較試驗。結果表明,隴薯7號、云薯306、閩薯1號的早熟性、商品性、抗病性及豐產性等方面的表現比對照好,適宜在開平地區推廣種植。
  關鍵詞:馬鈴薯;新品種;冬種;比較試驗
  中圖分類號 S532.0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0-0086-02
  馬鈴薯是我國主要的糧菜兼用作物之一,其適應性強,分布廣泛,營養物質豐富,產量較高[1]。廣東地區每年秋收后,田地基本空閑,土地利用率較低,在廣東地區冬種馬鈴薯,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解決次年1—4月蔬菜空檔的問題,增加農民經濟收入[2]。馬鈴薯專家宋伯符提出“馬鈴薯主產區在北方,效益在南方”[3]。目前,冬種馬鈴薯已成為南方地區農業發展的一個新熱點[4],發展冬種馬鈴薯前景廣闊、大有作為。為此,筆者于2016年冬季對引入開平市的4個馬鈴薯新品種進行了比較試驗,對各參試品種的生育期、商品性狀、產量、抗病性等指標進行了綜合評價,以期篩選出適合開平市當地冬種栽培的優質馬鈴薯品種。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共4個,分別為閩薯1號、云薯306、云薯505和隴薯7號,對照品種為當地推廣品種大西洋(CK1)和粵引85-38(CK2)。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開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科研基地進行。試驗地前茬為水稻,地勢平坦、地力均勻、排灌方便,周圍無遮陰物。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20m2,長12m,寬1.67m,行株距為60cm×23cm,每小區種植104株,保護行采用同品種。
  1.3 試驗過程 于2016年11月11日播種,采用當地常用的開溝點種法。基肥施(16-8-18s)芭田硫酸鉀型復合肥825kg/hm2和硫酸鉀型撒可富復合肥300kg/hm2,中型拖拉機松土整地,再起壟。12月15日,施硫酸鉀型撒可富復合肥150kg/hm2,采用淋施。2017年1月5日,追施(16-8-18s)芭田硫酸鉀型復合肥285kg/hm2,采用淋施。
  1.4 測定項目 在各個生育階段對各品種進行田間調查,記載早熟性、商品性和豐產性,并對總產量進行了方差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從表1可以看出,出苗期最早的是云薯306、隴薯7號和粵引85-38,均為25d。齊苗期最早的是閩薯1號、云薯306、隴薯7號和粵引85-38,均為32d?;浺?5-38全生育期最短,為91d,其次是大西洋為95d,閩薯1號為98d,云薯306、云薯505均為100d,隴薯7號生育期最長,為103d。
  2.2 農藝性狀 從表2可知,各參試品種中,株高最高的品種是云薯306,為64.5cm;最低的是對照種粵引85-38,為43.0cm。單株結薯數最高的是云薯505,為6.2個;最低的是云薯306,為2.8個。單株薯質量,最高的是隴薯7號,為884.1g;最低的是大西洋,為643.1g。商品薯率,閩薯1號和粵引85-38最高,為93.7%;最低的是云薯505,為89.1%。大田產量和商品薯產量,隴薯7號最高,分別為39870.0kg/hm2和35763.5kg/hm2;大西洋最低,分別為25737.9kg/hm2和23189.9kg/hm2。薯型方面有較大的差別,云薯306、云薯505、大西洋為扁圓形,閩薯1號為長卵形,粵引85-38、隴薯7號為長橢圓。薯色,閩薯1號、隴薯7號和粵引85-38為黃色,云薯505和大西洋為淡黃色,而云薯306為紅色。芽眼,云薯505為中等,其他品種為淺。
  2.3 鮮薯產量 結合表2和表3可知,各參試品種的折合產量從大到小依次為:隴薯7號>云薯306>云薯505>閩薯1號>粵引85-38>大西洋;商品薯產量從大到小依次為:隴薯7號>云薯306>閩薯1號>粵引85-38>云薯505>大西洋。從產量增減產幅度方面分析,隴薯7號比對照種大西洋和粵引85-38分別增產54.91%、28.2%,增產達極顯著水平,產量和商品薯產量均排第1位。對照大西洋比對照粵引85-38減產17.42%,減產極顯著,產量和商品薯產量均最低。
  2.4 主要病害 2016年冬種馬鈴薯生育期中,由于中后期雨水偏多,且氣溫偏高,各試驗品種的早疫病、晚疫病和青枯病均有一定程度的發生。從表4可知,各參試品種早疫病的發病率從大到小依次是:大西洋>閩薯1號>云薯505>云薯306>粵引85-38>隴薯7號;晚疫病的發病率依次是:云薯505>大西洋>粵引85-38>云薯306>閩薯1號>隴薯7號;青枯病的發病率從大到小依次是:云薯306>大西洋>云薯505>粵引85-38>隴薯7號>閩薯1號。各品種的環腐病均未發生。
  3 結論
  從產量、商品薯率、生育期、薯色、薯型和抗病性等方面綜合考慮,隴薯7號、云薯306和閩薯1號的各項指標表現優秀,符合開平地區的種植需求,可在開平市優先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李敏,金霞.以農業科技為支撐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J].經濟問題探索,2008(4);116-119.
  [2]陳惠陽,馮穎竹,周柳.廣東冬種馬鈴薯品種引種試驗初報[J].長江蔬菜,2009(8):46-47.
  [3]袁繼平,胡成來,肖軍委,等.廣東冬種馬鈴薯產業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J].廣東農業科學,2009(8):369-370.
  [4]李小波,方志偉,李一聰,等.廣東冬種馬鈴薯粵引85-38品種密度試驗[J].中國馬鈴薯,2010(6):338-340.
 ?。ㄘ熅帲簭埡昝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8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